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 ,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 ,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含有典故的歇后语大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典故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该书第四十六回写道:在赤壁之战中,为了帮助周瑜早日打败大兵压境的曹操八十万大军 ,周瑜的部下黄盖自告奋勇,使用了?苦肉计?,骗过了曹操派来的奸细蒋干 ,并诱使曹操上当 。最后使用诈降之计火烧曹营,打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刘备在新野时 ,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所写 ,他在没去曹营的时候已经让刘备去请诸葛亮,而且已经请到 。曹操南下攻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 ,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 ,庶于其母走散,其母为操所获,逼庶投操 ,庶无奈,为其母,奔了曹操,当阳长坂坡的时候 ,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为什么没有挂,原因是徐庶出了很大的力 ,当时曹操看赵云如此厉害,就想生擒赵云,但是杀了很久没擒到 ,谋士就说用弓箭射杀,徐庶说:丞相如果能生擒此人,庶定能将他说服 ,归丞相所用,曹操当时下了一令箭: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所以赵云和阿斗才能冲出长坂坡 ,要不是徐庶,10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这是他给曹操出的第一策 。第二:赤壁鏊兵之时,庞统献连环计,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 ,说:黄盖用苦肉计,XX下诈降书,你有用连环计 ,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反正曹营要烧了,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 ,你在军中散布流言,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于是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 、韩遂 ,逃过赤壁大火 。好像终生就给曹操出这两个计策,后来演绎里面就没在写到他了。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典故孙权想要回借给刘备的荆州,周瑜为孙权献计 ,以娶亲为名将刘备诱到东吴。但是诸葛亮早有安排,使刘备娶到了孙权的妹妹,并打败了周瑜的水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典故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 ,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 ,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 ,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 。他不断铲除异己 ,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 ,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也 。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 ,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 ,应该慎重考虑 。"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后来 ,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典故周瑜病死后 ,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庞统没有交出鲁肃及诸葛亮的荐举信,以致刘备大材小用 ,误任他为耒阳县令。庞统不悦,他到了任上,"不理政事 ,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刘备得知 ,特派张飞去荆南诸县巡视 。庞统衣冠不整,扶酒而至。张飞见状大怒,"汝焉敢尽废县事?"庞统佯笑曰:"百里小县 ,些小公事,何难断决?"当着张飞的面处理积压的公文,曲直分明 ,并无分毫差错。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了毕 。张飞回去细说庞统之才,刘备顿悟,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
本文来自作者[雪蓝]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2132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雪蓝”!
希望本篇文章《历史典故的歇后语及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