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16强国篇诗解1礼义而王道德之威
题文诗:
彼强国者,国之剖型.然不教诲,不调一心,
入不可守,出不可战.教诲调一,兵劲城固.
国有砥砺,礼义节奏.人命在天,国命在礼.
人君隆礼,尊贤而王;注重法治,爱民而霸;
好利诈危,权谋覆亡.国威 有三:道德暴察,
狂妄之威.礼义则修,分义则明,举措则时,
爱利形见,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
亲如父母,畏如神明,非赏民劝,非罚威行,
夫是之谓,道德之威;礼乐不修,分义不明,
举错不时,爱利不形,禁暴也察,诛不服审,
刑罚重信,诛杀猛必,黭然雷击,如墙压之,
如是百姓,劫则致畏,嬴则傲上,执拘则聚,
得间则散,敌中则夺,劫以形势,振以诛杀,
以有其下,夫是之谓,暴察之威;无爱人心,
无利人事,日乱人道,百姓讙嗷,执缚刑灼,
不和人心,比周贲溃,以离上矣,倾覆灭亡,
可立而待,狂妄之威.道德之威,成乎安强;
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
原文
刑范正<1> ,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4>。然而不剥脱,不砥厉<5> ,则不可以断绳 。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6> ,忽然耳。彼国者,亦强国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诲,不调一 ,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 ,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彼国者,亦有砥厉 ,礼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 。
〔注释〕 <1>刑:通“型 ”。 范:铸造器物的模子。 <2>工冶:铸造金属器物的工匠 。 <3>齐[jì 音剂]:“剂”之古字,调配 ,配方。火齐得:古代冶炼青铜器,讲究火候与配料。《周礼·考工记》:“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 ,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 。然后可铸也。”“金有六齐:六分其金(指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 、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 <4>莫邪[yé 音爷]:春秋时利剑名。 已:成。 <5>厉:通“砺 ”,磨刀石 ,作动词表示磨。 <6>劙[lí 音离]:割 。盘、盂:都是铜器,古代常用来试验剑的利钝。刎:割断。 <7>婴:通“撄”,触犯 。 <8>节奏:见第十篇注<8>。
〔译文〕
模子平正 ,铜、锡的质量好,冶炼工人技艺高明,火候和配料得当 ,那么打开模子而莫邪宝剑就铸成了。但是如果不除去它表面的硬皮,不磨砺它,就不能用它来斩断绳子;除去了它的硬皮 ,磨砺它,那么用它切割铜器、宰杀牛马就很轻快了 。那国家,也是强国“刚出模时的毛坯”。但如果不进行教育 ,不使人民协调一致,那么在国内就不能依靠他们来守卫,到国外就不能用他们去作战;如果教育他们,使他们协调一致 ,那就会兵力强劲 、城防牢固,敌国不敢来冒犯。国家也有“磨刀石 ”,礼义法度就是这种“磨刀石” 。所以人的命运取决于上天 ,国家的命运取决于礼义。作为君主,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 ,就能称霸诸侯;喜欢财利 、多搞欺诈,就会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就会灭亡。
原文
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 ,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 。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礼义则修 ,分义则明,举错则时<1>,爱利则形。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 ,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 ,夫是之谓道德之威 。礼乐则不修,分义则不明,举错则不时 ,爱利则不形。然而其禁暴也察,其诛不服也审,其刑罚重而信 ,其诛杀猛而必,黭然而雷击之<2>,如墙厌之<3>。如是百姓劫则致畏 ,嬴则敖上<4>,执拘则聚<5>,得间则散<6>,敌中则夺<7> ,非劫之以形势<8>,非振之以诛杀<9>,则无以有其下 ,夫是之谓暴察之威 。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日为乱人之道 ,百姓讙敖<10>,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 ,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11>,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夫是之谓狂妄之威。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 。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
〔注释〕 <1>举错:通“举措” ,采取措施。 则:表示对待关系的连词 。 <2>黭[yǎn 音眼]:通“奄 ”。而:通“如”。 <3>厌[yà 音压]:同“压” 。 <4>嬴:通“赢 ”,盈余,宽松。 敖:通“傲”。 <5>执拘:拘捕 ,指强行集中。 聚:《集解》作“最”,是“冣 ”字之误,今据《韩诗外传》卷六第二十六章改 。 <6>间[jiàn 音见]:间隙 ,空子,时机。 <7>中[zhōng 音仲]:击。 <8>势:原作“埶” 。 形势:权势地位。参见第十八篇注<5>。 <9>振:通“震”,恐惧 。这里用作使动词。 <10>讙[huān 音欢]:喧哗。 敖:通“嗷” ,众声嘈杂 。 <11>比周:结伙。贲:通“奔 ”。
〔译文〕
威严有三种:有道德的威严,有严酷督察的威严,有放肆妄为的威严 。这三种威严 ,是不可不仔细考察的。礼制音乐完善,名分道义明确,采取措施切合时宜,爱护人民 、造福人民能具体体现出来。像这样 ,百姓就会像对待上帝那样尊重他,像对待上天那样景仰他,像对待父母那样亲近他 ,像对待神灵那样敬畏他。所以奖赏不用而民众就能卖力,刑罚不用而威力就能扩展 。这就叫做道德的威严。礼制音乐不完善,名分道义不明确 ,采取措施不合时宜,爱护人民、造福人民不能落实,但是他禁止暴乱很明察 ,他惩处不服的人很审慎,他施行刑罚从重而守信用,他处决犯人严厉而坚决 ,突然地就像雷电闪击他们一样,就像墙壁倒塌压死他们一样。像这样,百姓一受到胁迫就会产生畏惧,一放松就会傲视君主 ,强行集中就聚在一起,一得到机会就四散逃跑,敌人一进攻就会被敌人争取过去 ,君主如果不是用权势地位去胁迫他们,不是用惩罚杀戮去震慑他们,那就无法控制臣民 。这就叫做严酷督察的威严。没有爱护人民的心肠 ,不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而天天搞那些扰乱人民的歪门邪道,百姓如果怨声沸腾 ,就跟着逮捕他们,对他们用刑烧灼,而不去调解民心。像这样 ,臣民就会结伙逃散而离开君主了,垮台灭亡,就可以立刻等到 。这就叫做放肆妄为的威严。这三种威严,是不可不仔细考察的。道德的威严终结于安定强盛 ,严酷督察的威严终结于危险衰弱,放肆妄为的威严终结于灭亡 。
模子平正,铜,锡的质量好,冶炼工人技艺高明,火候和配料得当,那
么打开模子而莫邪宝剑就铸成了.但是如果不除去它表面的硬皮,不磨砺它,
就不能用它来斩断绳子;除去了它的硬皮,磨砺它,那么用它切割铜器,宰
杀牛马就很轻快了.那国家,也是强国"刚出模时的毛坯".但如果不进行
教育,不使人民协调一致,那么在国内就不能依靠他们来守卫,到国外就不
能用他们去作战;如果教育他们,使他们协调一致,那就会兵力强劲,城防
牢固,敌国不敢来冒犯.国家也有"磨刀石",礼义法度就是这种"磨刀石".
所以人的命运取决于上天,国家的命运取决于礼义.作为君主,推崇礼义,
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喜欢财利,
多搞欺诈,就会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就会灭亡.
本文来自作者[尔蓝]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258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尔蓝”!
希望本篇文章《《荀子》卷16强国篇诗解1礼义而王道德之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荀子》卷16强国篇诗解1礼义而王道德之威 题文诗: 彼强国者,国之剖型.然不教诲,不调一心, 入不可守,出不可战.教诲调一,兵劲城固. 国有砥砺,礼义节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