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节的古代诗词如下:
1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
2、《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
天将今夜月 ,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 ,攸然是玉京。
4、《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明,低头思故乡 。
5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 ,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 ,望望空伫立。
:
中秋节,又称“月夕 ”、“秋节”、“仲秋节” 、“八月节”、“八月会 ”、“追月节” 、“玩月节”、“拜月节 ”、“女儿节” 、“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 ,故得此名 。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
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其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 ,盛行于宋朝以后,与春节、清明节 、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 、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据《周礼》记载 ,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 ”、“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 ,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 ,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
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流转变换,最终以“阖家团圆 ”的精神指向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本文来自作者[易上止正]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82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易上止正”!
希望本篇文章《描写中秋节的古代诗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描写中秋节的古代诗词如下:1、《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