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金庸作品 中出现的女人名字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金庸作品 中出现的女人名字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 妖女大全
黄蓉
金庸小说多妖女 ,黄蓉一露面便让郭靖的师父骂称“小妖女”;殷素素是“妖女” 。任盈盈是“魔教妖女 ”,何铁手、蓝凤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连蒙古郡主赵敏,也被人叫做“小妖女”。
金庸小说多妖女 ,无非是因为金庸小说多美女。美得惊人而又“来路不正”的女子,活色生香,不肯像淑女那样守本分 ,太令正人君子抵抗不了,卫道之士就不能不骂以“妖女”了 。从这个角度看,黄蓉当然是“小妖女 ”。
许多人不喜欢黄蓉 ,特别是《神雕侠侣》中的中年黄蓉,嫌她聪明得过分厉害,有点近乎阴沉。我却十分欣赏黄蓉 ,认为是金庸写得最好的女角。特别欣赏他处理黄蓉从《射雕英雄传》的青春少女到《神雕侠侣》的中年妇人的个性发展 。其他女角大多是形象化的人物,但黄蓉却是活生生的 、有优点、有缺点。会长大。会变 。会衰老的真人,音容体态历历在目 ,思想个性贯彻分明,熟读这两套小说,觉得了解黄蓉的一生,这是在金庸成功的角色中也不可多得的。
写黄蓉的笔触之准确 ,不像创造一个角色,倒像描述一个作者很熟悉很喜爱的人。
其实,黄蓉没有什么“厉害”;除了特别聪明美丽之外 ,她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 。少女时爱玩,遇到了喜欢的少年郎,但愿与他日夜相从、一生厮守 ,一心要嫁给他做妻子。
结婚之后,又一心助他事业成功,为他养儿育女。她可没有什么胸怀大志 ,不过事事以丈夫为重 。为儿女操心。
即使论聪明才智,黄蓉的聪明才智也只限于心思敏捷。记性特别好而已 。诗词歌赋。对联谜语她过目不忘,武功算术一点即通 ,但她没有超凡的智慧,一灯大师的禅机她便茫然不知所对。她不够耐性。缺乏恒心,也不见得特别有同情心,南琴的凄凉 、穆念慈为情所困 ,她只觉好奇好玩 。(金庸说,聪明的人未免缺少同情心。)直至与郭靖无奈分离,才开始了解愁滋味 ,是失意苦难强迫黄蓉长大的。
但黄蓉就是娱乐性强 。特别喜欢她在岳王庙拆穿欧阳锋和杨康在桃花岛杀江南六怪那段情节,由她在柯镇恶手掌心写:“告我父何人杀我”开始,到逼欧阳锋让终于明白了内情的柯镇恶走 ,分析推理,步步洞悉先机,紧张刺激 ,像看最曲折奇情的侦探小说。但这段己开始见黄蓉以机智面对凶险。不复只轻松斗智,渐渐踏人后来《神雕侠侣》的“智者虑 ”的苦涩境地 。
精灵娇美的黄蓉,为什么乐意嫁与既笨拙而又不见得长得多俊的郭靖?一个解释是“萝卜白菜 ,各有所爱”。这个解释,等于说情之为物没有什么可解释的。有一个新派解释是,黄蓉就是看中了郭靖笨,容易控制 ,不怕他闹花样,这又未免太理性了 。
黄蓉初识郭靖,不过盈盈十五 ,刁蛮任性,父亲又大有来头,她才不怕被什么人欺负。而且她不但任性 ,更是痴情,真的是一往情深。发现郭靖原来已是“金刀附马”时,她对父亲说 ,他另娶别人,我也要另嫁别个;他心中只有我,我心中也只有他 ,我是你的女儿,别人不高兴也拿我没法,但是他这样对我,我也活不到多久 。黄药师见女儿眼神是缠绵万状 ,难舍难分,知道情根深种,根本无可挽回 ,只能陪她伤心。
不是的,黄蓉是真心爱慕依恋郭靖,若要解释 ,那也毫无难处。一般男以色爱女,女子爱男子,却是基于道德或本领上的崇拜 ,郭靖觉得蓉儿“说不出的可爱 ”,但黄蓉爱郭靖,是因为“世间上不可能有比他更好的人了” ,是因为他是好人,是君子,是个有清楚原则而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的人。
甩一点现代心理学的术语说,郭靖是黄蓉的道德范畴 ,他给黄蓉的,是她一向匮乏的精神上的安全感,换句话说 ,郭靖是衔蓉心底渴望的“父亲人物” 。黄药师与女儿的关系,素来是好友的关系多于父女的关系,尤其是妻子早死 ,女儿便在精神上代替了妻子的地位;他教她学问武功,与她谈诗论文,但从不以父亲地位管教她。正因为关系是这样 ,他才对郭靖诸多不满,其中有许多是喝醋成分,到后来郭靖黄蓉结婚生子 ,他更看不入眼,不但与他们疏远,跟杨过谈起黄蓉,还是十分酸溜溜的。
但是黄蓉不是“小东邪 ” ,个性上她只是个寻常女子,跟郭靖过着“正常”的家庭生活,接受他的道德伦理价值 ,同时得到社会接受,她十分满足乐意,她要人间的快乐 ,不要孤标傲世,黄药师对她失望,那也没有法子 。
黄蓉为什么跟郭靖好。即使看《射雕英雄传》不明白 ,看《神雕侠侣》也会明白。杨过是黄蓉的翻版,这个金庸已多次暗示过,黄蓉自己也再三说了出来 ,一般的刁钻古怪,聪明伶俐,痴情任性,一个是娇美无倚 ,一个是清秀俊俏,所不同的,是两人的身世 。
黄蓉初识郭靖时扮成个肮脏褴褛的小叫化 ,杨过根本就与小叫化差不多。黄蓉后来约郭靖到湖边相见时,恢复她本来面目,郭靖只觉她宛若仙子下凡 ,黄蓉说,她穿这样的衣服,人人都会同她好 ,但她扮作小叫化的时候他待她好,那才见得是真心。
杨过的小叫化可不是扮的,无怪人人都待他不好 ,黄蓉与杨过的分别基本是这样 。
黄蓉与杨过这样相似的人,为什么一直关系十分差?金庸说成是中央隔了个杨康的阴影,其实不是的,真正的原因是爱的基础在于信任 ,而两个心比比干多一窍的人要互相信任,真是难乎其难。聪明人可以看到一百个怀疑的理由,而信任往往不是建立在理性的考虑之上。黄蓉与杨过在桃花岛有过一次真情流露的交流 ,是黄蓉不知为了什么缘故,对杨过坦白诚恳他说,她知道他有许多事瞒着她 ,不过她很了解,因为自己小时也是一般怪僻 。杨过大是感动,在她怀里哭了起来。这就是以爱报信任的自然反应。可惜 ,信任没支持多久,杨过一见傻姑,逼问出杨康死因 ,马上认定黄蓉是杀父仇人,而对他种种好处,都是别有用心。傻姑断续不全的话又怎信得过?杨过是个聪明人,纵然偏激 ,也必能问得明白,但是由于一早便对聪明的黄蓉不信任,所以一想到她存心作假 ,便坚信已找到答案 。
聪明人太聪明时,就会草木皆兵,没有人可信任 ,因此,也没有人可以爱,但偏是黄蓉杨过都是极需要爱的人 ,因此碰上一个全心全意爱自己的率直的人、笨人,因其笨而可信任,便如获救星 ,一心相爱,到死相随。郭靖是笨人,小龙女是笨人,杨过爱小龙女而黄蓉爱郭靖 ,黄蓉与杨过始终不能相亲相爱,就是性格的关系。
数年前看过倪匡先生批评黄蓉,他说 ,少女时代的黄蓉那么可爱,一到中年就非常不可爱了 。我很不同意,纳闷了几年 ,老是想翻案,一直想到现在,忽然明白 ,原来中年黄蓉果然不可爱。
一灯大师赞美中年黄蓉大智大勇,怎样叫做“智”,似乎不必解释了 ,但是“勇 ”是有多种的。不知畏惧的“当头勇”,被萧伯纳在《兵器与军人》之中挖苦得不成样子,比较值得敬佩的是感到恐惧仍不退缩的勇 。郭靖听见都史拉豹子去找拖雷,要去叫拖雷逃 ,韩小莹问他怕不怕连他也吃掉,他说:“我怕。”韩小莹问:“那你去不去?”郭靖答:“我去。 ”就是这种勇 。这种勇气,是感情鼓励之下的勇气。第三种勇 ,是经过理性分析策划而后采取行动的勇。
黄蓉为了取得仅存的情花解毒丹去救杨过性命,说服裘千尺打她三枚枣核钉,若然她不闪不避不格接了 ,裘千尺便把丹药给她 。这枣核钉十分厉害,黄蓉虽是策定计谋,但仍须冒性命之险进行。一灯大师赞她大智大勇 ,就是指这种勇。
另一次是她潜下绝情谷底的寒潭去寻杨过。虽说黄蓉水性最好,但其时她已年近五十,而潭底有什么凶险 ,谁也不知,她再三尽力潜至可潜到的最深处,以致上来时头发也结了薄冰,不可谓不勇敢 。
这种沉着的勇 ,并不逊于第一,二种勇,刚相反 ,把危险看得清清楚楚而全力以赴,需要的勇气更大。然而,需要最大勇气的勇 ,也是最没有人感激欣赏的勇。黄蓉两番舍命救杨过,他何尝感动?又有多少读者感动?倒是傻里傻气的乱打一通,无端一齐送命 ,大家都感到敬仰无比 。快意无比。
说破了。原因也很简单,人心底最害怕的是自己太过渺小无力,居然有人不顾后果拼命为自己做一件事 ,那就证明自己重要,有左右别人行动的力量 。令人放弃理智的力量,常常使自己有这种胜利感的人自然十分可爱,黄蓉连面对生死都由理性控制 ,当然极“不可爱”了。
温青青
温青青是个《红楼梦》人物。石梁温家是一窝强盗,但看他们的宅第花园 。排场摆设,竟像个富贵人家。青青房中挂着工笔仕女图 ,桌上是碧玉玩物,几上兰花,架上鹦鹉 ,“白色缎被上绣着一只凤凰”,与黛玉探春她们的闺房一个格调。
青青在江上与袁承志相识时男装打扮,看上去像个俊秀文雅的公子 ,出手时才知道原来是个狠辣得教人吃惊的独脚大盗 。不过,回到家里,换上女装 ,又严然是个娇弱女儿。青青之多面,就如她的情绪之多变。
温青青的蓝本分明是林黛玉。青青多愁善感、猜疑善妒、易哭 、爱使小性儿 。自卑、自怜、生气时说话刻薄,活脱脱就是黛玉模样。
像黛玉一样,青青的身世可怜 ,是她个性偏激的主要原因。黛玉幼年丧母,青青没有父亲,两人都是被逼寄人篱下 。
黛玉体弱多病 ,青青武功高强,但论心灵脆弱易受伤害,则两人之间并无分别。
青青甚至说了一句林黛玉对白。黛玉因湘云与宝玉争吵 ,气道:“他原是公候的**,我原是贫民的丫头 。 ”袁承志救了阿九回宅中养伤躲敌,青青一气出走 ,留的纸条上面便是说:“既有金枝玉叶,何必要我寻常百姓。”
青青还有一样像林黛玉的,就是她不掩饰自己的感情。袁承志伸手相帮 ,她便感激钟情,一心信赖,一心对他好,向他吐露身世 ,不管旁人冷言冷语 。
她的多愁,亦是她动人之处,像两次与袁承志在她自己所植的玫瑰花园亭下里相会 ,月色朦胧,幽香隐约,凄怨的萧声 ,伴着凄凉的故事,青青自己就如一枝幽兰,此情此景 ,怎能教人不动心?
黛玉不讨人欢喜,大概青青也不讨人欢喜,袁承志对她始终如一 ,她怎么发脾气也只赔小心,逗她回心转意,与宝玉之待黛玉不遑多让。不过青青的任性是出自无奈,有其凄婉的一面 ,使人感到她楚楚可怜。
金庸在《碧血剑》后记里说,这部书作过很大的修改,修订的心力 ,在此书付出最多,但凭我的模糊记忆,主要的修改似乎是全书架构及历史时代背景 ,人物方面倒不觉有什么大变化,袁承志仍是平凡的袁承志,温青青也是旧本里的温青青 。
何铁手
貌似天仙。心狠手辣的女子是个很有戏剧效果的典型 ,在金庸小说中不时出现,李莫愁是一个,在她之前还有《碧血剑》的五毒教主何铁手。这位女士是苗家女子 ,白衣赤足,恰似观音下凡,但娇媚入骨,又似天魔女降世 ,她软语呢声之中会猝然出手,制人于死命,而且左手是纤纤素手 ,右“手”却是黑沉沉的一个淬毒铁钩,对比之强烈,可谓无出其右了。
这位五毒教主最动人之处是说话温柔亲昵 ,她拿出软鞭与袁承志打斗,先婉转解释:“袁相公,这叫做蝎尾鞭 ,刺上是有毒的,你要加意小心,好么? ”一语未了 ,劲招已出 。她放毒砂,袁承志大怒,打还她三枚铜钱,她避了两枚 ,接住一技。叫道:“啊哟,好大的劲儿,人家手也给你碰痛啦。”她说话愈柔媚 ,便愈衬托出她手段厉害 。
李莫愁是自负内向,完全被自己感情推动,但何铁手在轻松娇媚的外表之下 ,却是十分机智而懂得观察形势的一教之主。她唯一一件笑话是错以为温青青是男子,爱上了她。苗家女子据说是爱情至上,何铁手竟为青青叛教 ,倒戈相向,岂料随即得知青青是女儿身,令她又悔又愧 ,一时无地自容,效法埃及妖后以金蛇咬胸自杀,但被袁承志所救 。她自杀不成,根本不浪费时间悲伤 ,已想到计策,就是逼袁承志收她为徒,这一来 ,她因破门出教而弄至无处投奔的问题便得到解决。说她机灵理智,是一点也不错的。这样在鬼门关滴溜溜一转,她浑若无事 ,也不见伤感,视青青完全如师娘,取笑袁承志 ,谈笑风生如旧 。
“改邪归正”之后,何铁手易名“惕守 ”,未免酸溜溜 ,后来在《鹿鼎记》作昙花一现地重出,但只属余波,没有什么故事。
《笑傲江湖》里的五毒教主蓝凤凰与何铁手有一点相似,亦是与毒物为伍的娇媚女子 ,不过蓝凤凰全是正面人物,不像何铁手那么透着邪气的活色生香。
殷素素
殷素素是个美貌而厉害的女子 。论来头,她是天鹰教主之女;论武功 ,堪称高强;论手段,狠辣与机智兼备。论容貌,是“清丽不可方物”;而且能琴能书 ,看样子还精于女红。这样的人物,自然骄傲任性,教人既爱且恨。又敬又怕 ,她与张翠山细雨舟中相会那段情节,既惊心动魄亦旖旎迷人,正好反映了她转瞬万变的复杂角色 。
然而美人难过英雄关 ,殷素素对武当五侠张翠山一见钟情,倾心于他的“英姿飒爽”,不惜抛弃一切,洗心革面 ,与他相随,从武侠小说的道德框框,这是“改邪归正 ” ,但从非道德的角度看,是殷素素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以求所爱的人接受。不过 ,这是古往今来女子常事。
在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感叹于一场战火造就了她与情场浪子范柳原的姻缘,在《倚天屠龙记》里 ,殷素素与张翠山需要老天爷发动的一场大海啸撮合 。还要加上一个时刻发难的金毛狮王在旁,否则即使在没有外来社会压力的荒岛,对自己正派名门子弟身分认真无比的张五侠 ,也不知要经过几番内心折腾,方向殷素素点头。
饶是这样辛苦得来,幸福也避不过一朝消逝。回到现实社会,殷素素的过去终于没有放过她 。正在她得到武当诸侠接受的一刻 ,含怨残废多年的三侠俞岱岩凭她一句“多谢三哥”认出她是当初伤他的人。咎愧之下,张翠山横剑自刎,而殷素素的美好将来也自然灰飞烟灭。
一切早有预兆 ,定情之后,殷素素随即想到自己作孽太多,没有好下场 ,张翠山脱口答道:“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声 。”他二人悲剧的形式,颇有写《苔丝姑娘》的哈代的典型布局意味。
正因代表传统制度的张翠山已死 ,在她生命最后的片刻,殷素素索性做回她自己,以她高明的骗人手段 ,在自杀前种下武林风云。我认为殷素素是金庸在《倚天屠龙记》写得最成功的女子 。
任盈盈
《笑傲江湖》的任盈盈表面上与殷素素颇相似:同样是魔教教主女儿,同样貌美多才,同样杀人如麻,同样爱上正派子弟 ,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她们在个性上有太大的分别。殷素素出身与遭遇不寻常,但个性则无甚突出之处 ,任盈盈最不寻常处,却是她的风度和真正尊重令狐冲的人格感情。
殷素素对张翠山一往情深,但她不可能容忍张翠山爱别个女子;任盈盈刚相反 ,她正是在令狐冲向她倾诉他对小师妹的苦恋之后,才开始对他“好生敬重”。
她对令狐冲作的决定,无论同意不同意 ,一律尊重,而且不是口头上说尊重,是用行动来支持;他与岳灵珊比武 ,被岳灵珊重创,任盈盈只是以最快手法去救他性命;岳灵珊被围攻,令狐冲伤重不能相救,任盈盈马上出手 ,并且为了顾全他的承诺,出手之前自报姓名,好让人人知道与五岳派无关 。岳灵珊脱困谢她 ,她答道:“不是我救你,是你令狐师兄要救你。 ”岳灵珊自杀身亡,令狐冲急痛攻心而昏迷 ,任盈盈不但亲自殓葬岳灵珊,而且为她堆了个最精致的墓。这皆不是出于“大方”,而是她敬重令狐冲 ,敬重他的情操,不以自己能否占有他的角度出发 。
任大**的身分不在于她是魔教“圣姑”,那个地位根本是东方不败营造的骗局。她嫌这种权位讨厌 ,反而躲到绿竹巷中隐居。她的身分是来自她的自重 。不做乘人之危。乘虚而人的事;不肯在人前承认倾心于令狐冲,不肯跟随他下黑木崖,则是她自尊心太强。不愿在人前失态 。
我常常觉得,《笑傲江湖》的结局是错的 ,必然是金庸为了顺读者之意才写成那样。金庸创造了这么宁牺牲一切也不失去尊严的一个女子,就应明白她不会让心中只爱着小师妹的令狐冲因感激而勉强与她结合。要是岳灵珊婚后夫妇和谐幸福,令狐冲或可逐渐淡忘 ,但她既然惨死,令狐冲必定一生怀念,而以任盈盈这样的女子 ,她会终生爱他 、终生抱憾,但不会“终生和这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 ”
金庸在后记里感叹 ,任盈盈虽然如愿得与令狐冲结合,但令狐冲的自由却从此被“锁住”了,我觉得很不公平 ,任盈盈知道令狐冲讨厌日月神教的诌媚奉承,明知有可能与他分开也不开口劝他入教,这样尊重他的自由的女子,还说“锁住”令狐冲 ,实在大过分了。
虽然感到任盈盈气度高华,但说到底她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妖女 ”,这个矛盾 ,除了把武侠小说中的杀人视为卡通之外,无法化解。但蔡炎培先生的一个提示,使我醒悟过来 ,虽然未经证实,写出来也颇有趣。
蔡先生说当年有一天见金庸挟着一叠《文学杂志》回报馆,次日便写了任大** ,他怀疑构想是从奥菲尤斯与优里狄加(OrpheusandEurydice)
的故事来 。
希腊神话中,奥菲尤斯是一位竖琴圣手,琴声能感动万物 ,他的夫人优里加不幸一病而逝,怀念不已,要求冥王放优回人世,冥王不肯 ,奥菲尤斯遂鸣琴哀诉,冥后感极而泣,于是求冥王许他夫妻团聚 ,冥王答允,但条件是直至脱离地府,奥不能回头望优。奥遂得下地府带优出来 ,但禁不住因她呼唤而回头望,优从此消失,永不复见。
金庸借用的 ,就是这“不许回头”,令狐冲在绿竹巷中的初遇任盈盈,一直隔帘倾谈 ,根本没有见过她的容貌,绿竹翁一声“姑姑”,使他误会她是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于是以“婆婆 ”相称 ,自居晚辈 。
到了五霸岗上,盈盈匿身草舍之中,令狐冲要带她离开险境 ,她要他先答应不回头看望,连她一片衣裙也不许看。令狐冲答应了,但路上一番难险 ,两人滚下山坡,清流倒映,这才发现是个妙龄少女 ,温文尔雅的“婆婆”从此消失,代之而出现的是一个宜嗔宜喜。忽喜忽怒的任大** 。
这个构思,不单用得新奇有趣 ,而且解决了一些问题。以令狐冲的个性,若看见盈盈,一定不会老实将心事尽诉,盈盈亦没有机会对他倾心 ,但这个“婆婆”又不能永远维持下去,那么索性以戏剧化手法揭穿,“婆婆 ”消失 ,两人的关系才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此外,慈和有礼的婆婆,居然是杀人不眨眼的魔教妖女 ,也能增加戏剧效果 。
不过,这样一来,任盈盈的角色也出现了不协调的两半 ,始终无法完全融合。
阿紫
阿紫是个彻底惹人反感的人物,但无可讳言,她真是个独特角色。金庸一面刻意形容她的外表 ,如何稚气美丽,一面描写行为思想,如何坏得无以复加,歹毒 ,残忍,冷血,势利 ,骄傲 。绝对能媲美任何一个金庸歹角。
但最令人感兴趣的,还不是她外貌与内心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 ,在金庸人物录中是家常便饭,有趣的是金庸对这个角色的怜爱同情。金庸为什么把阿紫写得那么坏,又为什么把她说得那么可怜?
金庸对阿紫的态度 ,可以从他处理阿紫与乔峰之间的关系看得出来。表面上,乔峰讨厌阿紫,只因答应了阿朱 ,才不得不照顾她,但看细心一点,乔峰对阿紫是真正感到亲情的,或许因为她是阿朱的妹妹 ,有她在,就仿佛与阿朱仍有接触 。别人看阿紫只是个随时会出手伤人的小妖女,但是乔峰不怕阿紫 ,在他眼中,这个小妖女也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他对她的劣行的厌恶,与对她保护怜惜之情 ,是同时并存的。
阿紫对全世界人歹毒,对乔峰却是一往情深,她佯死发毒针害他 ,据她说原意是使他永远不会离开她,这个想法当然可怕,但以她的逻辑来说 ,却是完全可信 。孩子可以做到的对人对己的残忍,有时是成年人所想像不到的。最后,阿紫为了不再欠游坦之的恩情,以遂她永远跟随乔峰的心愿 ,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眼珠挖出来掷还他,这血淋淋的行动,又是可怖 ,又是痴情得骇人,又是可怜。
金庸用了很多篇幅写阿紫重伤之后的虚弱,用意显然是强调她的弱小和需要保护 ,使读者对她产生同情,金庸这个做法用意何在?一个解释是,彻头彻尾的坏人 ,跟彻头彻尾的好人一样,是沉闷无趣的角色,好人也有过失 。坏人也有值得可怜之处 ,那就有意思得多了。
金庸自己的解释是,阿紫虽然可恶,但是这是因为她年纪小,又一直与坏人为伍 ,耳濡目染,视作当然,所以值得原谅。这个解释相信大部分读者不肯接受 。
然而这种解释 ,正是溺爱自己儿女的父母原谅顽劣子女的藉口,无论子女多么顽劣,父母对子女总是疼爱的 ,而特别顽劣的孩子,有时反而比懂事的孩子更得到父母的偏袒,原因不清楚 ,但事实如此。金庸创造出阿紫,或者如父母般 ,溺爱有加 ,读者没有这层关系,不肯买帐,只觉阿紫讨厌,但阿紫令人难忘 ,的确是个成功角色。
关于书剑恩仇录
红花会共14位当家,除了首领陈家洛(心砚这种火线突击入党的新成员暂时不算,下同) ,不管从年龄分或者从武功分,都可以不谋而合地分为两派:元老派和少壮派 。元老派共5人:无尘、赵半山、文泰来 、常氏兄弟,少壮派共8人:徐天宏、杨成协、卫春华 、章进、骆冰、石双英 、蒋四根、余鱼同。
按年龄分 ,40岁是个分水岭,元老派全部在40岁以上,个别人如赵半山已经五十开外 ,这些在小说中都可以找到明确证据;而少壮派基本在20~35岁之间,虽然多数人小说未点明,但也有迹可寻 ,比如陆菲青在安西城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卫春华,猜他“30左右年纪”,骆冰自我介绍“侄女今年22岁”,而余鱼同被大夫曹司朋形容为“二十三四年纪” ,可见他对骆冰说过“你我年貌相当 ”,倒也不是信口开河。
元老派的武功相对较高,上文说过 ,禁宫宝月楼陈家洛会见皇帝,就带了无尘、赵半山、常家兄弟和卫春华五名红花会下属,元老派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 ,卫春华精明强干,冲锋陷阵打起架来又不要命,且乾隆对他也有好感 ,这个组合应该也是红花会当时能够拿出的最强大阵容。
另外可以从张召重身上得到应证:在乌鞘岭和狮峰两战中,元老派五人先后和火手判官交过手,结果是无尘略胜张召重一筹 ,赵半山和其半斤八两,文泰来略逊其一筹,常氏双侠要联手才能勉强支撑个几十招;而少壮派任何一位选手与张召重相比,差距都不是一星半点 ,基本上都属于数招内分出胜负的级别,由此可见,红花会元老派和少壮派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武功青黄不接现象 。
另外一点值得一提的是 ,元老派的排位和其武功高低休戚相关,但少壮派的武功和其排名就未必成正比关系了。少壮派中徐天宏位置最高,但其在小说中的表现 ,智计多于武功,因此也未必最高;而骆冰的排位高于内外双修的石双英和大力士蒋四根,多少也是“文四奶奶”的身份抬高身价;余鱼同虽然是最后一位 ,但其数度拼命之下的打法,威力却也不容小觑。
我们同样可以找个参照物来评价,红花会铁胆庄一战 ,章 、徐、卫、杨 、石、蒋六人和铁胆庄周仲英、孟健雄 、安健刚、周绮、郑王府总教头万庆澜 、镖师童兆和之间的一场六对六精彩大混战 。
这12人当中,周仲英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整体实力最强大,但其授徒不得法 ,因此两个徒弟和宝贝女儿都只是三流高手,万庆澜算是有点真才实学,而童兆和是不折不扣的垃圾股 ,因此铁胆庄方实力高低应是周、万、孟 、安、绮、童。
战斗一开始,章、徐率先登场,章独斗孟 、安、绮三人 ,几乎平手,而徐三招放翻童,随即和万单挑 ,也略占上风;随即杨卫闯庄,杨轻易摆平安,对阵万也大占上风 ,而徐、卫合斗周,则明显落了下风;石蒋再次增援,石轻易战胜绮,蒋增援徐 、卫 ,随即杨、章替换徐、卫,形成杨 、章、蒋三大力士合斗周仲英的局面,此时打了半夜的周毕竟老迈 ,金背大刀被铁桨砸飞脱手,但并不落于下风。
这场混战中,实际上 ,周仲英和万庆澜是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虽然陈家洛一招制服万,但那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且万战了半夜 ,早已筋疲力尽,因此不能当作陈的武功比少壮派众当家高一大截的理由 。
杨轻松战胜万,而徐只是勉强战胜万 ,因此论武功老八杨成协明显高老七徐天宏一截;卫和杨都被周打过一掌,老周比较公平,看卫春华小伙比较帅,打他的一掌只用了四成力 ,卫的感觉是“痛入骨髓”;而杨人高马大,又有“铁布衫 ”护体,因此老周没和他客气 ,紧急关头只能出全力,结果杨成协大吃苦头,“痛彻心肺 ,几欲呕血”,比卫春华遭罪多了。但从这点来看,杨成协还是比卫春华防守能力强上一点;蒋、卫 、徐三人合斗老周依然吃力 ,但蒋、杨、章三人便可一举扭转颓势,可见杨章组合实力超过徐卫组合,进而推测能和孟 、安、绮三人打成平手的章也在徐之上 ,但由于天生残疾,因此整体战斗力应略逊卫一筹;石双英和蒋四根来得
记得给分啊
骆冰王的诗
章驼子
章进 金庸笔下人物,出场于《书剑恩仇录》
身份:红花会十当家
介绍:姓章名进,最是直性子。他天生残疾 ,可是神力惊人,练就了一身外家的硬功夫 。他身有缺陷,最恼别人取笑他的驼背 ,他和人说话时自称“章驼子”,那是好端端地,然而别人若是在他面前提到个“驼 ”字 ,甚至冲着他的驼背一笑,这人算是惹上了祸啦。笑他之人如是常人也还罢了,如会武艺 ,往往就被他结结实实的打上一顿。他在红花会中最听骆冰的话,因他脾气古怪,旁人都忌他三分 ,骆冰却怜他残废,衣着饮食,时加细心照料,当他是小兄弟一般 。
兵刃:短柄狼牙棒
骆冰王的诗如下:
1、《咏鹅》: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话翻译:鹅鹅鹅,面向蓝天 ,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在军登城楼》:城上风威冷 ,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
白话翻译: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现在 ,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3 、《送别》:寒更承夜永 ,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白话翻译:寒冷的更点长夜里敲个不停,清凉的夜晚像秋天中那么澄澈。离别时分拿什么赠送给你?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冰一样真心 。
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 ,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 ,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 ” 。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 ,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 ,见闻亲切。
关于“金庸作品 中出现的女人名字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居怡博]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93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居怡博”!
希望本篇文章《金庸作品 中出现的女人名字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金庸作品 中出现的女人名字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金庸作品 中出现的女人名字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