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祠堂于1931年5月竣工 ,杜月笙定于1931年6月10日举行杜祠落成典礼 。奉主入祠典礼规格之高,排场之大,堪称空前绝后。几万人的仪仗队由六个大队组成 ,国民党政要送的牌匾,排成长长的队伍,以蒋介石送的《孝思不匮》最为显眼。浩浩荡荡的队伍乘船经黄浦江到高桥,在高桥码头上搭起五丈高的五彩牌楼 ,一路上汽车鱼贯行进,从事先新筑的6尺宽、五里多长的杜高路上,驶抵陆家堰杜家祠堂 。举行奉主入祠典礼时 ,由陆海军 、公安局西乐队等组成的大乐队奏乐,要塞司令部在附近鸣礼炮21响。首先由杨虎以国民政府中将参军身份代表国民政府和主席蒋介石道贺。公祭典礼由吴铁城、刘志陆、宋子文的代表以及孔祥熙 、何应钦的代表致祭,杜月笙率子在旁答礼。中外来宾达1万多人 。帮杜月笙筹备的都是海上闻人 ,总务主任是虞洽卿和黄金荣,剧务主任是张啸林,卫生主任是王晓籁、庞京周 ,招待主任是袁履登等。从10日到12日,演出连台好戏,“四大名旦 ”、“四大须生”等全都登场 ,极一时之盛。杜氏家祠落成典礼,连续摆出好几天盛宴招待各方来客 。掌勺主厨是高桥有名的厨师孙炳,据其儿子孙云祥回忆,前后烧酒水达一个月之久。孙擅长烧本帮菜 ,杜月笙是浦东高桥人,自然用家乡菜招待四方客人。
解放前夕,杜月笙为何不敢留在上海而要逃往香港 ,并最终走上不归路?他担心的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他投靠了蒋介石,杀害了总工会委员长、***员汪寿华 。抗战时 ,他也做过些有利于抗日的事,如有一次,他让其妻姚玉兰拿出400多克拉的钻石变卖成现金 ,资助在上海搞地下活动的抗日人士。后来,腐败的国民党在内战中兵败如山倒,杜月笙对国民党已失去信心 ,所以他不去台湾。同伙张啸林投靠日伪,成了汉奸,杜月笙却不干 。
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曾托人捎话 ,请杜月笙回大陆。他女儿杜美如记得有一次家中来了***方面的两个人,有意归乡的杜月笙就托香港《新闻报》一位姓钱的总编给大陆那边回信。谁料那天姓钱的喝了一瓶半威士忌,同时给大陆和蒋介石两边写信 ,偏偏最后醉醺醺套错了信封,将杜要回大陆的信错发给蒋介石,结果可想而知 。就这样 ,身处人生绝境的杜于1951年撒手西归。他在弥留之际,对身边人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 ,中国还有希望。 ”他生前遗愿:希望归葬故乡,他的子女也有此愿。女儿杜美如在约旦开“中华餐馆”,已快30年了 。她们几次回国 ,看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常高兴,她说:“我最开心的就是我是个中国人。”等餐馆满30年,打算盘掉后回国买房子定居。
杜月笙之子杜维善是研究古钱币专家 ,因多次向博物馆捐献丝绸之路珍贵钱币,荣获上海市白玉兰奖 。
杜美如等认为***现今很明智,大陆有朝气 ,唯一的希望就是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杜家祠堂的罗汉松,属灌木变种小叶罗汉松,小枝密 ,向上伸长,叶较短,长2~7厘米。松枝四季葱郁 ,其木质坚硬,还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清香,使任何病虫都难以寄生 ,称它为“城市绿肺”名副其实 。瓜子黄杨生命力也很旺盛,杜祠这一株历几十年而不败,足以证明。抗战时,杜祠房屋虽遭不同程度的破坏 ,但古树依然生机勃勃。留存了下来,它们可作当年杜祠盛况之见证 。
杜康 、姬伯、芈囏(熊艰)、杜蒯。帝尧裔孙刘累之后。上古时代,帝舜封尧的儿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 ,丹朱的子孙在夏和商时都是诸侯 。到了周初成王时,唐国不敬当朝天子,被当时摄政的周公旦灭掉 ,而把其弟叔虞封于唐,把唐国原国君后裔迁到杜,因此改称唐杜氏。周宣王时 ,唐杜国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称杜伯。杜伯风流潇洒,使周宣王的宠妃女鸠着迷 ,于是设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女鸠恶人先告状,反诬杜伯欺负她 ,周宣王于是斩杀了杜伯。杜伯死后,其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遗族便以国为氏 ,称为杜姓,他们尊杜伯为杜姓的得姓始祖 。
本文来自作者[腾涵舒]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333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腾涵舒”!
希望本篇文章《杜家祠堂的历史变革》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杜家祠堂于1931年5月竣工,杜月笙定于1931年6月10日举行杜祠落成典礼。奉主入祠典礼规格之高,排场之大,堪称空前绝后。几万人的仪仗队由六个大队组成,国民党政要送的牌匾,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