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900年曾提出了“教学合一”的教学理论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 、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 。杜威思想代表了资产阶级初期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和现在我们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有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 ,师从杜威、孟禄 、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回国后积极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于1926年创立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 ”理论中的“做”,指的是生活社会实践 ,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而“HIBL做中学”是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项目(Inquiry based science education),这里的“做 ”,指的是基于动脑 、动手的科学探究 ,强调在动手做学习中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科学概念和认知模型。
第一,“做中学”项目引进了什么样的新理念?作为探究式科学教育,“做中学”强调幼儿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像科学家做科学研究一样,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 程。在教育目标上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内容上指出教师应该围绕核心科学概念开展教 学 。 第二,“做中学 ”项目在中国是怎样实施的?“做中学”项目引进中国后,首先以试点的形式在四个城市开展实验,而后推广至更多地区。通过翻译介绍国外的相关 研究成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中心,项目组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相关的理论指导和政府部门及基金会的协助下,“做中学”项目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教 师培训体系,并根据中国教育实际和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了科学教育内容标准并据此开发了系列教学资源 。 第三,“做中学”项目对当代中国幼儿科学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首先,“做中学 ”项目在中国的实践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改变了幼儿科学 教育的理念。其次,参与“做中学”项目的老师在思维方式、教学理念方面得到改变,思维更加严谨科学,在教学中能够考虑幼儿的长远发展。再次,幼儿参加“做 中学”后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方面都产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最后,是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核心科学概念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探 究式科学教育的精髓,做幼儿科学探究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 第四,“做中学 ”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做中学”项目对幼儿科学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许多阻碍。首先,缺乏合格的师资和持续 性的教师培训,制约了“做中学”项目的长期有效发展。其次,“做中学 ”需要教师自己开发教材并制作教具的特点,增加了老师备课和上课的负担 。再次,科学工 作者参与幼儿科学教育作为“做中学”项目的重要特点,在中国遇到了比较大的障碍,没有制度化的合作和流畅的沟通渠道作为保障,很多合作项目最终都流于形式 甚至被取消。 最后,基于“做中学”项目的经验教训,文章提出了其对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本土化的启示。首先,在政治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应该面向世界,积极了解教育 领域的国际动向,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其次,要理性认识本国的教育文化传统,既不过分的赞扬,也不一味的批判。再次,面对国际教育文化与本土文化
本文来自作者[疏一哲]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231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疏一哲”!
希望本篇文章《做中学的“做中学”与杜威、陶行知“在做中学”区别》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900年曾提出了“教学合一”的教学理论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