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 ,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现代教师除了扮演唐朝韩愈《师说》里的“传道、授业 、解惑 ”的角色,还同时扮演着各种角色,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 ,教师还必须是心理医生,要时刻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 ,合理有效地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
如果在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 ,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对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 ,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这对本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本人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在不断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具体的做法和思考如下:
(一)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 ,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 。韩愈说:“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 ,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 ,还应该懂得心理学 。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实现以知识为本位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观念,新的教育观念是人本主义观念 。强调教育要面对人的全面生活 ,重在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而绝非知识的简单堆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人的理性发展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 ,精神启迪和个性陶冶,提倡创造,反对一味模仿重复 ,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
2.确立平等合作的教学观,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转变 。现代教学观认为 ,教师要坚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同时要认识到教学过程还是师生双方作为活生生的主体,在课堂中共同活动的过程。师生民主平等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的独特性 ,尊重每个学生特有的人格和精神世界,进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3.树立自我完善的发展观。实现由“教书匠 ”向“人师”的转变 。教师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本教育能否取得实效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素质的高低。除了要在教育观念上保持先进外 ,还应较好地掌握并运用心理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加强自我的修养,以理智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平衡的心态,不断反思并改进教学行为,最终实现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由“教书匠”向“人师 ”的转变。
本文来自作者[融君博]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99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融君博”!
希望本篇文章《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现代教师除了扮演唐朝韩愈《师说》里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同时扮演着各种角色,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