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去雕饰的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纯洁 ,毫无雕琢装饰。芙蓉是一种水生植物,形态优美,花朵如锦,清丽脱俗 。它在自然界中生长 ,没有任何人为的修饰,却能散发出自然的美丽和气息。这就像是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件天然的艺术品,不需要人为的雕饰或加工 ,却能够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美好体验。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出自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这是李白集中最长的一首诗。此诗作于李白从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滞留江夏时,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赞美了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 ,反对装饰雕琢 。
后来,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美貌或品质高尚,更注重内在美和素质 ,而不是只注重外表的修饰和装饰。就像清水芙蓉一般的美丽素雅,不需要雕琢加工就能表现出它的本真和美丽,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追求的品质和态度。
李白的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 ,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 ,众多诗句已成经典。后人常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李白的作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思
字面直译为: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
深层含义为:清洁的水中才会生长出无暇的芙蓉 ,天然的事物胜过经过雕琢掩饰的事物,说明自然才是最美的,真正的美是没有太多修饰的。后来引申为形容文学作品自然清新 ,毫无雕饰做作。
这句话出自唐代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的诗句,原句为: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译文: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堪与江淹鲍照的文笔媲美 。宛如出清水的芙蓉 ,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逸兴满溢平素的襟怀,无时不想到你的招寻约请。朱门拥立虎士,兵戟罗列森森 。
扩展资料: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 ,李白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 ,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 。
此诗流传最广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此处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 ,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 。赞美了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 ,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反对装饰雕琢。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 ,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反对装饰雕琢。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 ,是李白集中最长的一首诗。此诗作于李白从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滞留江夏时,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 。其中“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两句流传甚广,可看成李白诗风的写照。
诗人介绍:
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 ,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 ,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文来自作者[初霜]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262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初霜”!
希望本篇文章《出水清芙蓉,天然去雕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天然去雕饰的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纯洁,毫无雕琢装饰。芙蓉是一种水生植物,形态优美,花朵如锦,清丽脱俗。它在自然界中生长,没有任何人为的修饰,却能散发出自然的美丽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