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玉奴”、“玉娘” 、“玉环 ”这三个名字的真实性是勿庸置疑的,其中的奴、娘、环三个字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是不同时期对杨贵妃名字的一种个性装饰。玉奴 ,是她儿时的爱称;玉娘,是她册封前的尊称;玉环则是她册封贵妃 、身体发福后人们对她的戏称。杨贵妃的真实姓名应该叫“杨玉”,如果“杨玉说”的观点无可争议 ,那么,出自 苏东坡的成语典故“环肥燕瘦 ”也得改一改了,而中国汉语辞典中最新诞生的成语将是“玉肥燕瘦” 。
杨玉环一生经历了什么?
杨贵妃出浴图
杨贵妃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 ,唐玄宗为了她可以说是将后宫佳丽形同虚设,独宠她一人,为了她不惜用良驹从千里之外运送新鲜的荔枝 ,只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后世也有很多杨贵妃的画像流传,其中《贵妃出浴》一图也是受到比较多关注的一幅图。不过贵妃出浴有很多表现手法,下面就一幅图来简要说一下 。
杨贵妃出浴图
贵妃出浴讲的是杨玉环在华清池沐浴之后出水的画面 ,图中她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全身柔若无骨,正应了那一句“侍儿扶起娇无力”,她的衣带还没有完全穿好 ,松松垮垮的搭在身上显示出另一种风情,赛雪的肌肤在神色的衣衫下更是娇媚。她双目微闭,对于刚刚的沐浴很是享受 ,摇曳的身姿妩媚动人。
杨贵妃当时额头上有伤,唐玄宗特意赐华清池于她沐浴,可谓是荣宠无限 ,从图中也能看出来她享受恩宠的娇媚模样 。这时候,是唐玄宗最宠爱她的时候,为了她甚至连早朝都没有再去。不过纵然是千娇百媚的杨贵妃也无法和唐玄宗的江山相比 ,在唐玄宗受到了百官相逼,这个曾经在华清池娇媚的沐浴的杨玉环也只能香消玉殒,徒留唐玄宗午夜梦回的感叹。
这一张出浴图和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的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帝王的宠爱总是抵不过江山,而杨玉环却要承受红颜祸水的罪名,殊不知之所以为红颜祸水不过是帝王本身贪色罢了 。
杨贵妃简介
杨贵妃,原名杨玉 ,据说她幼时父母称之为玉奴,成年后称之为玉娘,直至封为贵妃 ,才叫玉环,杨玉环生于公元719年,卒于公元756年 ,号太真。杨玉环出生在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是杨玄琰,曾是蜀州司户。
杨贵妃像
关于她的出生地 ,史上众说纷纭 。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既然她的父亲曾是蜀州司户,那么杨玉环的家乡应该就在蜀州一代 ,也就是现在的四川成都。
杨玉环不仅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更是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的贵妃,也是皇帝的红颜,朝廷的祸水。
闭月羞花 ,“羞花 ”二字,便是来源于杨玉环。相传杨玉环刚入宫时,不得君王召见 ,中日闷闷不乐,一日,杨玉环和宫女们在花园赏花 ,杨玉环无意间碰到了含羞草,含羞草的叶子立马闭合起来,宫女都说这是花儿见到杨玉环的美貌 ,自觉比不上,所以害羞得低头了 。唐玄宗听到宫里与这么一个美人儿,立马召见了 ,从此以后,杨玉环就成了“羞花”的美人。
杨玉环一生也颇为坎坷,先是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被唐玄宗李隆基看上 ,所以在武惠妃死后,令杨玉环尽孝出家,又被再接回宫中 ,成了贵妃。“太真”的名号,便是杨玉环出家的时候,封的“太真妃 ” 。
而关于杨贵妃的死 ,历史上也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杨贵妃在马嵬坡悬梁自尽;有的学者认为杨贵妃被唐玄宗遣送东瀛;更有的学者认为杨贵妃是吞金而死……无论如何,马嵬坡一战后 ,美人是香消玉殒了。
杨贵妃
杨贵妃,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当然和她的美貌齐名的就是她当时以胖为美的身材 。现在杨贵妃的也多以圆润的仕女图为主。中,她多是袅袅婷婷的站着 ,妩媚横生。更多的也有杨贵妃出浴图,多是说杨贵妃在华清池的宠爱集于一身的典故 。
杨贵妃像
白居易有诗讲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诗句来描述了杨贵妃美的程度,杨贵妃的美在当时已经传出了很多的故事 ,如“闭月羞花”等等;当时的唐朝是以丰腴为美,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但是却精通音律和舞蹈 ,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美人儿,更加是欢喜不得 ,再加上杨贵妃还跳了一手好舞蹈,称其在舞蹈的时候,姿态优美 ,身轻敏捷,翩翩起舞犹如彩蝶纷飞。
为了宠爱杨贵妃,唐玄宗不惜重金为杨贵妃打造华清池 ,仅供杨贵妃一人使用,这华清池传说有着治愈疫病与皮肤病的功效,这也使得杨贵妃的皮肤水灵灵的;传说中杨贵妃也用了很多的美容秘术,还有就是荔枝的说法 ,荔枝成为当时的美容水果,唐玄宗为了她不惜千里运送荔枝,可见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迷恋。
杨贵妃之美不仅能够迷住唐玄宗 ,而且也迷住了其他的人,虽然一直是贵妃,没有被封为皇后 ,却过着和皇后同样的待遇,但是红颜多薄命,杨贵妃最后还是被赐死于马嵬坡 。
杨贵妃玉像
杨玉环(719-756) ,她在天宝四年约公元745年被唐玄宗册为贵妃,她从小变天资聪慧,花容月貌 ,在音乐与舞蹈上有着较高的造诣。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之前还是唐玄宗寿王李瑁的王妃。是自己的儿子又怎么样?他是皇帝,谁敢说什么?看上的女人,哪怕是自己儿子的媳妇也要抢过来。
杨贵妃玉像
于是便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 ”的说法,从此这世间只恨自己没有生得像杨玉环这样的让家族荣耀的女子 。
可是这样一个传奇贵妃的一生 ,让人羡慕不已的千古美人的生命却终结于战乱。
公元756年,历史上爆发有名的安史之乱,此次祸乱不仅彻底将长达两百多年的盛世唐朝覆灭 ,还让杨贵妃这样的千古美人香消玉殒。
战乱爆发之后唐玄宗带着贵妃逃离,但她却被杀于马嵬坡上,后来有人去挖开埋葬她的墓时却并没有发现她的遗骸 。于是种种猜疑扑面而来 ,说是有人代替她死了,或是唐玄宗掩护她乘船逃离大唐去了日本。
现代的日本的确有人指出有杨贵妃的坟墓,也有她的雕像 ,在一个村庄里还有着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她在死的时候有侍女代替她死了,杨贵妃在随从的帮助下漂洋过海到达了一个小渔村从此就在日本定居了 。
历史上对于杨贵妃的传奇描述也挺多,还是很多人还是认为她其实没有死 ,不然怎么日本的那些种种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了。
描写杨贵妃的诗句
杨贵妃速来有四大美人的称号,她的美丽可以说是在当时唐朝最美的一个,因为杨贵妃的美貌,唐玄宗对其宠爱有加。
杨贵妃像
白居易有诗讲到:“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诗句来描述了杨贵妃美的程度,杨贵妃的美在当时已经传出了很多的故事,如“闭月羞花” ,就连当时出名的诗人李白也赞叹杨贵妃的美貌,以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来比喻杨贵妃的美貌 ,杜丹虽然美丽,但也比不过杨贵妃的美貌;还有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可见杨贵妃的美貌已经将唐玄宗迷得团团转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基本上就是集于杨贵妃的美貌所写 ,“红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就连杨贵妃哭的时候也有“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绝妙,连哭都那么美 。
当时的唐朝是以丰腴为美 ,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但是却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美人儿 ,更加是欢喜不得,再加上杨贵妃还跳了一手好舞蹈,称其在舞蹈的时候 ,姿态优美,身轻敏捷,翩翩起舞犹如彩蝶纷飞 ,唐玄宗自然对这样的美人儿痴迷。
但是红颜多薄命,杨贵妃最终死于马嵬坡,世人为了描述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称之为“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
一生简介:
1、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 ,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2 、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 ,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 ,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 ,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 。玄宗因此郁郁寡欢 ,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 ,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 ,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
殷桃 杨贵妃杨贵妃天宝五载七月,由于杨贵妃恃宠骄纵 ,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 ,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来。
贵妃天宝九年,杨贵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 。
天宝九载二月的一天,杨贵妃偷偷地吹唐玄宗大哥宁王李宪的紫玉笛 ,被唐玄宗看见了,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 ,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
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 ,于是更为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
3、死于马嵬坡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 ,范阳 、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 。次年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 ,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 ,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 ,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 ,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 ,时年三十八岁,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之典故 。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 ,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遗体,但未寻得。
《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由此可见,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坡
4 、主要成就:杨玉环善歌舞 ,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体态丰腴,但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 ,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 。
5、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 ,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 ,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香消玉殒。
一、姓名由来
杨玉环名字《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有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 。唐大中九年(855年) ,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杨贵妃的“玉奴 ” 、“玉娘”、“玉环”这三个名字是真实存在的,其中的奴、娘 、环三个字的用语都是不同时期对杨贵妃名字的一种衬托 。玉奴 ,是她儿时的爱称;玉娘,是她册封前的尊称;玉环则是她册封贵妃、身体发福后人们对她的戏称。杨贵妃的真实姓名应该叫做“杨玉 ”。
二、玉环羞花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 ,点点对称,宛如鸟羽 。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 ,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 ,才那样忸怩 、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 ,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 。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 ,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 ,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含羞草“羞 ”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 含羞草的叶栖基部 ,有一个薄壁细胞组织叫做“叶褥”,平时里面充满了足够的水分。当叶片受到刺激时,薄壁细胞里的水分,在植物电的指令下 ,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 。由于叶片的重量增加,就产生了叶片闭合,叶柄耷垂的现象。含羞草植株纤细娇弱 ,为了生存,它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
三、妃子一笑
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 ,有着倾城倾国之美,天生丽质,又精通音律 ,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以致唐玄宗对她宠爱有加。
那位万人之上的大唐皇帝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每逢荔枝季节总要委派专人通过每五里、十里的驿站从四川(有的说从广东 、福建)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宫中的享受又是极其奢侈 ,越是难得的山珍海味、希世奇宝越要进贡,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让唐玄宗封为宫廷御酒,其酿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 ,此酒具得天独厚的四川兴农酿酒之地利优势,酿出来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 ,浓而不艳!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时杨贵妃在华清宫里品尝荔枝时是怎样的一番动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与其对饮 ,杨贵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当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了。从此便有这历史上这著名的一笑。“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那作为贡品进入宫廷的美酒 ,也取名为:露浓笑。
四、贵妃醉酒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三千宠爱在一身 ”,可她也曾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 ,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
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 ,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 ,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 。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 ,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 ,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 ,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 。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频频与高力士 、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 ,乃始倦极回宫。
本文来自作者[素笺欣年]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638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素笺欣年”!
希望本篇文章《杨贵妃叫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杨贵妃“玉奴”、“玉娘”、“玉环”这三个名字的真实性是勿庸置疑的,其中的奴、娘、环三个字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是不同时期对杨贵妃名字的一种个性装饰。玉奴,是她儿时的爱称;玉娘,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