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农村 ,修坟立碑有很多讲究 。新坟不能马上立碑,故去的亲人要在三年后才能立碑。另外,大多数人讲究双亲都亡故才能立碑 ,但是,也有父母一方健在立碑的。各地风俗不同,丧葬文化呈现肯定也不同 。现就家乡修坟立碑的一些风俗和讲究分享给大家。
一、是不是双亲都亡才能立碑?
1 、父母都不在了,且要后走的那位三年后才能立碑
严格的说 ,立碑时应该是父母都不在了才可以立碑。无论父母哪个走在后边,最低也要等三周年才能立碑,因为古代认为这三年内为守孝期 ,所以祖坟是不能动土的,并且三年内连清明节也不能给坟墓添土。
为什么要等三年才能添土、修坟、立碑?因为老人们认为在三年守孝期内的坟地,算是新坟 ,动新坟墓有添新坟的意思,这也是人们非常忌讳的事情 。
2 、父母一方走后三年,另一方还健在的
此时 ,如果父母立合葬碑,可以采用只写一方名字,另一方名字不写的方式是最好的。毕竟后者还活着 ,刻在上面总觉得不吉利,可以留下位置,等以后补上。但是如果希望墓碑显得完整,预先把双方的名字都刻在墓碑上的也有 ,只不过活着的一方的名字一定要用红字描红,如果有办法的话要将活着一方的名字盖住 。
其实,立碑在古代也是有钱的人家 ,普通百姓立碑的很少。就连现代人,我老家农村老百姓立碑的也不多见,主要的是因为立碑的讲究和禁忌太多 ,墓碑相当于阳宅的大门。如果墓碑弄不好触犯了先灵,对后世会带来恶劣的影响,干脆 ,还不如不立呢!
二、立碑有什么讲究?
1、立碑的时间
立碑的时间可以是老人去世的祭日,也可以是传统的清明节和十月一 。老辈子规定,一年当中清明节前后在坟墓上添土、立碑 、栽树等一切阴宅事宜百无禁忌,所以 ,为了诸事顺利,人们把一切阴宅事宜都集中在清明节来办。需要注意的是闰月年不但不能竖碑,而且上坟的时候,还不能动土。
2、墓碑的方位
立碑要和点穴方位一致 ,人们都知道如果立碑的方向和坟地穴位的方向不一致,有可能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穴位的立向是阴宅最关键的环节 ,不能小视 。
3、墓碑的碑文
先写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 、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在写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 。最后写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4、墓碑的字体和颜色
字体不宜是行书 、草书,最好是庄重的魏碑体、隶书、楷书。碑刻要一定是阴刻 ,即凹刻,不可是凸刻 。同时,墓碑的颜色也要根据先人的禁忌来选择 ,如果没有什么禁忌,可选黑色或者白色,字体颜色多为金色。
5 、墓碑的大小形状
不宜过高过矮,一般低不过腹高不过颈 ,并非越高大越好。高大的碑立在穴前,对坟形成逼压之势,对子孙后人运势前程不利 。墓碑形状 ,要长方形,要有规有矩,不要太窄太宽 ,适当就好。太矮则预示后代出矮胖之人。
6、坟墓和墓碑的距离
墓碑不要紧临坟头,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墓碑和坟墓之间应该留有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被称为“玄关” 。因为这样才能使“生气”的正常流通。一般距离在0.3米到2米之间就可以了,太远太近 ,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除此以外,立碑该怎样祭奠,有什么人参加等等也是有讲究的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
综上所诉:立碑体现了后人对故人的思念、缅怀!也是孝心的一种体现。其实,现在农村老百姓立碑的人还是少数。但是,立碑却是中华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 。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礼节和礼仪。需要我们正确的分析和传承。
本文来自作者[贸明璨]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274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贸明璨”!
希望本篇文章《修坟立碑的禁忌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在河北农村,修坟立碑有很多讲究。新坟不能马上立碑,故去的亲人要在三年后才能立碑。另外,大多数人讲究双亲都亡故才能立碑,但是,也有父母一方健在立碑的。各地风俗不同,丧葬文化呈现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