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理论就是地域分异理论。旅游资源的特性、区位和环境共同组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域条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分异规律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地域性形成的背景条件 。在《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地域性》这篇文章中,就探讨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地域特征和我国自然地理地域差异的关系 ,认为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旅游的地域分异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旅游区划分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之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我认为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性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区划,寻找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可以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二个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础:其一,旅游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因子,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二 ,旅游资源的强度与可利用的潜力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以资源为导向的旅游开发应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要协调自然、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前提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实现 。第三个理论是系统性理论。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因此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从整体布局出发,进行系统的规划,分析资源、基础设施 、客源市场和投资条件等 ,分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依次进行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 ,有利于明确重点、分清主次,使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周围环境和其他地区相和谐,在整体上具有层次感和完整性。 第四个理论是区位理论。运用最多的就是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资源开发的基础 ,它是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根据中心地理论 、空间扩散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提出的。《南疆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就是以“点—轴 ”开发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南疆地区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从而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的构想。我国旅游资源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地带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小区域层面分布严重不平衡 ,旅游资源这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通过点轴串联,可以优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发挥辐射带动功能,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第五个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 ,提出了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 、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 、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旅游地所处的阶段 ,“对症下药”,考虑对旅游资源是深度开发,较小规模改造 ,再调整还是考虑关闭等等。一个地区的旅游生命周期特点源于资源特点,二资源开发也应以此理论为基础,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开发与改造 ,从而促进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六个是旅游者行为理论。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身心需求,在开发当中必然需要考虑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充分了解旅游者的身心需要 ,在此基础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提高层次娱乐、购物,专门层析休养、疗养 、会议、宗教朝拜等 。此外 ,还包括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等等。只有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才能设计开发出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这样的旅游资源开发才更为有效 ,更为合情合理。
本文来自作者[恨桃]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374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恨桃”!
希望本篇文章《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第一个理论就是地域分异理论。旅游资源的特性、区位和环境共同组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域条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分异规律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地域性形成的背景条件。在《论我国旅游资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