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大家的,高尚能干的人被选拔出来 ,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所以人们不单赡养自己的父母 ,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 ,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4、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使老而无妻的人 、老而无夫的人、年幼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 、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 5、男有分,女有归。 男的都有职务 ,女子都能有归宿。 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而是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 7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 8、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9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以(人们)只是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 ,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
编辑本段相关问答
1、 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 ,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3、 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 ,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 。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 ,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 ,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 、能安居乐业的句子? ③故(16)人不独(17)亲④其亲(18),不独子其子 ,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19) ,男有分,⑥女有归。
公正和民主 。
1、天下为公:强调了国家权力的公正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意味着国家的决策和政策应该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个别特权集团或个人的私利。
2 、选贤与能:强调了选举和选拔有能力和有德行的人才来担任公职 。这意味着执政者应该通过公正的选举和选拔程序来产生 ,而不是通过权力继承或其他非民主的方式。
3、讲信修睦:强调了诚信和和睦的原则。意味着执政者应该守信用、言行一致,并致力于和睦相处、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这句话反映了一种理想的制度 ,即通过公正选举和选拔有能力和有德行的人才来管理国家事务,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利益最大化,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种制度被认为是一种公正 、民主和有效的治理方式。
本文来自作者[芷雁]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40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芷雁”!
希望本篇文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大家的,高尚能干的人被选拔出来,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