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2+Na2CO3=BaCO3+2NaCl 。
反应现象:
如果浓度小的话,一般产生浑浊 ,如果浓度大,则看到明显的沉淀生成主要与浓度有关的,一般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浑浊 ,假如说产生白色沉淀也应该时正确的,因为浑浊放置一段时间就会沉降下来的。
氯化钡简介:
氯化钡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味苦咸,易溶于水 ,微溶于盐酸和硝酸,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易吸湿 ,需密封保存。作分析试剂、脱水剂,制钡盐,以及用于电子 、仪表、冶金等工业 。
碳酸钠简介:
碳酸钠(Na2CO3) ,分子量105.99。化学品的纯度多在99.5%以上(质量分数),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 ,不属于碱。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它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 。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 、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氯化钡的溶解性及运输操作注意事项:
1、溶解性:
有α型和β型。α型为无色单斜结晶,β型为无色立方结晶 。密度(α型)3.856g/cm3;(β型)3.917g/cm3。熔点(α型)962℃(转变成立方结晶);(β型)963℃。沸点1560℃ 。溶于水 ,微溶于盐酸、硝酸\乙酸、硫酸,极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 、乙醇。
2、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 、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 、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 ,防高温 。
3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为什么粗盐提纯中,要先加入氯化钡后加入碳酸钠?
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 。
碳酸钠和氯化钡、氯化钠都是可溶性的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需要拆开 ,碳酸钡为难溶物,需要保留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 。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一般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以保证需要除去的离子完全反应。过量的BaCl?可以用后来加的Na?CO?除去,过量的Na?CO?用盐酸除去 ,过量的盐酸在加热时挥发 。如果先加Na?CO?,过量的Na?CO?用后来加的BaCl?除去,但过量的BaCl?无法除去 ,达不到提纯的效果。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Mg? ,SO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中的Ca?,Mg? ,SO则可通过加入BaCl? 、NaOH和Na?CO?溶液,生成沉淀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固体和NaOH溶液来除去 。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扩展资料实验注意点
1、称药品后要先把砝码归零再移药品,保护刀口。溶解时,搅拌不要碰烧杯内壁和低,手腕动。
2、过滤时滤纸想方设法紧靠漏斗内壁,想方设法让漏斗的下端尖嘴顶端紧靠烧杯内壁,克服液体流动表面张力做功,同时蒸发前要静置,过滤好洗烧杯、玻璃棒的水要少,冲洗漏斗中的滤渣的水要都要少,只要有这个意思就行,否则蒸发时间加长 。
3 、蒸发时要能蒸发得太干燥,否则制得的食盐晶体不好转移,紧紧附在蒸发皿上。
百度百科——粗盐提纯
本文来自作者[易白]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446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易白”!
希望本篇文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2+Na2CO3=BaCO3+2NaCl。反应现象:如果浓度小的话,一般产生浑浊,如果浓度大,则看到明显的沉淀生成主要与浓度有关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