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内部沟通技术
沟通的效果确保了信息在成员之间准确、快速地流动,提高了整个群体的应变能力。以下是我跟大家分享管理中的内部沟通技术 ,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 、倾听下属的心声
在许多的场合,管理者是高高在上发出指令的人,而被管理者是听从或没有机会发出自己声音的人。其实 ,人与人的沟通包括说和听的两个方面,人类都有诉说的欲望,也都有希望别人听自己的心声的渴求 ,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说过:“有效沟通只有通过理解你的听众的兴趣和期望,才能使他们接受或从新的角度来看待某个问题 。”美国交际学家Oann Barley同样认为:“为什么人要费时地倾听其他人呢?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益处是十分明显的,如果人们在讲话的时候 ,对方认真地倾听,他们会觉得这是个很深刻的体验.而且会对倾听者颇有好感。”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倾听至少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交际学价值:
(一)有助于信息的收集:倾听的过程实际就是个学习的过程 ,愉快地倾听使诉说者敞开心扉,吐露心声,新的信息可能在倾听的过程中被吸收,并很快转化成一种管理的能量。
(二)有助于消除隔膜:面对面的倾听使感情及时交流 ,有误解的地方得到了恰当的挽回与弥补,缓解了人际之间的压力 。
(三)及时地反馈与弥补的功能:因为口语沟通的面对面形式双方都可以尽量清晰而快速地表现自己的本意,当遇到不太一致的看法时 ,可以及时解释把问题尽早消磨,避免在传播过程中的人际损耗。
因此不管是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还是在进行商业会晤的面谈中,听的力量是巨大的 ,拥有倾听的能力,做一个极好的倾听者.让被管理者有了畅所欲言的欢乐,是一种极好的沟通方法。当你用端正的姿势、温和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和鼓励的语言 、动作等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的时候 ,你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便缩短了,你的成功的机率增大了 。总之,提高你的倾听能力。能改善你自己的事业与人际关系。
二、把握沟通时机
通常人们都会认为 ,沟通需要大型场地和器械的支持,沟通需要较大物质上的消耗,其实,沟通是无处不在的 ,有时甚至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物质支持.把握好沟通的时机 。在最恰当的环境中、最恰当的时机下做出的沟通,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于餐桌的利用:中国人习惯于在餐桌上讨论问题,所以一次午餐的机会就能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产生了深刻的印像 ,管理者到餐厅里就餐,在餐桌上与下属亲切交谈是国外的大企业的管理者经常使用的沟通渠道.因此许多的大企业并不为他们的总裁设立单独的餐室,而是让总裁与职工在一起吃普通的自助餐 ,就是要借助于就餐这个融洽的氛围,来完成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双向沟通过程:“在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广州新客站项目部,每到吃饭时 ,项目部班子成员和三位副总工程师总会‘凑在一桌’,边吃边讨论施工和项目管理中的一些事宜。……‘其实,我们凑一桌 ,就是让班子成员多一个沟通平台 。由于是施工企业,平时大家两眼一睁就往工地跑.只有吃饭时才能聚到一起。在餐桌上讨论,就是决策前的沟通 、酝酿,不会也不可能代替会议正式决策。’项目经理兼党工委书记柴春明说。每次吃饭时 ,大家总会和职工一起排队盛上饭和菜,喝口汤,有班子成员便将一些成熟、不成熟的想法‘抛’出来 ,其他人补充或反对,有的人激动地说了半天而忘了吃饭,有的人吃完了 ,依
然在那里认真倾听 。 ”“2006年,零点调查公布的《中国居民沟通指数》总结了中国人的社交趋向,其中 ,“饭局社交”仍是中国人最为普及的社交方式,选择聚餐这种社交方式的人达到46%,比以13%排在第二位的体育活动高出了33个百分点。”
(二)对于节假日的利用:
节假日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沟通的一个契机 ,节假日的一次集体旅游、一次联欢 、一次小礼物的发放、一次亲切的问候,都比往常更具有魔力。因此,现代的管理者都对节假日十分重视.他们会给自己的下属安排丰富的节假日活动,这也是一种非正式的良好沟通渠道 ,如果不能给被管理者安排旅行活动.至少也要有一些形式上的节日祝福,或是重点人员的节日探望,也是一种提升上下级关系的大好时机 。
(1_)聊天的魔力:“奥田是丰田公司第一位非丰田家族的总裁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奥田赢得了丰田职工的爱戴。他有1/3的时间在丰田城里度过.经常和公司里的l万多名工程师聊天,聊最近的生活 ,聊生活中的困难。 ”正是在这一次次漫不经心的聊天中,说家常话的过程中.一个高高在上的总裁成了下属生活中的朋友.总裁了解了下属的大小事务,懂得了下属的心声 ,明白了下属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当然也赢得了下属的爱戴 。“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的形势下 ,员工的整体素质与思想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个性化成为进代的潮流。因而要想实现管理的成功,管理者必须抛弃传统的命令式、控制式管理方式.而代之以沟通与协商为主 、民主与集中并举的新的管理方式。”
三、建立良好的书面沟通机制
书面沟通是指以文件、贺卡、意见箱 、网络书信、网上对话等多种形式的沟通手段,虽然面对面的1:3语沟通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书面沟通同样具有它的魔力:“书面沟通的长处是具有准确性、权威性 ,比较正式,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反复查看核对 ,若有疑问,可随时查对,减少因多次传播而造成的失真 。”除此之外 ,书面沟通通过电子形式而变成了今日之方便 、快捷、廉价的最受现代人欢迎的方式之一.因此建立良好的书面沟通渠道,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一)内部通讯刊物的建立:一个大型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通讯刊物,此刊物定期地给企业职工们通达情况.反映企业文化 ,凝聚企业精神,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它又是有效地记录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的史志。当时光流去时.翻开内部通讯,可以准确地知道某件大事的发展变化过程.对于记录企业的发展史大有帮助 。“在与员工沟通的问题上 ,爱克森石油公司的做法堪称楷模。爱克森石油公司一直把管理人员与员工的和谐当成最重要的事情,为此,他们还出版发行了名为《纵横谈》的`月刊,职工人手一册 ,它是沟通职工心灵的有力工具。通过这本刊物.公司的管理者要达到的目标是,建立职工关心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与事件的意识。 ”
(二)领导邮箱的公开化:马Xx有一句名言“少上马路,多上网路” ,就是提倡大家在网络上解决问题,于是领导公开信箱就成了一种廉价而通畅的沟通手段 。利用领导信箱办公具有如优势: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管理者可以在任何时候打开信箱来处理问题 ,又可以及时地把职工的需求反馈到各个部门:可以减少人与人见面时的产生磨擦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企业内部的和谐局面:可以通过少打电话、少用办公室秘书等形式有效地降低办公成本。
(三)定期的网上公开对话: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 、职工素质的现代化等因素的提升.网上对话也成了新的时尚,于是定期与职工进行网上沟通就成了最受青年职工喜爱的一种方式:“当今最新的科技手段.电子信箱和交流网络都是员工们和所服务的公司的有效交流手段。新的通讯手段摧毁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交流障碍 。”由于网上对话形式的便捷和隐秘 ,职工们更愿意在这里吐露心声,大胆直言,直刺企业的弊端 ,于是在几乎没有任何沟通成本的条件下,管理者收集了大量的情报,并达到与被管理者的心与心的交流。
综上所述,可见内部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管理者的职责是既要把人管好,又要把人的能力激活,还要把管理成本降低 ,基于此种认识,正如管理学家邓荣霖所言:“在现代企业中,不仅是最高主管发出信息 ,其他人接受信息,也不是下级发出信息,上级接收信息。事实上 ,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既是信息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 。现代企业组织要求其每个成员都有沟通情报的技能,为此也要求组织必须经常培养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这种技能。 ”
;1、制宪会议的
1783年美国独产战争胜利 ,随后的几年美国13个州不公是从英国处获得了独立,各个州之间的关系也变的疏远,各州之间矛盾冲突不断。 大家意识到如果各州不能联合起来,就会被列强瓜分 。为了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央政府人们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 会议初衷是好的 ,但是会议中各州针锋相对,炒的一塌糊涂,几度陷入僵局时都是由富兰克林出面协调并引导 ,如果没有富兰克林美国的统一政府怕是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成立了。 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也为美国的民主共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 、独产战争
独产战争期间英美双方由北方战场转到南方战场,如果没有法国的援助和结盟,美国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而如何诱使当时正在与英国难得和平的法国成了一个重任。 富兰克林以70多岁的高龄接受了这样一个任命。并以他的各人魅力和出色的外交手段 ,成功促成了美法的联盟,成为独产战争的转折点 。
这种极致的成功肯定不是单一方面的出色,让我们且从沟通这一个角度来窥探下神人的沟通技巧吧。
年少时的富兰克林 与别一个爱读书的小伙子约翰一起将辩论做为其提高智力的手段 ,他们选择的第一个题目就是妇女的教育问题克林逊认为女性不适宜接受教育,而富兰克林则表示坚决反对。后来富兰克林回忆,这种反对并非完全是出于理性的考虑 ,而是为了争辨而争辨 。经过这次争辩富兰克林逐渐认识到了争辨的坏处,并对此做出改变:
1、他开始刻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谦和、容易相处的人。
他在自传中总结到:争辨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让人心生厌恶,甚至树敌。从此以后富兰克林对争辩很不屑:“我发现 ,除了大律师 、大学里面的人,以及在爱丁堡市长大的各色人等外,智者很少争辩 。”
2、采用温和的苏格拉底式辨论法 ,逐步引导人们,避免针锋相对。
>在阅读了很多关于苏格拉底通过温和的质疑说服他人的辩论书后,富兰克林“不再粗鲁的对抗” ,而是采用一种,表面温和的苏格拉底式的辩论法,通过提出一些温和的问题 ,避免正面冲突中的针锋相对,逐步引导他人赞同自己的观点。
这两个准则后来在他的共读会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共读会聚会讨论的目的不是“驳倒对方或喜欢争论。 ”富兰克林把这一方法传授给了自己的朋友, 即通过建议或者提问迂回论证。用或假装好奇以避免引起对方不快 。所有太过绝对的肯定意见或针锋相对的反驳都是不允许的。
1、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谦和、容易相处的人
经过多年的采购与销售经验我发现 ,在沟通的时候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沟通的氛围一定要能给对方案例感。沟通时的语气一定要温和,只有让对方卸下防备后,才能摸到对方的底线。
2 、采用温和的苏格拉底式辨论法 ,逐步引导人们,避免针锋相对
? 人们在沟通时总是急于输出自己的观点赢对方,尤其是敌对观点的时候 。殊不知倾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 只有倾听的时候才能真正去理解对方输出的观点是什么,漏洞在哪里。 然后才能一击即中。年轻的时候总想着要强大,一直被人说强势 ,现在才明白,真正强大的人也是最温柔的人 。
3、另外一点需要时时明确自己沟通的目标。
? 知道自己的目标,用温和的苏格拉底式的沟通方法 ,基本就能确决沟通中80%的问题了。终于我们要做一个谦和、容易相处的人来塑造自己的魅力 。加油吧!
本文来自作者[浅夏花开]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92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浅夏花开”!
希望本篇文章《管理中的内部沟通技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管理中的内部沟通技术 沟通的效果确保了信息在成员之间准确、快速地流动,提高了整个群体的应变能力。以下是我跟大家分享管理中的内部沟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