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起点辽宁虎山,终点甘肃嘉峪关。
由于年代久远 ,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 。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 ,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 、河北、天津、北京、山西 、内蒙古、陕西、宁夏 、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 ,自然天险2232.5千米。
长城起源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 ,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 ”,其后齐 、韩、魏、赵 、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
其中 ,秦 、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 、北方向各不相同 ,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
明长城起点辽宁虎山,终点甘肃嘉峪关。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明长城总长8851.8千米》显示:由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合作开展明长城资源调查获得最新数据显示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东经124°30′56.70″北纬40°13′19.10″),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 、天津、北京、山西 、内蒙古、陕西、宁夏 、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 ,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长度为359.7千米;天然险的长度为2232.5千米 。
本文来自作者[映萱]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500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映萱”!
希望本篇文章《长城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在哪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长城起点辽宁虎山,终点甘肃嘉峪关。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