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学家朱彝尊(1629-1709),诗人 、词人、学者。字锡鬯 ,号竹垞,晚称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 。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明崇祯二年(1629)八月二十一日(10月7日)生。“少而聪慧绝人”,“书过眼复诵 ,不遗一字 ”。少年时肆力于古文,博览群书 。虽家境贫寒,常常断炊 ,但他依然安坐书房读书。每每他客游南北时,一见到废墟冢墓之文、祠堂佛刹之记,无不搜剔考证。由于他治学严谨 ,根底扎实,终成一代大学者 。康熙十八年(1679),五十岁时 ,以布衣身份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入选,任翰林院检讨 ,入直南书房,参与修撰《明史》。曾出典江南省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 。朱彝尊博通经史,能诗词古文,词推崇姜蘷 ,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山东桓台县人王士祯同为诗坛领袖,合称为“南朱北王”。著述甚丰,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 、《曝书亭集》等 ,编有《明诗综》、《词综》等 。(参考《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
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 先世江苏吴江人 ,明景泰四年迁于浙江嘉兴府秀水县,遂为秀水人。清顺治六年,彝尊挈家移居嘉兴梅会里(今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 ,其故宅今为王店曝书亭公园 。
彝尊选辑唐、五代 、宋以来下逮元张翥诸家词为《词综》,以开浙西词派,而其渊源所自 ,盖出于曹溶(嘉兴人)。尝称:“余壮日从先生(谓曹溶)南游岭表,西北至云中,酒阑登池,往往以小令、慢词 ,更迭唱和。有井水处,辄为银筝、檀板所歌。念倚声虽小道,当其为之 ,必崇尔雅,斥*哇,极其能事 ,则亦以宣昭六义,鼓吹元音 。往者明三百禩,词学失传 ,先生搜辑遗集,余曾表而出之。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 ,家白石而户玉田,舂容大雅,风气之变,实由于此。”(《静志居诗话》)于此 ,亦足略窥其宗旨,及其影响所及 。其《曝书亭词》,自定为《江湖载酒集》 、《静志居琴趣》、《茶烟阁体物集》、《蕃锦集》等四种 ,有李富孙注本。朱孝臧题云:“江湖老,载酒一年年。体素微妨耽绮语,贪多宁独是诗篇?宗派浙河先 。”(《强村语业》卷三)浙派词以醇雅为宗 ,其流弊每致意旨枯寂,视湖海楼一派之叫嚣犷悍,厥失维均 ,而创始者不任其咎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月十三日(11月14日)卒,年八十一。 朱彝尊好书成癖,酷爱藏书 。康熙二十年(1681) ,他任江南乡试副考官时,曾遍访街巷坊肆 、藏书名家。他听说江苏常熟县人、著名藏书家钱曾(钱谦益的族孙)刚刚写完《读书敏求记》,其中著录有不少钱家深藏的孤本秘籍,许多学者、藏书家都想一睹为快 ,朱彝尊不禁为之心动。但钱曾在家则把书锁在书箧中,出则随身携带,秘不示人 。朱彝尊在耐心地等待着机会。有一天晚上 ,江南布政使龚某遍召当地诸名士,在南京秦淮河上游玩,钱曾也应邀出席了。席间 ,朱彝尊偷偷地以黄金翠裘贿赂钱曾的书童,让他取出《读书敏求记》,然后叫待命于秘室的十多个抄书生连夜抄写该书 ,再把原书偷偷放回钱曾的书箧。当时所抄录的,还有一本《绝妙好词》 。等到《绝妙好词》刻印完后,朱彝尊才把这事告诉钱曾 ,钱曾气得个半死。考虑到《读书敏求记》幸好还没有刻录,钱曾要朱彝尊保证不将此书外传,朱彝尊答应了。当时人们觉得朱彝尊爱书之情深切,于是把这事谑称为“雅赚 ” 。以后几经曲折 ,世间始有该书传本。
康熙二十二年,朱彝尊在京师入直南书房,借编辑《瀛洲录古道》之机 ,他带着一个善于楷书的小史王纶为他抄书,遇到四方进经史馆之书,随时抄录。史馆掌院牛钮上疏奏劾他泄漏史馆秘密 ,朱彝尊被降了一级,但他并不因此后悔 。时人把这事叫做“美贬”。
朱彝尊六十四岁时辞职归家,专事著述。家无恒产 ,只有藏书三十椟共八万卷,自感已经老了,不能遍读了 ,而作书椟铭:“夺侬七品官,写我万卷书 。或默或语,孰智孰愚?”且在每本书的首页上印上一枚印章,一面刻他头戴斗笠的小像(朱文) ,一面镌十二字,曰“购此书,颇不易 ,愿子孙,勿轻弃。 ”(白文) 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中有《风怀》诗二首韵,是他在走上仕途之前为其妻妹所作的 ,他曾经与妻妹产生过感情。他的妻妹,姓冯,名寿常 ,字静志,这在《风怀》诗体现为“巧笑原名寿,妍娥合号嫦” ,分嵌其名,极为明显 。妻妹世居嘉兴县碧漪坊,与朱家相近,正如他的《风怀》诗中所说的“居连朱雀巷 ,里是碧鸡坊”。朱彝尊小时候曾在冯某家里读私塾,十七岁时做了冯某家的上门女婿,他与比自己小七岁的妻妹感情更加深厚。而冯某家人时时提防 ,他们终究没有干出什么事来。直到妻妹嫁人后,两人始通殷勤 。虽然海陵夫人知道了这事,但也他们俩也没有收敛。这见之于他的《风怀》诗:“乍执纤纤手 ,深回寸寸肠。背人来冉冉,广坐走佯佯 。啮臂盟言履,摇情漏刻长。梅阴虽结子 ,瓜字尚含瓤。 ”及《记事》词:“枕上闻商略,记全家看灯元夜,小楼帘幕 ,暗里横梯听点屐,知是潜回香阁,险把个玉清追着 。径仄春衣风渐逼,惹钗横翠凤都惊落。三里雾 ,旋迷却,星桥路返填河鹊。算天孙经年已嫁,夜情难度 ,走近合欢床上坐 。谁料香含红萼,又两暑三霜分索。绿叶清阴看总好,也不须频悔当时错。且莫负 ,晓云约 。”
朱彝尊平日常常矫传夫人之命而把妻妹请去。有一天他们又约会了,想等夫人睡着后才作深谈。朱彝尊夫人虽然听到了一点,但还是先睡下了。第二天早上刚起床 ,她就叫家里的老女仆送走了妻妹 。朱彝尊有词云:“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若再沉吟甚时可?况熏炉渐冷 ,牕烛都灰,难道又各自抱衾闲坐?银湾桥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怀中半宵堕。归去忒匆匆 ,软语丁宁,第一怕袜罗尘涴,料消息青鸾定应知。也莫说今番 ,不曾真个 。”数年后,妻妹终因朱彝尊而死,《风怀》中所谓“定苦遭谣诼 ,凭谁解迭逿。榽先为檀斫,李果代桃僵 ”,即指此事。 朱彝尊《静志居琴趣词》一卷 ,都是为《风怀》诗作的注脚 。再细心推求《风怀》全诗,不难看出他俩的关系来。清朝时,江苏太仓县某姓家藏有金簪一枝 ,上刻“寿常”二字,朱彝尊的《洞仙歌》词中说:“金簪三寸短,留结殷勤,铸就偏名有谁认” ,也可旁证上面所说的应该是事实,而不胡乱猜疑。
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 ,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高阳台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 ,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 ,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 ,女目始瞑 。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 一寸横波 ,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 重来已是朝云散 ,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本文来自作者[虞旗施]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94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虞旗施”!
希望本篇文章《清词三大家的朱彝尊》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清朝文学家朱彝尊(1629-1709),诗人、词人、学者。字锡鬯,号竹垞,晚称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明崇祯二年(1629)八月二十一日(10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