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节气小暑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
幼儿园节气小暑教案1一、活动主题:
二十四节气——小暑
二 、活动目的:
1、知道二十四节气——小暑,这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十一个 ,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天气开始炎热,有的地方进入雷雨最多的时节。
2、了解小暑的简单知识及习俗,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感受力 。
3 、积极参与小暑相关的活动。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家庭 、户外
五、活动参与人员:
老师、小朋友 、家长。
六、活动流程:
(一)集体活动:
1、搜集小暑知识 ,拍和小暑有关的活动照片(布置班级主题墙) 。
2 、有关小暑古诗诵读
《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二)特色活动:
1、阅读活动:有关小暑的绘本小故事等 。
2、音乐表演活动:打击乐《大雨小雨》、《小荷花》。
3 、美术活动:以绘画、图文等形式记录天气情况 ,感受小暑节气前后的气候特征。
4、手工活动:粘贴画(泥工)冰激凌 、荷花、西瓜、饺子等
5 、科学探索活动:寻找蛐蛐、天牛 。
6、亲子制作 、品尝活动:吃鳝鱼、吃藕、食新 、吃荷花、水果捞、吃饺子等。
7、亲子户外活动:感受徐州特色—伏羊节,晒书 、晒衣服,捉蛐蛐。
幼儿园节气小暑教案2一、教材分析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 ,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 ,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小暑 ,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温风至。至 ,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 。教材通过让学生听《龙宫晒龙袍》《百索子撂上屋》《白龙归家日》的故事了解传说小暑习俗;通过赏析美文《北平的夏天》,引领学生北平夏天的丰富多彩与可爱;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小暑节气 ,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吃饺子”“食新”两项小暑传统活动更意在让孩子们在动手做做的同时加深对节气的了解与情感;教材最后“情景交融写游记 ”的习作安排则引导学生写风景时带着自己的不同感受,切记写流水账,写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感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小暑”的由来 、相关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等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
3.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小暑”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及包饺子的材料。
四 、教学过程
(一)了解小暑
1.诵《节气歌》
孩子们,你们知道《节气歌》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现在又是哪个节气呢?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春天已经过去 ,骄阳似火、绿树成荫,夏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小暑 ”,去感受下它的热情。
2.板书:小暑
看到这个暑 ,你想到了哪些词?(学生交流并汇报)
(二)走进小暑
知道小暑在什么时候?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 。
幼儿园节气小暑教案31、活动主题:
二十四节气——小暑。
2 、活动目的:
知道二十四节气——小暑,这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十一个,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天气开始炎热 ,有的地方进入雷雨最多的时节 。了解小暑的简单知识及习俗,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感受力。积极参与小暑相关的活动。
3、活动时间
小暑前后,活动地点:家庭、户外 ,活动参与人员:老师 、小朋友、家长 。
4、活动流程:
集体活动:搜集小暑知识,拍和小暑有关的活动照片(布置班级主题墙)。
5、有关小暑古诗诵读《玉溪小暑却宜人》。特色活动:阅读活动:有关小暑的绘本小故事等 。音乐表演活动:打击乐《大雨小雨》 、《小荷花》。美术活动:以绘画、图文等形式记录天气情况,感受小暑节气前后的气候特征。
6、手工活动:
粘贴画(泥工)冰激凌 、荷花、西瓜、饺子等.科学探索活动:寻找蛐蛐 、天牛 。亲子制作、品尝活动:吃鳝鱼、吃藕 、食新、吃荷花、水果捞 、吃饺子等。亲子户外活动:感受徐州特色—伏羊节 ,晒书、晒衣服,捉蛐蛐。
幼儿园节气小暑教案4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 ,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之说。小朋友们将在本节课程中走进小暑,了解小暑,体会小暑的自然和人文之美。
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小暑时会发生的气象变化;
(二)带领儿童了解小暑时典型物候现象:三候;
(三)认识小暑的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学习有关于小暑的谚语 。
内容
(一)气象变化
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小暑”的含义吗?顾名思义 ,暑是炎热的意思,那么小暑就是小热,指天气开始炎热 ,但还没有到最热。但是实际上,小暑和大暑经常是“没大没小 ”的,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是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还有些年份是小暑连大暑 、有米懒得煮。虽然从小暑和大暑的平均气温来看是相差无几的 ,但是到大暑的时候空气中湿度更高,因此带给人的感觉更闷热、更难以忍受 。
除此之外,小暑时中国南方各地也会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迎来了高温少雨的日子。所以小朋友们在小暑期间,出门时不要忘记带好雨伞哦!不要看出门时晴空万里就不带雨伞,说不定暴雨马上就要来临哦 ,到时候你就要变成落汤鸡啦。
(二)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这三候无一例外都从侧面强调了小暑的高温。
“温风”就是热风,这一候呢,意思是说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 ,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气温升高,盛夏来临 ,相信小朋友们对这一候还是深有体会的。
而二候和三候就离小朋友比较遥远了,首先二候指的是什么呢?在《诗经七月》中有一句描述蟋蟀的句子“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这里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意思是小暑节气的时候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小暑的炎热。
那么三候说的是在小暑时 ,老鹰因地面的温度太高而不下地,选择在清凉的高空中飞翔。
(三)代表民俗活动:包饺子
小暑正值伏日,此时人们容易食欲不振 ,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因此,小暑时的饮食很重要 。在过去 ,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 ”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 、面条 ,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 ,恳请保佑风调雨顺。而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它是开胃解馋的美食,伏日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这次就请小朋友们体验一回北方的习俗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馅,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喜欢的馅和饺子皮,我们一起包饺子吧!(花样包饺子见立冬)
(四)文学知识:谚语
有关于小暑的谚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它们来自于生活,因此贴近生活,自然而又鲜活。在这里老师讲给大家展示若干条有关于小暑的谚语 ,小朋友可以来猜一猜每一条谚语的意思是什么。
1.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 。
2.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3.天旱香瓜甜 ,枣子结得国。
4.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
5.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6.先动雷声无大雨 ,后动雷声雨凄凄。
7.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
8.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9.头伏萝卜,二伏菜 ,三伏里头种白菜。
10.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
11.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
12.小暑惊东风 ,大暑惊红霞。
13.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14..淋了伏头旱伏尾 。
15.入伏不种黍和豆。
16.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17.睡了一觉 ,由旱变涝 。
18.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19.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20.早看东南黑 ,午前雨势急 。
21.三伏不受早,一亩增一石。
22.小暑小禾黄。
23.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
24.立足抗灾夺丰收 ,防涝抗旱两打算。
25.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26.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27.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
28.小暑无雨 ,饿死老鼠。
29.太阳披袭衣,明天雨凄凄。
30.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
31.事先不挖沟 ,暴雨无处流。
32.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33.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
幼儿园节气小暑教案5(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 ,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 ,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 ,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 ,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 ,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
(二)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 、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制定了《太初历》 ,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 ,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 、立夏、芒种、小暑 、立秋、白露、寒露、立冬 、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 ” ,即:雨水、春分、谷雨 、小满、夏至、大暑 、处暑、秋分、霜降 、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 ”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 、23日 ,前后不差1~2天。
(三)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 、立夏、夏至、立秋 、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 、大暑、处暑、小寒 、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 、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 、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春分 、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 、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 ,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 、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 、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 ,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
“立 ”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 ,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 、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 ”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 ,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 、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 ,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 ,太阳直射南纬23 。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 ”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 ,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 、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 ,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清明天气晴朗明洁 ,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 ,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的意思 。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 。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 。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 ,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 。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 。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
(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 ,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 ,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 。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 。读背节气歌
1 、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 ,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 ,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粒米的历程
节气养生谷雨节气养生
谷雨,取“雨生百谷”之意,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之后天气加快回暖,雨水增多,春发作物长势喜人。在谷雨节气,民间有喝谷雨茶、赏牡丹 、吃香椿等风俗习惯。
中医认为,春季与肝对应,宜保持肝气畅达 。而谷雨期间,降雨增多,湿气大,要注意祛湿健脾。
宣补养肝:暮春时节,花草树木随风轻摇,舒展生长。人们可以站在高处远望,向他人倾诉心中的不良情绪,或郊游时大声呼喊、唱歌,把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来,舒展肝气 。心中若有不快还可以按摩十宣穴(手指尖端,左右共10个)来舒缓。
祛湿健脾:薏米是清除体内湿热的好药材。平时煮粥做饭时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红豆做成经典食疗方——红豆薏米粥 。需要提醒的是,孕妇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 、党参等煲肉汤喝(参考资料:《生命时报》)。
文案:夏迪王小力
插画:袁伶李田甜
关于酒和二十四节气海报的名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清明字体设计含义银河视务所_四月刊
编者按
万物洁显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齐
故名也
清明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
时节生气旺盛
万物吐故纳新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精神思想不断丰富,赋予了清明更加深刻的内涵,表现出来的是人们的祭祖活动。时至今日,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动画短片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清明吧 。
视频来源:bilibili
清明时节
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 ”
这是旅者眼中的清明
那么,在平面设计师的眼中的满阶杨柳绿丝烟是什么样子呢?本期就给大家分享一组关于清明的创意设计海报。
清明创意海报欣赏
曹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师
设计解读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 。
邓帷
湖南/品牌设计师/插画师/岳阳正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创意总监/CDS中国设计师沙龙专业会员/畲设计联盟会员
设计解读伴随花开花落,时序也在不断地推进。24节气是大自然的节律,它与民俗的结合衍生了大量的岁时节令文化。《玩转24节气》设计将节气花卉和节令游戏巧妙的结合 。花卉变化,外在表现是时间和气候的更迭,内在祝福是花语中蕴含的美好寓意。游戏尽兴,突出中华民族遵道而行、会心不远的天人合一理念,也是丰富 、趣味的娱乐生活体现。是东方美学的呈现,是美好生活的印刻 。雨细清明,日长飞絮轻,杜鹃艳夭然,纸鸢乘飞,星辰大海中。
刚强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平面设计师/高校教师/研究生导师
设计解读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令,是万物复苏的时节,田野上空气清新,花草开始舒展,青青绿绿杨柳枝,点点滴滴雨打人。清明期间,人们踏青、祭奠先人。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春回大地,生机盎然 。
蒋骑旭
品牌总监/百万人气设计师
设计解读万物生气旺盛、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李航
北京/视觉设计师
设计解读“清明三候虹始见”。雨露滋润万物,天朗气清,时光明朗 。海报以云和雨露为要素展开设计,结合彩虹绚丽的色彩,以此点明主题。
罗荣彪
品牌设计师/广州方子创意/创意总监/字魔营成员
设计解读以燕子 、柳树、农务、毛毛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构成“清明”汉字的形态,表达了清明季节开始了。
刘贲
陕西/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设计解读时在中春,阳和方起,万物生长,天空澄蓝,紫霞海曙,梅柳拂春 。以湖蓝和紫霞色的融合渐变,阐释出乍疏雨 、洗清明,望青冥的丽春气象。
刘昕
上海/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安盛股份品牌顾问/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CEIDA)会员/中国包装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解读一年好景在清明 ”,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北方点瓜种豆、南方插秧栽苗,人们在暮春季节,播下一年的希望,本次设计使用有水墨图形形态语言,加入中国诗词的元素结构,并用现代设计语言表达清明这一美好节气。
王颖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设计解读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进入清明第二候,麦花开放,“轻化细细”、“万顷雪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肖靖
设计师/美术编辑
设计解读清明即天清气明 。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开始春耕春种的时候了。很多地方就有“清明耕一半,谷雨种一半 ”的农谚。
徐伟
浙江/JAGDA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CEIDA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设计解读通过古代农家生活、耕作农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碰撞新时代文明进步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对话。
徐凯
上海/品牌设计师/上海行若策划创作总监/CEIDA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会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导
设计解读以水蓝嫩绿来定义清明时节的色彩基调,提取春播大忙 、追肥浇水的农事特点,配以汉字清明的两种表现形式,传达清明水润生机的景象 。
旭日纳
内蒙古/平面设计师
设计解读图中菊花表达思念,设计源于温庭筠的诗句,配合诗句的华丽辞藻,艳精致。
张云峰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设计解读如丝的雨季,寄放先祖情感的小憩,春节后亲人再次慰劳,小聚。春耕禾苗如整齐的士兵,昂首于美好生活 。
张俊萍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协会会员/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北大荒美术家协会理事/北大荒美术家协会特聘画家
设计解读清明时节倍思亲,思绪辗转梦牵魂,飞越千山归故里,清风春雨化做云。把对亲人的思念记在日记里,把对亲人的思念化做一缕清风,让鸟儿把写满对亲人思念的花瓣捎去亲人的身边
周彬
湖南/平面设计爱好者/文创研究者/民艺爱好者/策展人
设计解读湖南人称扫墓为“挂山”,画面通过元素冲突,体现人们在清明期间通过插柳、除草、扫墓 、酿酒等习俗,追念先祖的场景
陈杰
池州学院
设计解读古有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巧妙精准的点出清明的天气特点与氛围 。我希望可以通过视觉表现出这句诗词,使人们可以对清明有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从画面中更直观的感受清明。
清明作为传统的春祭节气,烧纸祭祖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可以通过视觉的方式去表现清明,让大家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清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实验的方式将清明的气氛与仪式糅合在一起。
陈帅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设计解读清明节,最重要的风俗是扫墓祭祀,然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埋藏着无数枯骨 。抗战时期至今,无数的先烈们尸骨无寻,得不到亲人和世人的祭奠。
海报运用简单的图形,将尸骨化青山,表现清明氛围和习俗,提醒人们在清明这天为亲人扫墓祭祀的同时能想起那些无人祭奠的先烈,不忘历史。
陈国强
青岛农业大学视觉传达学生/青岛FM设计师联盟学生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插画师/字魔营成员
设计解读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加,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一谚语。故清明插青苗于麦地。所以在农耕文化当中,播种庄稼的时间节点故为重要民俗。运用秧苗组成的播种农夫图展现清明文化,制作海报 。
郭耀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作品巧妙地通过图形组合为清明两个字,伴随飘落的花瓣,传达出清明节草木萌动的意境。
韩宝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五个节气,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春雨连绵 。将伞通过抽象化的处理手法表现出来,作为主体图形。整幅画面表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氛围感。
韩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岁时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春雨贵如油,而且清明时节总是会有春雨降临 。本作品中描绘了四月春雨景,画面中将雨水拍打的波澜、油纸伞、山谷 、村庄融为一体,使得整个海报静谧下来。清明即是节气也是节日,画面整体色彩采用蓝白两色,更显庄重、静穆的节日氛围。
胡衍谨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
李维娜
安阳学院
设计解读以“清明节”三个字做特异构成的设计,黑白灰的色调表达祭奠的主题。简洁的图形化语言,表达清明节的主题。
以“香”来表达清明节祭祀的这一主题,画面色彩柔和统一,多用纯度较低的灰色,给人严肃沉稳之感,图形简洁明了,字体的设计表现了烟气上升的感觉。
刘样
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清明又称踏青节,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 、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节,整体比较欢快的春天开满花草的一个场面,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 、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高饱和度的绿黄粉色是对这个主题的阐释 。
乔鲲鹏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
设计解读整体色调用深绿色为底色,元素采用绿色渐变色块融入线性元素将“清明 ”两个字体融入中国山图形表示出清明,表现出人们在清明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田雨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说明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节气里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良机;节日里的清明,是民间寄存情感的传统日子。画面对清明时节的农业活动和民俗活动进行了提取表达,田鼠逐渐消失,农耕正旺,白桐花盛开,柳枝发芽,雨后得见彩虹,采用构成的手法进行构图,整体色调采用带有春意的绿色 、粉色 。
汤俊鑫
台州学院
设计解读我记忆里一直有句清明节的歇后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我这里将清明可以播种的黄瓜作为主体和这个时节可以收获的豌豆作为元素,配以一些常见的歇后语作为陪衬,参考酸性海报的做法做了这张海报。
王芳芳
安阳学院
设计解读二十四节气运用杜牧的诗进行视觉化呈现,通过文字表现与图形结合的手法,展现清明节的节日质感,杏花、雨、行人等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节选用清明进行表现,把日月雨抽象成图形进行画面呈现。
王敬豪
黄河科技学院
设计解读清明时节,小雨淅沥,烧香祭祖 、扫墓祭祀、缅怀祖先。香柱燃烧所产生的的烟雾团团缭绕,逐渐上升,形成紫烟 。画面整体营造出一幅中式语境下,生气旺盛、吐故纳新的意境。
王潇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五,清明时节春风润,团子清香话家常。除了扫墓 、踏青,清明时节吃青团一直延续至今 。海报以青团为主视觉物,点明主题。周边点缀代表清明节气的元素,远山和细雨,烘托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氛围。背景使用清明二字的变形体,用紫色与青团的颜色作为呼应,强调踏青郊游,万物吐故纳新的境象。
王杰睿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设计解读清明在24节气中扮演着重要位置,万物皆生,别离了冬天的萧瑟 。人们施肥,除草,也去游乐去荡秋千。
吴梦蝶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设计解读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作品用图形方式,以及绿色的色调表达了清明节人们的活动以及春意盎然的景象,清明时节雨纷纷,作品中包含了雨天,风筝,花草树木,小鸟,秋千,河流等元素,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
姚艾君
天津工业大学
设计解读清明时节,举香祭祖,轻烟袅袅,香气盈盈。
薛杜金子
济南大学学生字魔营成员
设计解读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稍多,柳树发芽,桃花梅花便开了。“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 。
俞文杰
西安美术学院
设计解读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于桐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清明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 、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作品以翠色为灵感,以“清明”文字为主题,创作了文字图形化的建模设计;形象符号与抽象质感结合,唤起对自然的热情与盼望、生机与活力 、也希望疫情终将退散、共盼春来。
赵子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清明时节,气温回升,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画面以图标的形式去表达清明时节的物候变化,提取了杜鹃花和田鼠的动植物元素,春风化雨润天露,杜鹃花开映山红,杜鹃花在清明时节盛放,喜阴的田鼠渐渐回到地下 。画面色调用了红色和蓝绿色,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
钟靖雯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设计解读通过建模软件,尝试制作了“清明”字体的渐变清透的质感,并且点缀了透明的雨滴图案,试图做出不一样的视觉碰撞感。整体的海报以蓝绿色为主色调,渲染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氛围。
延伸空间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是指古时徽州人习惯在家中木桌东边摆放瓶,象征丈夫,西边摆放镜,象征妻子,这便是琴瑟和鸣般的传统摆设 。而在《清明雨上》中,他痛失爱人,还是坚持以往常“东瓶西镜”的方式摆放家居,以此慰藉自己,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切跟从前一样,都会好的。清明时节,他看着爱人曾用过的青梳与胭脂,如今安静地沉睡在角落,似乎又想起她一边梳妆一边说笑的样子,那一颦一笑仿佛就在眼前,却早已远走天边。他的泪水霎时夺眶而出,这便是“恨不能遗忘”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许嵩的动画MV《清明雨上》吧。
视频来源:bilibili
结束语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风吹来潇潇细雨和远方的思念
捎去杏花垂柳与真挚的关切
万物美好
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清明时节
本期春分专题创作团队
《清明·二十四节气创意计划》
供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统筹:张培源
版权声明:本期海报设计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不得转载商用。文中部分视频来源于网络,仅为传递信息之用,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银河视务所
主办:新华网客户端银河视务所工作室
学术总顾问:潘鲁生、曹文轩 、尹鸿
首席学术顾问:谢春风、李晨、郭道荣 、杨忠
策划编辑:银河视务所工作室策划编辑中心
编辑支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
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
编委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驰、王伟、王亦飞 、邓强、艾胜英、叶雄 、叶佑天、冯戈、刘虹 、吴冠英、李剑平、杨大禹、余春娜 、张迅、张娟、张祺 、张金兴、张培源、张歌明 、阿梗、陈敏、周舟
大家好!我是小白,一粒白色的大米,你叫我“小白 ”就好了 。
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是否每天都在吃米饭?煮熟的米饭晶莹剔透,清香松软,但是你知道米饭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吗?我就是盘中餐的一粒米,请你跟我去云南走一走,看看我是怎么成为你的盘中餐的?
我的老家在云南的大山里 ,那里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梯田 。雨水时节冬去春来,气温回升,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那里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
乡亲们用水牛拉着木犁把深层的土壤翻出来,再用梳子似的耙来回梳理土壤,然后把泥土表面抚得平平整整 ,为撒播稻种做准备。
惊蛰时节,春雷始鸣,雨水渐多 。乡亲们在准备秧田的同时 ,也要准备育秧的稻种。大人们用筛子筛掉夹杂在稻谷中的秕谷 、稻草和其他重量较轻的杂物。再把种子倒入容器,加入温水,捞出浮在水面上的虫蛀或不饱满的种子。继续将选出来的种子加温水浸泡一夜 。
第二天,再用温水淘洗后滤干 ,把温热的谷种装入垫好稻草的竹筐内。再用草包裹装着谷种的袋子,用石头压实。稻草可以有效保持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 。切记每天用温水浇洒一次,使谷种保持在35℃左右的温度。多余的水分漏出竹筐 ,确保种子能够呼吸,不然的话,种子会憋死在竹筐里面。种子在温暖的竹筐里渐渐吸水 ,过三四天就发出小小的根和芽,这时便可以将他们撒播到秧田里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云南的清明天朗气清 ,万物生长 。稻种被撒到秧田后二十天左右就会长出三片叶子,叶片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壮大。这是幼苗期,秧苗容易受到伤害 ,人们常常疏导秧田里的积水。
立夏时节,新暑初回,万物生长 。等秧苗长到四五片叶子,就到了秧苗的成苗期 ,要将它们从秧田里拔出来,移到稻田中。人们一边后退,一边插秧 ,要保持同样的间距和深度。只有稻田里的秧苗获得充分的空间和阳光,才能继续顺利生长 。
小满时节,我的分蘖期和拔节期就开始了 ,这个时期比较漫长,要经历芒种、夏至和小暑三个节气。这期间我要经过多次分蘖,才开始拔节 ,茎秆的顶部里也开始孕育稻穗。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我也不再继续长个 ,我要开花了!水稻一开花,雄蕊上的花药破裂,把花粉散落在雌蕊上,这样就完成了授粉 ,开始孕育种子。
立秋时节,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稻穗也完成了开花授粉 ,稻壳关闭,种子逐渐长成。结果子可不是那么一蹴而就的事儿,我要经过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才能形成稻谷的最终状态。这时候的我,黄灿灿,沉甸甸 ,惹得麻雀来亲脸!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时节也是收获的时节 。人们拿着镰刀割稻子 ,带着木桶来脱粒,再有布袋来分装,稻草立在田埂上。看着沉甸甸的稻穗,人们喜笑颜开 ,忙碌不停。
寒露时节,阳光灿烂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把稻谷铺在房屋周围的平地上晾晒 ,不时地用谷耙翻动,好让每一粒稻谷都能晒到太阳 。
霜降时节,冬之始也。人们先用水碾来碾米 ,再用风谷车把稻壳和米糠吹走,被分离出来,白花花的就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
这就是我“小白”一粒大米的历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朋友们 ,请你不要嫌弃我,颗粒归你仓噢!
后记:本文改编自于虹呈著绘,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盘中餐》。一翻开这本绘本,就被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感染 ,逼真到不敢相信是画的。那层层的梯田,那绿的发亮的秧苗,那熟悉的身影 ,那似曾相识的农具,让我一遍又一遍读,不忍离去……
本文来自作者[海蓝]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275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海蓝”!
希望本篇文章《幼儿园节气小暑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节气小暑教案(精选5篇),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