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匾是由清高宗乾隆皇帝亲笔御题。此匾由清宫内务府制造,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京师送至盛京 ,一直悬挂于凤凰楼下,成为盛京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 。
“紫气东来 ”就是紫气自东而来,比喻祥瑞降临。
与一个典故有关 ,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 ,未久,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道这是圣人。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 ,因此紫气便被认为具有吉祥含义,预示着圣贤和宝物出现 。
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 ,将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
该匾为木雕髹漆、镶铜字制成,匾外框浮雕云龙图案,九龙之首采用圆雕工艺 ,生动灵活;匾面刷洋蓝,其上镶铜板制成的大字:“紫气东来”,文字中央上部镶朱文篆书“乾隆御笔之宝”印玺。
扩展资料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心 ,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1625年 ,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1636年。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 ” 、“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 ,形成了今日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 、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 。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
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 ,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 。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清代皇宫外国礼品展沈阳故宫收藏和陈列的明清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及工艺美术品中,有许多中西文化交流工艺品 ,如钟表 、玻璃器可谓独具特色。
自十七世纪以来,西方一些国家把大量的钟表、玻璃器输往广州、由广东海关购置贡进皇宫,海外各国使者也竞相以本国精致的钟表 、玻璃器作为贵重礼品赠给大清王朝 ,用这些巧于构思,精心制作的钟表、玻璃器精美艺术品取悦于皇帝,不仅是帝后怡情赏玩之物 ,也是宫殿里不可少的一种装饰品。
这些技艺精湛的工艺品,充分显示了外国匠师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同时也是17、18世纪 ,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 。
人民网--沈阳故宫复挂乾隆御笔“紫气东来 ”匾
百度百科--沈阳故宫
本文来自作者[璃语]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39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璃语”!
希望本篇文章《沈阳故宫里有一个殿上写着“紫气东来”。它是怎么由来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紫气东来”匾是由清高宗乾隆皇帝亲笔御题。此匾由清宫内务府制造,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京师送至盛京,一直悬挂于凤凰楼下,成为盛京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紫气东来”就是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