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雁门太守行》 ,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
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 。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 。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 ,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 ” 。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开:打开,铺开。
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 ,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 ,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 。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
⑹临:逼近 ,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 ,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 ,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
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
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 ,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 ,广招天下人才 。意:信任,重用。
⑼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
译文:
黑云压城头,城墙像要塌陷一样;盔甲映着日光 ,金鳞似的闪亮。
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边的泥土在夜色中凝聚着紫气。
寒风半卷着红旗,轻骑驰向易水;天寒霜凝重 ,战鼓声低沉不起 。
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本文来自作者[安琴]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596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安琴”!
希望本篇文章《《雁门大守行》 的注释原文及译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应该是《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