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的中轴线全长300米,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弥勒殿 、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 ,东侧重建有禅堂 、祖堂、龙王殿和僧舍等。承天寺的山门面西,高悬“月台”两匾额,为硬山顶三开间建筑 ,传说历史上“月台 ”二字时竖时横,有“月台倒影”之奇 。寺内植有五株老榕树,七座石塔分立于榕树之间。这里高大的榕树从不越出墙外,有“榕不过墙”之奇观。天王殿中供奉四大天王像 。殿前有一座青石砌成的石经幢 ,幢顶有一小石狮,传说嘴巴能吐青烟,称“狮子吐烟 ”。石阶上嵌着一块长石条 ,一枝淡红色的梅花映现石上,传说有暗香浮动,称“梅石生香”。弥勒殿前有宋朝石塔和石经幢。左右钟、鼓楼对峙 ,为攒尖顶重檐建筑,楼顶藻井结构复杂,被称作“蜘蛛结纲” 。
从钟楼、鼓楼始 ,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150米的长廊,连接着弥勒殿 、大雄宝殿和法堂。廊壁上塑有赭色脱胎浮雕高达二米多的二十四诸天像,别具一格 ,大雄宝殿前有两口放生池,池旁有两座飞来塔。传说台湾一僧人手托此塔云游四方,一日双塔不翼而飞 。后这位僧人在承天寺发现了这封宝塔。大雄宝殿为歇山顶重檐五开间建筑,雄伟庄严。殿内供奉着三世佛、迦叶、阿难 、护法诸天、十八罗汉、四大菩萨及开山祖师等塑像 ,都为这次重修时新塑,妙法庄严 。法堂内供奉着承天寺的镇寺之宝——隋朝铜铸阿弥陀佛,像高二米 ,重一吨多,为国内罕见,法堂两旁的护廊上彩绘着12幅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画。
寺门坐东向西 ,入门处为月台,面积72.2平方米。高悬“月台”二字竖匾 。山门壁柱有弘一法师题联:“有无量自在,入不二法门。 ”进入山门 ,是一条宽4.6米 、长99.6米、面积458.16米的甬道,甬道南侧,是七座佛塔 ,间植榕树。有“塔无禽栖”、“榕不过墙” 、“蝇不朝天 ”诸景 。南面墙壁上有弘一大师手迹“南无阿弥陀佛”“升无上道、得正法流”、“善悟无碍,永得大安 ”等禅悟。北面墙壁上嵌有“古铸钱遗址” 、“革命遗址”两方石碑。甬道南侧立有一方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护石碑。甬道尾端北转为寺宇密集建筑,全都坐北向南 。
东轴线的建筑依次是圆常院、广钦和尚图书馆、旧僧舍、新僧舍 、客堂、龙王祠、五观堂 、南园故址、大悲阁、会泉宏船法师纪念堂 、禅堂、涅盘堂、祖堂等。
西轴线上原有开山堂 、禅堂、光孝寺、王公祠 、留公祠、功德堂、许公祠等等,今仅存“檀樾王公祠 ”
寺中另有传达室、车库 、厨房及其他建筑物 ,共近一千平方米。
寺中植有榕树、柳树、龙眼树 、白内叶树等二百多棵,掩映于各座殿宇楼阁之间,浓荫遍地 ,四季常青 。
本文来自作者[解瑞静]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453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解瑞静”!
希望本篇文章《泉州承天寺的承天寺布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寺的中轴线全长300米,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东侧重建有禅堂、祖堂、龙王殿和僧舍等。承天寺的山门面西,高悬“月台”两匾额,为硬山顶三开间建筑,传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