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为啰嗦吧,有的还爱攀比 、喜欢瞎操心 ,尤其是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小辈身上的亲戚们,怎么都让人喜欢不起来 。
不知道是上了年纪还是太闲,亲戚们都特别啰嗦 ,以前还以为只有七大姑八大姨啰嗦,现在发现伯伯们更是有过之无不及,而且伯伯们还仗着是爸爸的哥哥 ,一副“你爸爸都听我的,你还敢不听 ”的架势,对小辈们格外严厉。小E的大伯就是这样 ,一开始每次都是很“热心”的给她介绍对象,小E是90后,虽然她不是那种很挑剔的女生,但是相亲也要看眼缘 ,合眼缘的不用多说自然能聊起来,偏偏大伯给小E介绍的不是年纪太大都秃顶了就是家里还有欠款……每次都以小E拒绝,大伯告状到她爸爸那才算完了 ,然后大伯消停一阵子后又开始。(捂脸)
其实吧,像小E大伯这样的亲戚再啰嗦也是出于好心,比那些爱攀比炫耀的亲戚又要好很多 ,他们通常见面就问“工资多少啊”、“有男(女)朋友了吗 ”、“谁家儿子刚买了房了” 、“谁家女儿嫁了个有钱人”,甚至还有人逢人便说“我家狗病了都去医院花了好几千 ”……让人听到就想躲 。
为了表示尊重,虽然大多数年轻人表面上不动声色 ,其实内心OS都是:真是瞎操心,唠叨完自己家儿子(女儿)还不够,还要来“关心”我们……若是碰上爱攀比又操心还啰嗦的亲戚 ,不讨厌算你大度。
为什么我们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
一是,社会环境。
我们小时候,交通不发达,通讯不发达 ,需要和周围的邻居、离得比较近的亲戚搞好关系,必要的时候互相帮助 。社交是必须的。家长就会要求孩子,见了邻居的面必须有礼貌 ,热情打招呼。亲戚来了要热情招待 。
那时候,人们闲下来,或者逢年过节 ,会聚到一起打牌喝酒,甚至凑一起看电视,看国庆阅兵。忙里忙外 ,觉得热闹又喜庆,不会觉得烦。
现在,互联网发达 ,人们购物通过网络,休闲方式更多样化,一部手机承载了一个人大部分的喜怒哀乐,分给外人的时间本来就少。
以前过节走亲访友 ,总会强行拉着孩子,花几个小时赶到,为的是顺便去改善生活吃顿好的 。
现在走亲访友 ,开车去,十几分钟就到,坐一下 ,一杯茶水还没放凉到可以入口,人就已经到下一家了。流于形式。加上现在孩子对这种已经变味的亲情不太感冒,所以家长也不会强烈要求孩子一定要参与 。
而且 ,如今的社会安全性导致大家互相防备,有些对门邻居住个10年8年都不认识不熟悉。非必要不会打招呼,自然无法产生互动。
二是 ,个人心态 。
爷爷奶奶那一辈,觉得人丁兴旺才好。家里人越多越热闹。我爷爷奶奶去世之前那几年,过年时候还有很多年轻人大年初一去拜年,那些家长还会要求孩子给爷爷奶奶磕头 。
爷爷奶奶也会觉得 ,这是自己的荣耀。村里这么多人都来看望,非常有面子。
其实那些年轻人,有很多是不情愿来的 ,有些是极反感磕头的 。
后来,来拜年的年轻人逐渐减少,大年初一到处串门的人也少了很多。
他们说 ,一年就这过这么一次年,与其跟别人寒暄吹牛,伪装自己 ,不如全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玩,吃些美食。
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如此 ,觉得时间花在无效社交上,还不如独自过个舒服的周末。虽然时间可能也是浪费掉了,但最起码自己感受到快乐,没有拘束 。
在关于Z时代的讨论里 ,歌手蒋先贵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这个世界唯一的链接,就是感受”,这个感受应该是快乐的轻松的 ,不被胁迫的。
三,恋爱观念的转变。
现在的年轻人,绝大部分无需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
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 ,即便不结婚,也不会被周围的人使劲嘲笑,不需要觉得低人一等 ,抬不起头。
孩子结不结婚,已经不再是父母最担心的事情。他们最关心的,反而是孩子在一段感情里能不能够得到快乐 ,能不能够得到滋养,获得幸福 。
从年轻人自身而言,爱情如果让他们投入太多精力,会让他们直接吓退。
Z时代短片里 ,一位被采访者说道“爱情是不是被构建的过于高尚了?没有对爱情过高的期待,自己的焦虑都缓解了”。她这段话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共鸣 。
对待爱情的态度,从强求 ,到随缘,心态放松了,心情舒缓了。放下焦虑 ,更加脚踏实地的生活,反而更容易遇到同频的人。
当然,也的确是有一些年轻人在人际交往上面存在欠缺 ,甚至让人反感 。这部分人相对比较小众,受生长环境影响,个人认知有局限。这部分人或许确实需要学习“社交技能、高情商与人聊天”。
总体而言 ,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不主动社交,不是因为不懂,而是更愿意尊重内心的意愿。
他们不想谈恋爱,是因为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 ,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第一个原因:不喜欢被亲戚问来问去
一到过年了,很多人都很反感的一件事就是,要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盘问 ,比如说有没有对象啊,做什么工作啊,工资多少啊。问这些问题的亲戚们 ,有的是出于关心,有的因为没有话题,随便问问 ,有的是想要找一个可以对比的人,如果被询问的人混得差,那自己就可以炫耀一下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心理 ,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反感被亲戚们询问这些问题,因为这是自己的私事,不回答不行,回答也不行 ,甚至网上还流传出了如何应对亲戚盘问的话术呢 。不过,最省事的方法就是直接不和亲戚见面,不去走亲戚就清净了 ,因此,很多年轻人就对走亲戚持有拒绝的态度。
第二个原因:传统大家族接近分崩离析
在传统的大家族体系里,亲戚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 ,不仅可以帮助自己的家庭顺利度过困难,甚至自己的家庭发达了,还会帮其他家庭一把 ,所以以前大家族的凝聚力非常强,也就是靠着这样的凝聚力,很多家庭才能顺利生存下来 ,所以人们要走亲戚,通过走亲戚来维持彼此的关系,加强彼此间的感情。
而到了2022年,这种传统的大家族其实已经是接近分崩离析了 ,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的模式 。如今这个时代,虽然说有别人帮一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没有人帮一把的话 ,那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混出头来,因此,很多年轻人就感觉不到亲戚对自己的作用 ,也不觉得自己会需要宗族里其他人的帮助,自然是对走亲戚联络感情没什么兴趣了。
第三个原因:没有共同的话题
现在很多年轻人非常有主见,见的世面也比较多 ,有更多的认知和追求,而很多常年居住在老家乡镇的亲戚,其实跟常年在外的年轻人之间 ,是有价值观 、世界观方面的代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去走亲戚的话,是很容易没有共同话题可以聊的,甚至还会产生一些矛盾 。
比如说 ,有的亲戚会劝你早点嫁人,那么努力拼事业是没用的,嫁人生娃才是正途 ,一旦你反驳,反而还会觉得你的思想有问题,脱离了传统的人生轨迹 ,到年纪大了,穷人都不会娶你。不要觉得夸张,现实中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亲戚 ,让很多年轻人感到无语,话不投机半句多,索性就不走亲戚了 ,免得给自己找烦恼。
本文来自作者[闾彬]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427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闾彬”!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很讨厌亲戚这个群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主要是因为啰嗦吧,有的还爱攀比、喜欢瞎操心,尤其是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小辈身上的亲戚们,怎么都让人喜欢不起来。不知道是上了年纪还是太闲,亲戚们都特别啰嗦,以前还以为只有七大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