《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客居他乡 、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以及对儿童时期生活的怀念和留恋的思想感情。
一、《夜书所见》的创作背景。
当时叶绍翁离开故乡浙江丽水多年,在世间漂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为此在晚年的时候打算回到故乡隐居,在一个寒冷的秋夜,诗人踏上归乡之路,在船上感受到了秋风瑟瑟 ,一时之间感慨万千,为此即兴创作了这首《夜书所见》 。
二、《夜书所见》的内容。
全诗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了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突然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点灯火 ,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三、《夜书所见》表达的感情 。
1 、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感情。
解读:诗的前两句通过写梧叶,寒声,秋风 ,江船,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后两句描写儿童点灯捉蟋蟀,从而引发了诗人的联想 。他会想起自己在童年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天真美好 ,快乐自在;他会想起在家乡的美好回忆;他会想起自己的亲朋好友的面容。让诗人产生一种荣归故里,重返童年的幻觉。
2 、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
解读:第一二句直抒胸臆,用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不仅写出了秋天独有的特点 ,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孤独之感。第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 ,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3、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解读: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勃,都忘记了此时夜色已晚 ,瑟瑟的秋风还在不停地吹动梧叶,还在那里津津有味地抓蟋蟀 。这样美好的情景自然会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忆 、留恋。
四、《夜书所见》的作者简介。
1、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 。他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见录》等。
2 、叶绍翁原姓李 ,后因受祖父李颖士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嗣于龙泉叶氏 。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 ,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本文来自作者[邛弋焱]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87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邛弋焱”!
希望本篇文章《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以及对儿童时期生活的怀念和留恋的思想感情。一、《夜书所见》的创作背景。当时叶绍翁离开故乡浙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