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汽车维修的工作过程中,普通维修人员会遇到一些无法排除的故障 ,他们往往对这些棘手的故障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就需要汽车维修行业中的翘楚――技术总监。那些普通维修人员无法排除的故障,通过技术总监的诊断就会迎刃而解 。而在汽车维修企业中 ,也会有很多从事维修接待或保险理赔工作的优秀员工,他们的业务能力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些汽车维修行业中的精英,本刊《成功之路》栏目将在每期介绍一位出色的业内人士 ,请他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大家共同分享宝贵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对初入汽车维修行业的人们有所启示。
由香港日银集团投资经营的北京日银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主要从事广汽本田系列车型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 ,是日本本田特许 、广汽本田授权的北京第2家、全国前20家开业的4S店 。开业至今,北京日银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已累计销售车辆1.6万余台,管理用户2万多名 ,维修车辆27万多台次。而我们今天的主角李世忠,正是这家优秀企业售后部的技术主管。
在汽车维修行业中顺利发展
1997年,只有17岁的李世忠初中毕业 。李世忠的亲戚告诉他 ,汽车维修是一门非常好的技术,要是认真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将来一定会有所发展。于是李世忠采纳了这个建议 ,通过亲戚的介绍进入到北京的一家二类维修企业工作。这家维修企业的技术厂长,成为了李世忠汽车维修方面的启蒙老师和带着他工作的师傅。
刚开始,李世忠是从学徒工开始做起 ,主要从事汽车机电维修的辅助工作,工作的内容比较繁琐,各种事项较多 。当学了几个月以后,李世忠感觉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越来越浓。他暗下决心 ,要好好学习汽车维修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维修中有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向师傅们请教。正是在这个阶段 ,李世忠逐渐了解了汽车各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由于当时年龄比较小,工作起步阶段并没有考虑太多未来发展的事宜 ,只是想一门心思做好本职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技能不断地完善,李世忠也有了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想法。最终,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 ,李世忠通过技术积累和不断的努力,在1999年成为了“主修 ”,但这家维修企业已经无法满足李世忠不断提升的意愿 。
2000年 ,李世忠应聘到另外一家以检修马自达车型为主的维修企业工作,他主要从事汽车电工的工作。2004年3月1日,具备了一定汽车维修经验和技能的李世忠应聘到现在的工作单位――北京日银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李世忠来到这里时,主要负责机电维修的工作 。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摸索 ,他在2007年底成为店里的车间技术员,并于2010年成为了店里的技术主管。
只有努力 、细致地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在笔者采访期间曾听李世忠谈到 ,有一次工作休息时间去帮助朋友排除车辆故障,而他朋友提供的是与广汽本田专用故障诊断仪完全不同的实耐宝蓝点(Blue-Point)汽车诊断仪,这引起了李世忠极大的兴趣。在凭借基本使用方法帮助朋友排除故障的同时 ,还不断询问该款汽车诊断仪的具体创新功能和详细使用方法 。这体现出李世忠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极强的求知欲望。而通过李世忠所取得的进步,也足以展示出他不断努力的过程。
李世忠1998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取得了中级汽车维修工、中级汽车维修工(电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同年在北京汽车工业学校参加了帅星培训部组织的美日欧等车系高级轿车维修培训。1998~2000年期间 ,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学习,取得了汽车维修中专学历 。2006年,他在北京汽车工业学校取得了高级汽车维修工的职业资格证书。他在2007年参加了广汽本田第七届售后技术技能竞赛。2008年 ,他获得了广汽本田金牌技师(DT)的荣誉称号 。2009年,他在北京森华职教中心取得了高级汽车维修工(电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在2007~2010年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深造,并顺利取得了大专学历。李世忠在2010年代表北京日银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参加了广汽本田举办的第九届售后服务技术技能竞赛的团体技能赛 ,他与同事共同努力,取得了团体技能赛的华北陈北赛区冠军 。这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成绩,正是李世忠不断努力的真实写照。
而李世忠的细致 ,也在工作中不断体现。曾经有一辆广汽本田奥德赛发生过量漏电的故障现象,有时智能钥匙的遥控功能还失效 。可以锁车,但无法打开车门。在外省维修过多次 ,来到北京后也去过其他的4S店修理,但都没有修好。于是车主来到北京日银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当时正好由李世忠亲自负责 。在进行了仔细的故障排查后 ,李世忠发现有个插接器有细微的破损,之前的维修人员并没有发现。这种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又不易察觉的故障,如果不进行仔细地排查 ,会走很多弯路,造成检修时间不必要的延长甚至故障现象无法排除。
李世忠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工作,让自己和工作单位都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以后要将对店内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开展得更好,使维修人员不断提高维修水平 ,多培养一些技术人才,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
管理岗位崭露头角
李世忠现阶段平时每日主抓店内的技术工作,只是辅助参与管理工作。他平时每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维修后的车辆进行完工检验和试车 ,处理一些维修人员难以解决的疑难故障,通过一些典型故障案例对店内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辅导维修人员顺利通过广汽本田要求的快修人员认证(MT)。
但通过参与辅助管理之后 ,李世忠发现管理还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车辆发生故障,只要掌握相关部件的工作原理,就会有办法排除。但维修人员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每个人的想法不尽相同,要想管理好,十分不易。只有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 ,对车辆的各部件构造和工作原理十分熟悉,这样在技术层面对维修人员的管理就会得到很高的认同 。
对维修行业新人的建议
李世忠认为,刚从学校毕业初入汽车维修行业的新人,他们的优势是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 ,但他们的劣势是一线工作经验相对匮乏。有些中职毕业生来到店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不督促就不进行实践。高职毕业生相对来说自我约束能力还是不错的 ,但有些还是眼高手低,放不下姿态 。李世忠建议中、高职毕业生,既然投身汽车维修行业 ,就要踏实地把工作做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刚参加汽车维修行业工作的中 、高职毕业生 ,一定要认真参与入职时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在工作中遵循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在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真正富有的人穿着朴实无华;真正智慧的人沉稳低调;真正成功的人会以聪颖之心 ,平凡之姿处世 。
真正的善良不是对人的施舍,而是能做到时时以笑脸应对各种麻烦。善良也是一种策略。
曾国藩要求自己待人以致敬为主,但他并非只讲大道理,而是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他对伪善、投机取巧的人有一套办法 。
李世忠 ,原是太平军的一员将领,作战失败后投降清军。他投降后对清军并不忠心耿耿,常常带领自己的兵卒抢夺周边老百姓的财物 ,扰乱老百姓的生活。李世忠认为当初跟随太平军时生活异常清苦,现在投降清军当然应该享受一番,因此他对部下越发不加以约束 ,任其胡作非为 。李世忠的言行在湘军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李世忠最初在李鸿章部任职,后来转到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帐下。因为曾国藩对此人早有耳闻,所以去信一封告诉弟弟:“对待李世忠这种人方法有二种 ,一个方面,对他不要约束太死;另一个方面,他有战功时不与他争功 。
如果他偶然犯下错误 ,应以好处笼络他,不要举报他。对他宽松,是说在金银方面要慷慨大方,千万不要在金钱方面与他斤斤计较。这两个方法都是要对他宽松 。对他严格的地方也有两个 ,一个方面,对他有礼有节,来往不要密切 ,书信来往要简单,话不要多说,情感上不要与他有何牵扯;另一个方面 ,要明析是非曲直,如遇到他部下的兵勇与百姓发生纠葛,且又在我们管辖的范围内 ,一定要当面弄清是非缘由,一旦查明,不要有任何包庇 ,必须严加惩治”。
总之,对李世忠要做到在金钱、名利方面待他宽松,不与他计较,在礼节、道义方面待他严格 ,不要有丝毫放松。这四个方面做好了,与他这样的人相处就没有什么困难的 。曾国藩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说,曾国藩有一次到军中视查 ,命李世忠前来相见,曾国藩知道此人骄傲,不可一世 ,因此想挫挫他的威风。李世忠进到帐中,来不及说话,眼见曾国藩表情冷漠 、严肃 ,心里顿时有点紧张,曾国藩开口便列举李世忠做太平军时的种种劣迹,“贪恋美色 ,喜好酒肉,不受管束,爱财如命……”李世忠见曾国藩一来便掀他老底,心下一片慌乱 ,顿时乱了阵脚,锐气先去一半,这时曾国藩话锋一转 ,赞扬其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是可造之材。李世忠听到此话 ,顿时精神一振 。一番交谈之后,李世忠对曾国藩是又怕又敬,此后做事收敛了许多。
宽“名利 ”严“礼义” ,是曾国藩对一般朋友的处世哲学。曾国藩认为,朋友有远近之分,族亲有密疏之分 ,在交往过程中应时时把自己放在主动地位,对至亲好友以诚恕待之,对远亲疏友以礼义待之,这样才能做到与人交往不伤情谊 。他的这种情谊观念是很先进的 ,朋友虽然多为人生过客,但是可以感念当时的陪伴与分享。远近亲疏,了然于胸即可。
曾国藩认为对于“黑脸”之人应该以“白脸 ”相对 ,就好比五行相生相克,以柔克刚,以缓应急 ,使不友好的人深受自己的感染,从而转变过来 。
他写道:“一个省的风气全靠督抚、同道及首府几个人来影响,其他的小官员和士绅都会被他们几个人的言行所影响。”曾国藩为官期间 ,每天很早起床,天刚亮就和幕僚一起吃饭。一次李鸿章推说头痛不肯起来,让大家先吃 ,但曾国藩坚持等他,李鸿章毫无办法,被老师的诚信感动,终于起来 ,同老师共同用餐 。曾国藩说:“吃完饭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经论史,兴致盎然 ,这些都是对学问、处世有实际用处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次课。”
曾国藩在与人交往中推崇以天下至诚的方法破除天下取巧的方法。他常训诫曾国荃 ,大意说:左宗棠对弟弟你很关心,弟弟也应该真心的对待他,不可以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反复无常 。如果人用伪善之心待你,你用真诚的心待人,时间久了他也会受你的感染变得真诚起来。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 ,最恨虚伪狡诈,可是世间偏有许多人在言行中与它为伍。咸丰八年正月初四,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大致是说:弟在信中觉得自己是个老实人 ,我也自信是个老实人,只是因为阅历世上种种事情,饱经沧桑 ,学会了一些机谋权变之术,使自己学坏了。其实这些方面远远比不上别人,只是惹人笑语 ,让人怀恨,有什么好处呢?近日我突然醒悟,向平淡真实的方向努力 ,将自己老实的本质还回面目,恢复固有 。弟弟你在外面,也应该恢复自己老实的本质 ,千万不要走投机取巧的道路,日子亲长了自己的品性会愈来愈低下。如果勾心斗角,表面上看来很亲近,其实内心却有许多隔阂 ,那么相互之间的报复,将是无止无休的。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吃亏不是笨拙 ,忍让也不是软弱,这些都是与人相处的学问 。
李鸿章有才气,曾国藩很欣赏他 ,但李鸿章本身固有的江淮虚伪之气,曾国藩却不能接受。曾国藩认为谋在于计而不在身,心地纯朴的人更为可取。
咸丰九年七月十六日 ,曾国藩在写给胡林翼的信中说:“惟忘机可以消众机 。 ”
在日记中又写道:“它似颇有意义,而愧未能自体行之。”惟有“忘机”,才能复于笃实至诚;惟有笃实至诚 ,才能“消众机 ”。在与人的交往中,如果人人以它为准则,为官者大力提倡它,社会风气就会淳朴起来 。
“忘机” ,是用于自身的修养。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官场 、商场、战场无一不是心机算尽的地方。对付社会上虚伪奸诈的小人,这是绝不能忘的 。曾国藩在这个问题上有他过人的地方。、一般人总认为“待我以伪 ,则回之以伪;待我以诚,则还之以诚”。更有甚者,以牙还牙 ,乃至十倍“牙 ”相还。曾国藩不同,对于以奸诈之心对他的人,他回报的是诚信 ,他说:“惟柔可以制刚狠之事,惟诚可以化玩梗之民 。”他认为对于善良真诚的人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对相反的人也不要痛批 ,只有用行为去感染他,不久之后多数都会被感化的。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再看曾国藩的处世之道 、待人之法,似乎也应从中学点什么。人只有诚 ,并且通过诚,才能认识自己的真实本性,也才能认识其他人的本性以及整个世界的本性 。只有去掉本性中虚伪的成分 ,用真诚去对待世人,才能在心与心的间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了“诚”,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才谈得上改变自己。“诚 ”是跨时代的精神l财富,是值得永久学习和传承的精神 。
本文来自作者[璩天琪]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20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璩天琪”!
希望本篇文章《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 努力工作的回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编者按 在汽车维修的工作过程中,普通维修人员会遇到一些无法排除的故障,他们往往对这些棘手的故障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就需要汽车维修行业中的翘楚――技术总监。那些普通维修人员无法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