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史上最具影响的七大战役
1 、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 ,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 ,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 ,虽然蒙古人偶有胜仗,但基本都是被明军追亡逐北。
2、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捷,灭敌数万 ,俘虏七万多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端俘虏到南京来,此战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后灭亡 ,从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时代统一的政权,之后的二百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轮流坐庄 ,却早已不具备抗衡中原的实力,或依附于明朝,或偶尔骚扰 ,却终难再锨起大风浪 。
3、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难河战役中大破鞑靼军主力,蒙古各部纷纷向明朝称臣 ,此战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各部落的实力,并瓦解了蒙古部落的内部。战后明朝以势力均衡的原则对蒙古的几个主要部落进行册封,明朝在北方的武功达到了极盛时期。
4 、明正统14年 ,瓦刺大军在土木堡将明军打得全军覆没,并俘虏明英宗,名将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 ,大破也先大军,迫使其交还英宗 。蒙古军的兵败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先在内讧中被杀 ,分散的蒙古部落又重新接受了明朝的册封。
5、公元1521-1522年,明朝水师在广东屯门和西草湾接连重创葡萄牙水军,葡萄牙军队损失惨重 ,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以欺诈手段骗取了澳门。此战对明军的影响在于,明朝的战船和火炮都在此战后吸取。
6、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 ,名将戚继光等致力于平倭战争,奋战数十年后终于平定倭寇,欧洲的技术得到了改良和革新 。
7、明朝抗倭援朝战争 ,历时七年打败日本,不但确保了国土的平安,更使日本龟缩于岛中不敢扩张达300年。
嘉靖年间 ,倭寇横行沿海,成为了明朝尾大不掉的边患之一。沿海的总督将领们,从最开始的朱纨再到后来的胡宗宪 、俞大猷、戚继光 ,无不为剿灭倭寇而煞费苦心、绞尽脑汁 。明朝政府不明白,真正导致倭乱的,不是那一小撮日本的浪人 ,而是因海禁政策而受害的千千万万的沿海居民,只要取消海禁,倭乱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在以前的历史宣传中,总是把明朝中期的倭乱宣传成日本对于明朝的侵略战争 ,明朝在进行的是一场反侵略斗争。这种说法虽然让人热血沸腾,但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明朝中期倭乱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成员 ,根本就不是日本人 。
至于倭寇的成分,古人早已是记载的清清楚楚,比如《明史·日本传》里就说:“大抵真倭十之三 ,从倭者十之七 ”。《嘉靖实录》里也说:“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而明朝抗倭专业书籍《筹海图编》中 ,更是列出了十四股倭寇的头目,这些头目全都是明朝人 。现代学者陈懋恒的《明代倭寇考略》,更是汇集了数十种史料和地方志 ,对倭寇的成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而在本书中,倭寇的头目依然主要是明朝人。可见,倭寇的主要成分是明朝人已是各代学者的共识 ,明朝中期的倭寇主要是日本人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之所以造成这种混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明中期的倭寇中确有一批真倭,这些出自日本的浪人骁勇善战 ,刀法诡异,给明军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是倭寇头目王直等明朝海盗故意扮作日本人的样子,让官军无法分辨 ,以求以假乱真,掩护自己的走私行径;三是明朝将领为了冒报战功,虚张声势 。因为斩杀一个真倭所得的赏钱远远大于斩杀一个中国海盗 ,所以当时:“官兵利于斩倭而得重赏,明知中国人,而称倭夷。”
所以 ,将当时主要为明朝人的海盗队伍称为倭寇,纯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事实的一种混淆。
虽然中国在元朝末年和明朝初期也闹过倭寇,但是其规模和广度都远远不能和嘉靖倭乱相比,之所以嘉靖年间的倭乱闹得如此厉害 ,就在于其参与者多为中国人,并得到了部分沿海居民的支持。
为什么主要原因不是日本人?很简单,因为元朝和明朝初年的倭寇都是地地道道的真倭 ,远不如嘉靖倭乱那样鱼龙混杂,但是这些所谓的真倭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大的混乱,就被朝廷剿灭了 。可见 ,完全由真倭组成的倭寇作恶能力十分有限。从逻辑上讲,也很好理解,虽然真倭多为半职业化的日本浪人 ,拥有比明朝海盗更高的军事素养,但是他们完全不熟悉明朝的地形和军备情况,一上岸基本上就是瞎猫碰死耗子 ,再加上中文不熟练,老百姓也不支持他们,基本上不迷路就不错了,哪有能力搞什么大规模军事活动。但是一旦战斗力强悍的少量真倭被熟悉明朝情况的当地海盗所带领 ,破坏力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
相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日本浪人,明朝海盗多自小生长在江浙沿海,对于沿海的地形地貌可谓是相当的了解 ,有了他们带路配合,真倭们就不会遭遇迷路的窘境,而可以精准迅速的进行抢掠。而另一方面 ,明朝海盗因为其明朝身份完全可以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从当地搜集官军的情报和动向,这样一来 ,倭寇联军就可以对官军的行动了如指掌,总能占得先机,克敌制胜。在明朝海盗紧紧把握住战略和情报的前提下 ,真倭们得以在一场场具体的战斗中发挥他们出色的战斗素质,给予官军以重创 。
嘉靖年间的倭乱,之所以如此之大,皆是日本浪人与明朝海盗勾结的结果 ,而其核心在于明朝海盗,只要管住了明朝方面的头目和参与者,那些人生地不熟的真倭就成了瞎了眼的老虎 ,只能毫无目的在沿海乱窜,然后被官军各个击破。所以,解决倭乱的核心从来不在于怎么解决日本人 ,而在于如何管好明朝方面的参与者,让他们不再铤而走险参与非法的抢掠行动。而要完成这一点,就不得不动摇明朝实行几百年的祖制——海禁 。
其实 ,当时沿海居民之所以乐于落草为寇,与日本人勾结,并非是由于他们秉性奸猾 ,而是实在是明朝的海禁政策断了他们的生路,让他们无法养家糊口。就以倭乱最为严重的浙江为例,浙江是个什么情况,俗话说的好:“七山一水二分田” ,浙江的地形地貌就注定了他无法成为传统的农业大省,而必然要走以海上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
明初朱元璋因为其对沿海居民支持张士诚的愤恨,再加上其偏向农业的治国理念 ,朱元璋不仅给江浙两省施以重税,而且还厉行了“片板不得下海 ”的海禁政策 。这让素来以外贸商业为生的江浙百姓立即陷入了贫困之中,而到了嘉靖年间 ,由于明朝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对外贸易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因此 ,江浙沿海的居民就开始铤而走险出海走私。其中胆大的,更是如王直那样,成为称霸一方的大海盗。
经过了长达8年的拉锯战后 ,明朝终于决定开放福建月港作为试点地区进行通商。由于有了合法的通商渠道,倭乱很快就平息了,那些没有了明朝人支持的真倭也很快被俞大猷 、戚继光等人迅速剿灭 。倭乱平息的核心原因,并不是戚继光将军的英勇善战 ,而是朝廷顺应时势的开关政策,既然能够合法的赚钱谋生,又有谁会去做犯法的事 ,落得千古骂名呢?宜疏不宜堵,永远是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
本文来自作者[松聪云]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93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松聪云”!
希望本篇文章《明朝抗倭二百年(关于明朝抗倭二百年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明朝史上最具影响的七大战役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虽然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