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哪首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哪首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自缘身在最高层 。
出自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注释
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 ,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
望眼:视线。
缘:因为。
简析
山是高耸的 ,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 ,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 ”作铺垫 ,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 。
只有登上“飞来山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 ,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 ,故而得名 。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一: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 ,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 。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 ,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 ,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赏析二: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 ,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 、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 ,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 ,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 ”,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 ,就是“听说 ”。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 ,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 ,当“因为 ”、“由于”讲 。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 。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 ,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 ,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 ,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 ,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 ,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
关于“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哪首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北瑞新]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925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北瑞新”!
希望本篇文章《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哪首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哪首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哪首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