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的结构:树叶叶片包括表皮,叶肉 ,叶脉 。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一般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
叶肉是叶片最发达、最重要的组织,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 ,在有背腹之分的两面叶中 、叶肉组织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由维管束和机械如族组织组成 。
叶是由茎尖生长锥后方的叶原基发育而来。叶的各部分在芽开放以前早已形成。叶通过叶柄与茎相连,叶柄的构造和茎的构造很相似,但叶片是一个较薄的扁平体 ,在构造上与茎有显著不同之处 。通常植物的叶子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个部分组成,并且每个部分又可以再细分。各部分同时在执行着自己的功能,以保证植物体的正常生存。
一般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可分为表皮 、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
(1)表皮:包被着整个叶片的表面 ,在叶片上面(腹面)的表皮称上表皮,在叶片下面(背面)的表皮称下表皮,表皮通常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生活细胞组成,也有由多层细胞构成的 ,称复表皮,如夹竹桃和海桐叶片的表皮由2~3层细胞组成;印度橡胶树叶片的表皮具有3~4层细胞。
叶片的表皮细胞中一般不具叶绿体。双子叶植物叶的顶面观表皮细胞一般呈不规则形,侧壁(垂周壁或径向壁)多呈波浪状 ,彼此互相嵌合,紧密相连,除气孔外无间隙;横切面观表皮细胞近方形或长方形 ,外壁常较厚,角质化并具角质层,有的还具有蜡被、毛茸等附属物。大多数种类上、下表皮都具有气孔分布 ,但一般下表皮的气孔较上表皮为多,气孔的数目 、形状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
(2)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由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肉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
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紧密,其细胞的长轴与上表皮垂直 ,形如栅栏 。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光合作用效能较强。栅栏组织在叶片内通常排成一层,也有排列成2层或2层以上的 ,如冬青叶、枇杷叶。各种植物叶肉的栅栏组织排列的层数不一样,有时可作为叶类药材鉴别的特征 。
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与下表皮相接 ,由一些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壁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如海绵状 ,细胞中所含的叶绿体一般较栅栏组织为少,所以叶下面的颜色常较浅。
叶片的内部构造中.栅栏组织紧接上表皮下方,而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 ,这种叶称两面叶。有些植物的叶在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栅栏组织,称等面叶,如番泻叶 、桉叶等;有的植物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亦称等面叶 ,如禾本科植物的叶 。在叶肉组织中有的植物含有油室,如桉叶、橘叶等;有的植物含有草酸钙簇晶、方晶、砂晶等,如桑叶 、枇杷叶等;有的还含有石细胞 ,如茶叶。
叶肉组织在上下表皮的气孔内侧形成一较大的腔隙,称孔下室(气室)。这些腔隙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胞间隙相通,有利于内外气体的交换 。
(3)叶脉:主要为叶片中的维管束 ,主脉和各级侧脉的构造不完全相同。主脉和较大侧脉是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维管柬的构造和茎的维管束大致相同,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木质部位于向茎面 ,由导管、管胞组成。韧皮部位于背茎面,由筛管、伴胞组成 。
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常具形成层,但分生能力较弱 ,活动时间较短.只产生少量的次生组织。在维管柬的上下方常有厚壁或厚角组织包围,这些机械组织在叶的背面较为发达,因此主脉和大的侧脉在叶片背面常成显著的突起。侧脉越分越细,构成也越趋简化 ,最初消失的是形成层和机械组织,其次是韧皮部组成分子,木质部的构造也逐渐简单 ,组成它们的分子数目也减少 。到了叶脉的末端,木质部中只留下1~2个短的螺纹管胞,韧皮部中则只有短而狭的筛胞分子和增大的伴胞。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许多植物的小叶脉内常有特化的细胞——具有向内生长的细胞壁 ,由于壁的向内生长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指状突起,因而大大增加了壁的内表面与质膜表面积,使质膜与原生质体的接触更为密切 ,此种细胞称为传递细胞 。传递细胞能够更有效地从叶肉组织输送光合作用产物到达筛管分子。
叶片主脉部位的上下表皮内方一般为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无叶肉组织。但有些植物在主脉的上方有一层或几层栅栏组织,与叶肉中的栅栏组织相连接 ,如番泻叶 、石楠叶等,是叶类药材的鉴别特征 。
本文来自作者[邻家芮安]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2094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邻家芮安”!
希望本篇文章《树叶的结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树叶的结构:树叶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一般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叶肉是叶片最发达、最重要的组织,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有背腹之分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