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离骚》选文及翻译?”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离骚》选文及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离骚(一)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 ”)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
翻译:
炎帝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 ,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 ,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 。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 ,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 ,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 ,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 ,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忆往昔 ,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 。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 ,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夏桀和商纣是多么狂乱啊,只想走捷径 ,抄小路,结果使自己走向困境。那些党人是这样苟且偷安,他们一步步走向死胡同而不思反省 。难道我担心自己会遭受灾祸?不 ,我担心的是楚国的车轮将要覆倾!
2010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离骚全文翻译
《离骚》 屈原
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 。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 ,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一 、译文: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 ,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 ,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 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 ,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 ,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 ,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 。 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 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 ,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 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 。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 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 ,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 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 。 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 ,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肢解我的身体我也不会变心啊,又有谁能改变我的志向?
二、内容简析: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自述身世、遭遇 、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表达他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评价: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 、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像 ,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 ,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 ,《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全文的翻译
离骚译文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子孙啊,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
岁星走到寅年 ,恰好是个正月,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
父亲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态啊,一开始就赐我美好的名字。
为我取名叫正则啊 ,又取了字叫灵均。
我已经有这么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上美好的容态 。
身披香草江离和幽雅的白芷啊,还编结秋兰作为佩带更加芳馨。
时光飞快 ,我似乎要赶不上啊,心里总怕岁月流逝不把我等待。
清晨摘取山坡上的香木兰啊,傍晚又把经冬不枯的香草来采 。
日月飞驰不停留啊,春天刚刚过去就迎来秋天。
想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 ,唯恐美人也将有暮年到来。
你为什么不乘著壮年抛弃恶习啊,又为什么不改变原来的政治法度?
你若乘上骏马纵横驰骋啊,来吧 ,请让我在前面为你带路 。
古代的三王德行多么完美啊,众多的贤臣在他们身边聚会。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啊,岂止只是联系优秀的蕙和芷?
那尧舜是多么光明正大啊 ,已经遵循正道走上了治国的坦途。
桀与纣是那样狂妄邪恶啊,他们只因走上邪路而难以举步 。
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苟且偷安啊,使国家的前途昏暗艰险。
难道我自己害怕灾难祸患吗 ,怕只怕君王的车子颠覆不起!
我前前后后奔走照料啊,追随着前王的足迹不斜不偏。
君王不体察我火热的内心啊,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脾气 。
我本来知道直言会招来祸殃啊 ,想忍耐不说却又无法控制。
我指着上天让它为我作证啊,我这样做的缘故全是为了君王。
本来说好以黄昏为迎娶之期啊,没想到半路上又改变主意。
当初他已与我说好了啊,后来却反悔另有它想 。
分手 ,离开我都不当回事啊,伤心的是君王行为放荡反复无常。
我已经培养了许多亩春兰啊,又种植了许多亩蕙草。
分垄栽培留夷和揭车啊 ,还套种了杜衡与芷草 。
希望它们枝高叶茂啊, 但愿到时我能有丰厚的收获。
它们枝枯叶落倒不必悲伤啊,可悲的是这么多香草腐化堕落变成了恶草。
众小人争权夺利贪婪成性啊 ,装满了腰包还贪求不已 。
对己宽容却猜疑他人啊。都勾心斗角满怀妒忌。
奔走追逐权势和财富啊,这不是我急於追求的东西 。
老年慢慢地就要到来啊,怕的是美名未能树立。
早晨我吮饮木兰花的清露啊 ,晚上又服食秋菊的落瓣。
只要我的情操确实美好而专一啊,即使长久的饥饿憔悴又何必悲叹 。
采来香木的根株系上白芷啊,又把薛荔的花心联成一串。
拿起菌桂再编上蕙草啊 ,搓成长长的胡绳花索挂在下边。
我效法那前代的贤人啊,不作世俗人的世俗打扮。
虽不合今人的心意啊,我愿遵循彭咸遗留下的规范 。
深深地叹息着擦拭眼泪啊,哀叹人民生活如此艰难。
我只因为热爱美德并以之约束自己啊 ,却旱晨受到责骂,晚上又被罢官。
这既是因为我以蕙草为佩饰啊,又加上我采了白芷精心编连 。
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 ,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
恨只恨君王你太放荡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忠心。
众女子们嫉妒我的美丽的风姿啊,造谣诬蔑我善於*乱 。
世俗的人本会投机取巧啊 ,违背了规矩把措施改变。
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争著苟合求容反以为符合常规。
烦闷苦恼,我深深地惆怅啊 ,独有我在此时遭受穷困命运多舛 。
宁肯即刻死亡魂离魄散啊,我也不能把小人的丑态来现!
雄鹰猛雕不与燕雀为伍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和圆怎能包容在一起啊 ,哪有志趣各异的人能彼此相安?
心灵受屈精神压抑啊,强忍指责把侮辱承担。
坚守清白为直道而死啊,这本为前代的圣贤称赞嘉许 。
后悔选择道路未曾细察啊,徘徊不进我将要回还。
我掉转车子回到原来的道路啊 ,趁著在迷途上还没走远。
我让我的马漫步在生有兰草的水边啊,又奔向长著椒树的小山休息留连。
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责难啊,只好退回去重修德行以偿宿愿 。
用菱叶与荷叶制成上衣啊 ,又采集荷花瓣做成了下衣。
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内心真正芳洁高尚。
把我的帽子做得高高啊,使我的佩带变得长长 。
芳香与污垢混杂一起啊 ,唯有我洁白的品质还未受影响。
忽然回首纵目远望啊,我将游观遥远的四方。
服饰佩带丰富多彩啊,香气勃勃愈来愈芬芳 。
人们生来各有所好啊 ,只有我爱好美德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啊,难道我会因受到教训而放弃早先的志向。
我的女伴是多情的,她总是委婉地责备和劝戒我 ,说:
“伯鲧秉性刚直不顾自身啊,终于死在羽山之野 。
你为何事事直言又喜欢高洁啊,你为何偏偏要坚持美好的品节?
屋子里堆满了普普通通的花草啊,你却不肯佩带与众有别。
对众人的误解不能挨家逐户去解说啊 ,谁会将我们的本心详察关切?
世人都在成群结党啊,你为何偏要孤独不听我的劝戒? ”
我遵循前代圣贤的榜样并无偏差啊,可叹的是心中愤懑直到如今。
渡过湘江沅水我向远方远行啊 ,要找虞舜诉说我的本心:
“夏启从天上取来《九辩》、《九歌》啊,他就在寻欢作乐中放纵自身 。
看不到危难也不考虑后果啊,五个儿子因而内乱纷纭。
后羿喜欢射猎漫无节制啊 ,又喜欢射死大兽虎咽狼吞。
狂乱之辈本不会有好的结局啊,他的家臣寒浞又对他的妻子起了贪心。
寒浞的儿子浇身强性暴啊,纵饮胡为不能节制 。
天天游乐忘了自身危险啊 ,他那脑袋因而掉落成尘埃。
夏桀的行为违背常理啊,终於遭到了祸殃。
商纣把人剁成肉酱啊,殷朝因此不能久长 。
商汤 、夏禹严肃而又恭敬啊 ,周代的贤王讲究治国之道谨慎恰当。
举荐贤人授权给能人啊,遵守法度没有偏向。
皇天对人公正无私啊,看谁有德就给谁帮忙 。
圣明之人德盛行美啊,才得以享有天下 ,治理四方。
看一看前朝想一想后代啊,观察人们在立身处世上的根本打算。
哪有不义之事可以做啊?哪有不善之事可以干?
我临近危险几近死亡啊,回顾当初的追求却无后悔之感 。
不度量插孔而削正榫头啊 ,前代的贤人正因此而惨遭死难。
我呜咽抽泣心情烦恼啊,哀伤自己生不逢时。
拿来柔软的蕙草擦拭眼泪啊,热泪滚滚还是沾湿了衣衫 。
铺开衣襟跪着诉说这些话啊 ,我感到豁然开朗已找到正路。
驾驭着玉龙乘上凤车啊,立刻乘风奔向天上的征途。
清晨从九疑山启程啊,黄昏便到了昆仑山上的县圃。
本想在仙门之前稍稍歇息啊 ,太阳匆匆下落时已近日暮 。
我命日神驭者停车不前啊,望著崦嵫山不要靠近你的归宿处。
前途漫漫多么遥远啊,我还要上天下地来寻求正路。
早上我饮马在那咸池边啊 ,又把马系在太阳升起的扶桑 。
到黄昏折一枝若木来阻拦太阳下落啊,且让我逍遥徘徊不慌不忙。
前边让月神驭者开路啊,后边让风神追随驰翔。
鸾鸟凤凰为我警戒开道啊,雷公却告诉我还没有备好行装 。
我令凤车升腾飞驰啊 ,夜以继日不停奔忙。
旋风聚集向我靠拢啊,率领着云霞来迎接护航。
缤纷的云霞聚散流动啊,色彩斑斓上下飞扬 。
我叫天帝的守门人为我开门啊 ,他却冷眼相看斜靠在门旁。
暮色暗淡天光将尽啊,我编结著幽兰久久旁徨。
世道混浊美丑不分啊,专好嫉妒把好人阻挡 。
清晨我渡过白水啊 ,登上了阆风系马停留。
忽然回首不禁涕泪交流啊,哀叹那高山上无美女可求。
匆匆地又来到东方的仙宫啊,摘下了琼枝把佩饰增添。
趁著玉树之花尚未凋落啊 ,寻一个下界美女把礼品来投 。
我命令丰隆驾起彩云啊,寻找那宓妃在何处居留。
解下玉佩想和她订约啊,我命蹇修为媒去通情由。
她态度变幻若即若离啊 ,忽然又闹蹩扭再也不将就 。
她晚上住在穷石啊,清晨在洧盘边洗发梳头。
仗著她那美貌目中无人啊,成天玩乐沉湎于遨游。
她诚然美丽却全无礼仪啊,我将抛开她另作追求 。
观察了遥远的四方啊 ,走遍了天上又回到人间寻找。
远望那玉台高高耸立啊,看见了有娀氏的美女简狄分外妖娆。
我令鸠鸟为我作媒啊,它竟告诉我说她不好 。
雄鸠叫唤着飞去说合啊 ,我又嫌它过于轻佻。
心中犹豫满腹狐疑啊,想自己前去又觉不妙。
凤凰已受了聘礼为帝喾作媒啊,恐怕他在我之前已把简狄娶讨 。
想往远方又无处可去啊 ,且让我飘流四方逍遥游荡。
趁著少康还没有成家啊,还留著有虞氏的两个姑娘。
理由不足媒人又笨拙啊,恐怕说合不牢白忙一场。
世道混浊而嫉妒贤能啊 ,总喜欢掩人之美而把恶行张扬 。
美人闺房既是深远难通啊,君王又不能醒悟而心明眼亮。
满怀衷情无可抒发啊,我怎能终身忍受这样的苦况!
找来算卦用的茅草和竹片啊 ,请灵氛为我预卜休咎。
我问:“双方美好一定可以结合啊,就看谁真正美好并把这结合来求?
我想天下是多么广大啊,难道那美女只是这里才有?”
灵氛答道:“你努力远去不要犹豫啊,哪个追求美好的人会把你放弃?
天下何处没有芳草啊 ,你为什么一定要怀恋故居?”
世道昏暗而今人目眩啊,谁会来识别我们是好是坏?
人们的好恶本来就不同啊,这帮小人的爱好却分外奇怪!
家家户户都把臭艾插满腰间啊 ,反倒说芳香的兰草不可佩带 。
观察草木都分不清好坏啊,又怎能对美玉估价得当?
拿粪土塞满了荷包啊,却说那累累的花椒一点不香。”
我想听从灵气的吉祥占卜啊 ,心中犹豫主意不定。
听说巫咸将在晚间降神啊,我带着花椒精米去迎候神灵 。
众神遮天蔽日一起降临啊,九嶷山诸神纷纷相迎。
辉煌耀目神光大显啊 ,告诉我先贤遇合的佳话典型。
他说:“努力寻求哪怕上天入地啊,去寻求那志同道合的英豪 。
商汤、夏禹认真寻求同道啊,得到了伊尹、皋陶君臣协调。
只要内心真正爱好贤美啊 ,又何必用媒人来作介绍?
有一个叫说的奴隶在傅岩筑墙,殷高宗毫不犹疑将他选挑。
姜太公不过是磨刀宰牛的屠夫啊,遇见了周文王而一步登高 。
宁戚敲著牛角唱歌啊,齐桓公听见了就让他辅佐当朝。
趁著这年岁还不太老啊 ,这时光也未曾终了。
怕的是杜鹃鸟鸣声先起啊,各样的花草都要随之香消。 ”
我的佩玉是多么瑰奇不凡啊,众人却将它遮蔽得暗淡无光 。
这帮结党营私的小人不讲信义啊 ,恐怕他们会因嫉妒而加以摧伤。
时俗纷乱变化无常啊,我怎能在此滞留久长?
兰草 、芷草变得不香啊,百菖蒲、零陵香也变得跟茅草一样。
为什么从前的香草啊 ,如今竟成了白蒿、臭艾的模样?
这难道还有别的缘故啊,都只因为不爱惜美质而受害受伤!
我以为幽兰可靠啊,谁知它并无实质空有表象 。
抛弃了它的美貌而追随世俗啊 ,苟且得以钻入“众芳”的行列。
花椒变得专横谄媚而又狂傲啊,樧子又想冒充香料混进香囊。
既然是只求进用而竭力钻营啊,还有什么香气可以保持?
本来世俗就有随波逐流之风啊 ,谁又能保持不变把世俗风气来挡?
看一看花椒 、幽兰不过如此啊,揭车、江离之类又怎能保持不变?
只有我的佩饰永远可贵啊,它的美质却被人鄙弃落到这般下场
但它那浓郁的香气不会消退啊,至今没有泯灭它固有的芬芳 。
让佩玉鸣响与步伐协调以自欢娱啊 ,为了寻求美女我且飘游四方。
趁著我的佩饰正在盛美之时啊,我将上上下下四方观访。
灵氛已经告诉我吉利的占卜啊,选择吉日我将远游四方 。
折下琼枝来做菜肴啊 ,精选玉屑作为乾粮。
为我驾上飞龙啊,兼用美玉、象牙做成车辆。
离心离德的人怎能合到一起啊?我将自己疏离到那远方 。
我在昆仑山转了路啊,路途遥远周游四方。
云旗飞扬遮天蔽日啊 ,龙车的玉铃叮当作响。
清晨从天河渡口启程啊,黄昏已来到天上极西的地方。
凤凰展翅连接着云旗啊,它们节奏整齐高高飞翔 。
忽然我路经西方这片流沙啊 ,沿著赤水徘徊彷徨。
指挥蛟龙在渡口充当桥梁啊,命令少皞将我渡到彼岸。
路途遥远又多艰难啊,使众车飞腾护卫在我车旁 。
路过不周山再向左转啊 ,指定西海为大家聚集的地方。
我集结千乘车辆啊,对齐了车轮长驱并进。
八龙驾车蜿蜒而行啊,车上的云旗招展而又卷曲 。
定下心来停车不前啊,神思悠悠漫天里飘。
演奏《九歌》跳起《韶》舞啊 ,也只好借娱乐来打发时光。
上升于天进入光明境界啊,忽然往下看到了故乡旧居 。
仆从悲伤马也怀恋啊,曲身回顾再也不往前去。
尾声:算了吧!楚国无贤不知我心啊 ,又何必怀恋故都!
既然不能和他们一起实行美政啊,我将追随彭咸去往他的居处!
赏析
赏析一
《离骚》是屈原自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它的名称有双重涵义:从音乐方面来说,《离骚》 ,可能是楚国普遍流行的一种歌曲的名称 。游国恩曰:“《楚辞·大招》有‘伏羲驾辩,楚劳商只’之文,王逸注云:‘驾辩 、劳商 ,皆曲名也。’‘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或即同实而异名。西汉末年,赋家扬雄曾仿屈原的《九章》 ,自《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为叠韵字,韦昭解为‘牢骚’,后人常说发泄不平之气为‘发牢骚’ ,大概是从这里来的 。”(《楚辞论文集》)这一论证是确切的。屈原的创作是从楚国的民间文学汲取丰富的泉源,既然他的作品内容,“书楚语 ,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黄伯思《翼骚序》) ,那末作品的名称袭用民间歌曲的旧题,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这一句词并非有声无义 。司马迁《史记 ·屈原列传》引刘安的话 ,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就是“离忧”,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劳商 ”“牢愁”和“牢骚” ,都是一声之转的同义词,同样是表示一种抑郁不平的情感。《史记》本传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足见标题是决定于作品的内容,而标题的音乐意义和作品的内容是统一的 。 “离忧”“离骚”以及“劳商 ”“牢愁”“牢骚” ,都是双声或叠韵字所组成的联绵词,只是一个完整的意义。班固《赞骚序》说:“离,遭也;骚 ,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王逸《楚辞章句》说:“离,别也;骚,愁也。 ”显然 ,他们都是在替司马迁“‘离骚’者,犹‘离忧’也”这句话做注脚,但却误会了司马迁的原意。又 ,项安世《项氏家说》说:“‘楚语’:‘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 。’韦昭曰:‘骚,愁也;离 ,畔也。’盖楚人之语,自古如此。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也是把“离 ”和“骚”分成两个字来讲 。把两个字义凑成一个词义,以致理解不同,纷歧百出 ,都是由于不明词性的缘故。
本篇原名《离骚》,到了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却称之为《离骚经》。他的解释是:“离,别也;骚 ,愁也;经,径也 。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 ,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这话的牵强附会,无待辨明。“经 ”,当然是经典的意思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把《离骚》下面加上一个“经”字,正如洪兴祖所说,“古人引《离骚》未有言经者 ,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楚辞补注》)又,本篇也有人简称之为《骚》,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就以《辨骚》名篇;甚至有人竟把屈原的作品以及后来模仿屈原的作品都称之为“骚体 ”。这也是原于王逸 ,因为他在《楚辞章句》里,把凡是他认为是屈原的作品概题为《离骚》,凡是模仿屈原的作品概题为《续离骚》 。如《九歌》 ,题作《离骚·九歌》,《九辩》,题作《续离骚·九辩》。这些名称 ,虽然相沿已久,但并不合逻辑。复次,本篇也有人称为《离骚赋》 。这起源于汉朝 ,因为“汉赋”的表现形式是从“楚辞”演化而来,所以汉朝人的眼光里,屈原的作品无一不属于“赋 ”的范畴。司马迁说屈原“乃作《怀沙》之赋”(本传)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的作品二十五篇,则更进一步都称之为“赋”。其实,“赋”到汉朝才成为文学形式上一种专门体制。称屈原作品为“赋 ”,由于受了汉朝人对“辞”“赋”的概念混淆不清的影响 ,是不恰当的 。
关于本篇的写作时代,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据《史记》本传记载,是叙述在上官大夫夺稿 ,“(怀)王怒而疏屈平 ”之后。但这并不等于说,就是这一年的事;而只是说,《离骚》是屈原政治上失意以后的作品 。这里所指的时间是广泛的。但《离骚》作于楚怀王的时代 ,这一点完全可以肯定。究竟是哪一年呢?远在二千年前的司马迁已经感到文献不足征的困难,而无法作出绝对的论断 。当然,今天更不能加以主观的臆测。可是 ,在司马迁的提示下,如果作进一步的探讨,多少还可以寻找出一点关于这一问题的消息。我以为《离骚》既然是一篇抒情诗 ,而它的具体内容又属于自叙传的性质,则作品本身有关客观事件的叙述,个人遭遇的因由,情感上所表现的忧愤之深广 ,创作上所表现的气魄之雄伟,这一切,都透露了它自身产生的时期:既不可能是少时的作品 ,也不会是晚年的创制,最适合的那只有是四十左右的中年时期 。篇中关于年龄的叙述,处处都证实了这点。我们试把篇首“恐美人之迟暮” ,篇中“老冉冉其将至兮”,篇末“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其犹未央 ”等句综合起来 ,互相印证,就不难得出一个整体的理解:假如是三十以下的少年人,无论怎样多愁善感 ,也不会说出这样老声老气的话;但要把它作为五十以上的人的语气也不妥贴,因为那就谈不上“时亦其犹未央”了。屈原四十左右正是楚怀王的末期,当时楚国屡次兵败地削,怀王主张不定 ,楚国政府内部亲秦派和抗秦派之间的斗争非常剧烈 。寻绎《离骚》文义和上述的时代背景,是完全吻合的。
本篇是屈原用血泪所凝成的生命挽歌,作品的波澜壮阔 ,气象万千,正反映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斗争生活,坚贞而炽烈的爱国心情;精神实质的内在联系 ,使得它成为天衣无缝,冠绝千古的名篇。可是后世读者的欣赏往往停留在音调的铿锵,词藻的瑰丽的上面。甚至有人认为“古今文章无首尾者惟庄骚两家” 。说它“哀乐之极 ,笑啼无端;笑啼之极,言语无端。 ”(陈继儒语)这种似是而非的十分抽象的模糊概念,其结果必然陷于不可知论。关于本篇的主题思想及其篇章结构除了上面分段说明(见译注)外 。兹提出下列几点:
第一 ,本篇以现实的火热斗争作为通篇的主题思想,它不但说明了屈原和贵族的腐化恶劣势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反映了他是怎样在残酷考验中战胜了自己思想里脆弱的一面,完成了他那种坚强的具有伟大悲剧意义的高尚人格。围绕着这一核心 ,层层深入。例如女媭、灵氛、巫咸三大段谈话,本身并非事实,只是表现屈原在现实斗争中曲折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他(她)们同样是同情屈原的;可是他(她)们的身分不同 ,表现在语气上的关切程度不同,而且论点也是各异的。女媭单纯从爱护屈原、关心屈原出发而说出娓娓动听的人情话,她只是劝屈原作明哲保身之计。处于这样黑暗的政治环境里 ,要想明哲保身是不容易的,那就只有消极逃避之一法;这正符合于战国时代盛行于南方的道家思想 。灵氛回答屈原问卜之词,是为屈原的事业前途着想而提出的当时士的阶层社会意识的普遍诱惑。巫咸的语言表面仅仅是一篇不切实际的大道理 ,实质上则是以妥协代替斗争,为同流合污 、苟合取容的作风和行为自己在思想上先找好一个防空洞。这正反映了屈原在思想上可能动摇的三个方面 。对这,屈原都没有作正面的答覆:听了女媭的谈话以后 ,借“就重华以陈词”从理论上予以否定;回答巫咸的则是从具体情况的分析来粉碎其客观现实的根据;灵氛的诱惑,虽然引起了他暂时的动摇,可是伟大的爱国热情终于使得这种诱惑完全破产;而屈原也就在思想斗争中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不但在表现手法上极尽变化之能事,而它主题的突出是如何的明朗而深刻!
第二 ,本篇在组织形式上一个最基本的特色,那就是现实的叙述和幻想的驰骋的互相交织;而这,又是被它的内容所决定的。诗篇一开始是从现实的叙述着手的 ,接着他就现实问题加以详尽的说明和反覆的剖析,可是精神上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出路;于是丑恶的憎恨和光明的憧憬,就使得他那迷离恍惚的心情进入一种缥渺空灵的幻想境界。随着幻想的开展 ,扩张了作者忧愤的深度和广度,驰骋着人生的炽热爱恋与追求 。可是这幻想是无法脱离现实的,这就决定了幻想最后的破灭 ,它终于不得不回到现实而结束全篇。本篇的结构,就是这样统一起来而达到完满的高度。
第三,尽管幻想和现实交织 ,全篇的线索是分明的 。作为本篇的具体内容是屈原的自叙生平;而屈原的生平是和楚国客观形势密切联系着的。伴随楚国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屈原所采取的态度是怎样呢?最初他满怀信心的提出“愿俟时乎吾将刈”,可是现实不允许他实现他的理想,接着就是“延伫乎吾将反 ”;再次 ,是“吾将上下而求索”;复次,是“吾将远逝以自疏”;而这都不可能,最后是“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了。这五句所标明的是思想发展变化的五个过程 ,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紧紧相联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这样就很自然的划清了文章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引出了贯串全篇的一条主要线索。从这一主要线索派生出来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叙述亦莫不如此。例如:篇中以男女的爱恋象征理想的追求 ,始则曰,“吾将上下而求索 ”;继则曰,“哀高丘之无女”;继则曰 ,“相下女之可诒”;继则曰,“闺中既以邃远兮 ”;继则曰,“岂惟是其有女”;继则曰 ,“聊浮游以求女” 。又如用芬芳的服饰,比喻自己的好修,遣词用意,也都是前后一贯 ,脉络分明,自成体系的。
原文:
离骚
先秦 ·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 ,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 ,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 ,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 。
译文: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 ,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 ,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
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 ,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 ,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面引导开路!
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
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 ,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必然走投无路 。
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乐,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 ,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没。
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
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 ,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上指苍天请它给我作证,一切都为了君王的缘故 。
当初已约定黄昏时迎亲,不知为何途中忽然改路。
你以前既然和我有成约 ,现另有打算又追悔当初。
我并不难于与你别离啊,只是伤心你的反反复复 。
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 ,还把杜衡芳芷套种其间。
我希望它们都枝繁叶茂,等待着我收割的那一天。
它们枯萎死绝有何伤害,使我痛心的是它们质变 。
大家都拼命争着向上爬,利欲熏心而又贪得无厌。
他们猜疑别人宽恕自己 ,他们勾心斗角相互妒忌。
急于奔走钻营争权夺利,这些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
只觉得老年在渐渐来临,担心美好名声不能树立。
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 ,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只要我的情感坚贞不易,形销骨立又有什么关系 。
我用树木的根编结茝草,再把薜荔花蕊穿在一起。
我拿菌桂枝条联结蕙草 ,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
我向古代的圣贤学习啊,不是世间俗人能够做到 。
我与现在的人虽不相容,我却愿依照彭咸的遗教。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 ,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 ,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
关于“离骚》选文及翻译?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御篷骏]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4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御篷骏”!
希望本篇文章《离骚》选文及翻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离骚》选文及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离骚》选文及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离骚(一)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