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三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网上有关“骊山三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骊山三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典故:当时的妃子即杨贵妃 ,她非常喜欢吃岭南的荔枝,但是岭南的荔枝难以保鲜,想要吃到新鲜荔枝 ,需要不停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宫中 ,为此吃荔枝,累死了不少的马匹,而仅仅只是为了博得一个妃子的喜欢。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意思是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出处: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

扩展资料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逸的生活 ,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 ,犹如**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 ,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 、西绣岭 ,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 ,语意双关 。

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 ,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 ,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 ,并善弹琵琶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 ,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 ,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十分恩爱。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 ,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 ,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 ”,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 ,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 ?,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年) ,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 ,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百度百科-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百度百科-杨玉环

一骥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名词解释

一、杜甫的生平和个性

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他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 ,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其母系为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只是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

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 ,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 。所以,终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另外 ,唐代是重视诗歌的时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正是武后朝中最著名的诗人,这更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兴趣。他曾很骄傲地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 。 ”(《宗武生日》)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 ,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

杜甫早慧,据称七岁便能写诗,十四 、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 ”(《壮游》) ,与文士们交游酬唱。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 ,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 。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声名,为日后的仕进作准备。他先到了吴越一带 ,江南景物和文化,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二十四岁时,杜甫赴洛阳考试 ,未能及第,又浪游齐、赵,度过一段狂放的生活 ,他后来回忆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

(《壮游》)三十三岁时,杜甫与李白相识于洛阳 ,又在梁 、宋一带为豪侠之游。李白当时已是名震天下的诗人,他的特殊风采和出众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 ,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 。三十五岁左右 ,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 ,立登要路津 ”,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够有力,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 。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 ,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 ,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 ,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 。此外 ,他还多次向玄宗皇帝献赋,如《雕赋》 、《三大礼赋》等,指望玄宗对他的文才投以青睐。种种努力的结果 ,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 ,却已处处埋伏危机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玄宗和他的边将们一意开拓疆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国力空虚、民生艰难,许多人无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于享乐 ,李林甫 、杨国忠等人擅权专政,阻塞言路,政治变得昏暗;三是为玄宗所宠信的安禄山身兼三节度使 ,手握雄兵,威胁到国家的统一。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 ,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 ,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载(752),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 ,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 。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 ,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 ,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 。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 ,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 ,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 ,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 ,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 。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 ,达到了颠峰状态 。

《春望》、《月夜》、《悲陈陶》 、《悲青坂》、《北征》、《羌村》以及“三吏 ” 、“三别”等大量传世名篇,从诗人浸满忧患的笔下不绝涌出。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 ,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与杜甫过从甚密 ,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 。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 ,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 ,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 。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 ,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 ,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 ,也是有增无减 。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 ,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 ,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 ,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 ,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 ,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或谓在严武去世前不久,杜甫因所任工部员外郎之职由虚衔转为实授 ,而离蜀赴长安)。最初的目的大概是要沿长江东下出川,路途中却因疾病和战乱等缘故,滞留了很久。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 ,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 。到五十七岁那年 ,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 、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 ,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 。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漂泊西南天地间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的十一年,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 ,留下的作品有一千余首,占其《杜工部集》存诗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 、《秋兴》 、《诸将》、《咏怀古迹》、《旅夜书怀》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作 。尤其以旅居夔州的二年为中心 ,杜甫的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是杜诗的第二次高峰。

在杜甫年轻时代,他的性格中就包涵着两种不同的因素。

一方面 ,他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把贵德行 、重名节、循礼法视为基本的人生准则;而同时,他也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 ,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 。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 ,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 ,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 、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 、高适等人交游时 ,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后来经过重重苦难的磨砺,杜甫个性中放狂的一面收敛了许多 ,传统的儒家人生观对于他的个性和行为习惯起了更重要的作用,但他也并不是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变成了纯粹的恂恂君子 。《旧唐书》本传说他“性褊躁 ” 、“无拘检”、“傲诞” ,不会是毫无根据的。其实,如果没有几分“傲诞 ”、“褊躁 ”,恐怕很难成为一个诗人。这方面一个突出的表现 ,是杜甫始终对屈辱的生活处境十分敏感 。滞留长安及漂泊西南时期 ,杜甫常常不得不寄人篱下,仰仗权势者的济助。他在诗中写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休为贫士叹 ,任受众人咍 。”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一个身负“太平宰相 ”之志的人,却成为一名失业者 、乞食者,怎么能不深感痛苦呢?这些诗句同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表白,看起来绝不相同,实质上却有相通之处 。杜诗中那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固然是出于真情,但也未始没有在自觉得碌碌而生 、于世无益的情况下,在精神上自我提升、自我拯救的意味。

对人生信仰、政治理想的执着 ,也是杜甫个性的一大特征。后代有人说杜甫是“村夫子” ,杜甫诗中也自称“乾坤一腐儒 ”(《江汉》),都是就这一种执着态度而言 。所谓“致君尧舜”,所谓“忧民爱物” ,这些儒家的政治观念,在很多人只是一种空谈 、一种标榜,杜甫却是真心地相信和实行它。而且 ,儒者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进退之路,杜甫却不愿如此 ,他是不管穷达,都要以天下为念。甚至,愈是社会崩溃昏乱 ,他愈是要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相信尽管“万国尽穷途”(《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但靠了一点一滴的人力 ,终究能够改变现实 。他的这种执着态度 ,在当年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未必有什么用处,对于诗人来说却是重要的。因为唯其如此,杜甫才能始终保持正视现实的热情和勇气。

杜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他和李白交往的时间并不长 ,但当李白遭遇危险时,他却魂牵梦绕,再三写下《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感人至深的诗篇。他在夔州离开自己住过的一所房屋时 ,也不能忘记以前常来自己院中打枣为食的邻家老妇人,特意写了《又呈吴郎》诗,嘱托新主人对她应多加体谅。当然 ,更多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战乱中的国家和贫苦大众的强烈的忧念 。只是,杜甫的情感,不像李白那样奔泄而出 ,而是受到理智的节制。这一性格特点,直接影响杜甫的诗歌创作,就是:杜甫更喜欢、更擅长在严格的形式中 ,以精心选择 、反复锤炼的语言来抒发情感。

二、乱离时世的悲歌

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 。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 ,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如《房兵曹胡马》以“所向无空阔” 、“万里可横行 ”写马,《画鹰》以“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写鹰,都有不可一世之概。《望岳》诗起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气势宏大;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富于展望 ,令人感觉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随着杜甫渐渐深入到苦难的现实,他的诗也变得沉重起来 。但早期诗歌那种气势壮阔的特点,仍然保留着。

《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有四点:严肃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 ,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 。

《兵车行》的开头是一幅悲惨的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 ”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

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 。而在稍后写成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 ,杜诗的批判精神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诗中既写到自己忠于王朝和君主的不可改移的天性——“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同时又对正在骊山行宫中肆意挥霍享乐的玄宗君臣提出责难:“彤庭所分帛 ,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在这里 ,杜甫的笔已经触及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根本性对立 。

在杜甫的思想中 ,合理的政治应当表现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君主应当爱护人民,使之安居乐业,而人民则理所当然地应该忠诚和拥戴君主 。然而事实上这仅是一种空想。他作为一个诚实的诗人严肃地面对现实时 ,不能不为此感到困苦。杜诗的名篇“三吏 ”、“三别” 、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些诗作于乾元二年杜甫从华州去洛阳时。此前不久,唐军在邺城围攻安史叛军遭到大败,形势危急 ,唐军为了守住洛阳、潼关一线,在民间拼命抓丁,连未成年人和老人都不能幸免。杜甫以叙事诗的形式描述了他亲眼所见的悲惨情形 。

从这些典型的忧国忧民之作中 ,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杜甫。

首先需要指出:“忧国”和“忧民 ”并不是很容易统一起来的事情。因为杜甫所忧念的“国”同李氏王朝的“皇纲”之存亡密不可分,这“国 ”首先是包括杜甫在内的统治阶级的国,统治阶级的成员依其地位高下从这个“国”中得到不等的利益;至于“民”尤其是贫困的劳动人民 ,即使他们的利益同这个王朝的存亡有一定关联,他们也主要是牺牲者而不是得利者 。而安史之乱就其根本的性质来说,是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军事叛乱。虽然安史集团的头领以汉化的胡族人为主 ,但民族矛盾的一面也不是主要的。可以说 ,普通民众是被争夺最高权力的两大集团推进了血火之中 。那么杜甫又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先看他的《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泪枯 ,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读到这里 ,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当他说出“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这样悲愤的话时,他指出了一个惨痛的事实:民众在这个世界上走到了绝路。沿着这个方向追问下去 ,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牺牲到最后的人民有无义务继续为大唐王朝作出牺牲?而诗人就在这危险关头收刹了他的笔,转到另外的方向: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所谓官军中劳役轻、官长爱惜士兵,并且似乎没有什么危险,这恐怕是杜甫自己都不能相信的 。但他只能这样幻想 ,并以此安慰从军少年和他们的家人。而归根结蒂,他还是要求人民继续为唐王朝作出牺牲。还有《新婚别》,写一位结婚才一天的新娘送丈夫从军 ,诗中既写出她的悲哀:“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又以较多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女子“深明大义”的形象 。她要丈夫“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 ,又说自己不能跟随而去,因为“妇女在军中,兵气恐不扬。”我们不能说杜甫笔下的新娘不是真实的 ,但可以想象一定也有不愿自己的亲人走向“死地”的妇女。而之所以选择这一位新娘作为主人公,乃是从国家利益考虑 。包括《垂老别》中那位“子孙征亡尽 ”而自己又被征去当兵的老人,他的遭遇可以说凄惨至极 ,诗人对他也确实充满同情,但在篇末,他还是让老人说出“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这样偏向豪壮的调子。

总之,杜甫“忧国”,却不能因此而泯灭良知 ,回避眼见的事实①;他“忧民 ”,却又不能因此背弃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只能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折衷的途径。而这种折衷又是很勉强的 ,这使诗中表现出的情绪显得非常痛苦 。我们没有理由苛责杜甫 ,作为封建时代的诗人,能够如此严肃地正对现实,关怀人民 ,已是难能可贵 。但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他获得“诗圣”这样一个带有浓厚道德意味的尊称 ,也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①如张巡 、许远在安史之乱中为坚守睢阳,以人为食,死者数万 ,封建史家和正统文人对他们吃人这一点仍给予赞扬,这和杜诗的态度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杜甫晚年,由于形势越发不可收拾 ,自身的处境也日见窘迫,他对军阀 、官僚的横暴、腐败,态度变得更为尖锐严峻 。虽然像《兵车行》和“三吏”、“三别 ”那样细致描述的作品已经很少再有了 ,但以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所揭示的事实 ,却别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如《草堂》写蜀中军阀的叛乱和相互杀戮:“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鬼妾与鬼马,色悲克尔娱 。 ”——被杀者似乎仍在号哭 ,而他们的妻妾和马,都面带愁容供杀戮者取乐,这是一幅何等惨酷的图景!又如《三绝句》中写道官军的残暴:

殿前兵马虽骁雄 ,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时代的苦难被杜甫以焦虑和愤怒的心情一一记录在诗中 。但是,他对现实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苦苦地告诫那些做官的朋友:“众寮宜洁白 ,万役但平均。”(《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他只能期盼皇帝的贤明:“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石戍》)他只能浩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

(《昼梦》)这些无奈的 、固执的哀告 ,说出了受尽苦难的广大民众的心愿。

杜甫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是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的 。人们从他的诗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诚实的、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诗人 ,如何辗转挣扎于漂泊的旅途 ,历经饥寒困危,备尝忧患。对于生活在动乱时代的人们,这一类诗格外具有感染力。如《月夜》 ,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困居长安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被战火阻隔的妻子的怀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当他逃至凤翔后 ,有了机会去鄜州探家时,又写出他的名篇《羌村三首》,录第一首: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诗中呈现一幅戏剧性的异常感人的场面。在那一场突发的大战乱中,家破人亡是寻常事情 ,骨肉重聚反而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了 。杜甫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把他们一家人重新相见时,彼此如在梦中 、亦惊亦悲亦喜的复杂心情清晰地呈现出来 ,可谓感人至深。千百年来,它不知引发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

正是因为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富于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杜甫 ,常常从自身的遭遇联想到更多的人、更普遍的社会问题。如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他由幼子的因饥饿而夭折,想到自己的家庭毕竟还享有某些特权 ,那些地位低下的“失业徒”、“远戍卒”,又将如何挣扎下去呢?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由自家茅屋被风雨吹破而致家人受寒冻 ,发出“安得广厦万千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祈愿 。这种宽广的胸怀,是值得后人钦佩的。

杜甫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有“诗史”的美誉。但应该指出:

诗歌并不会仅仅因为记载了某些史实就成为好诗 。杜甫其实并非有意于史;他的那些具有历史纪实性的诗篇,以及那些纪述自身经历而折射出历史面目的诗篇 ,乃是他的生命与历史相随而饱经忧患的结晶,是浸透着他个人的辛酸血泪的 。后代有些诗人虽然也关注社会政治问题,但往往有意于史 ,所以他们的诗作难以像杜诗一样引起我们的感动。

当然,杜甫的诗歌不尽是同当日的政治 、社会问题相关联的,也下完全是忧愤之作。他的作品题材其实很广泛 ,尤其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物的诗篇,在他的集子中占了很大比例 。杜甫一生到过很多地方,吟咏美好的山川风光 ,为他多难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像西南一带的景色,很多是因为有了杜甫的诗才开始为世人所知。有时,杜甫也会忘怀一切地沉浸在自然界种种细微的变化中 ,写出诸如“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遣意》)那样一类情味悠闲的诗句 。毕竟,生活是多彩的 ,作为诗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失去对优美事物的兴趣。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比较而言,李白的诗天然涌发 、飘逸而不可摹仿;杜甫的诗则千锤百炼、苦心经营 ,可以为人典则 。就这一点来说,杜诗对后人的影响比李白要大。

杜甫的诗歌类型众多、风格也富于变化。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杜甫的诗歌应用范围极广 。他不仅用诗歌来叙事抒情,还用来写人物传记和自传 、书信 、游记、政论、诗文评 ,几乎无所不能。不过这也带来部分诗歌偏向于理性化的问题。

二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态度比较宽容,主张“转益多师”而不轻易否定 。比如对南朝诗,杜甫虽亦有所批评 ,但却不曾像李白那样大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之一) 。他对庾信 、何逊、阴铿等众多六朝作家,都能诚心地肯定和汲取其长处 ,从而丰富了自身的创作。这一点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曾强调地指出。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 。他的五、七言律诗和五 、七言古体诗 ,在唐代都是第一流的。七言绝句虽不如李白、王昌龄那样杰出,但也有自成一家的特色。只有五绝,数量较少 ,成就亦稍为逊色 。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种类型特别具有独创性,也最能够代表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 ,我们分别加以介绍。

一类是用五言古体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这类诗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 、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能够表达相当复杂的内容 。如《北征》诗长达七百字,叙述作者自凤翔至鄜州探家的一路经历和所见所思,沿途的景物 、战乱的疮痕、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与家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内容交织在一起 ,情绪起伏变化,充分表现了杜甫当时复杂的心理。这类诗是从辞赋体变化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成份。宋代诗歌有“以文为诗 ”的倾向 ,显然受到杜甫这一类作品的影响 。但在杜甫诗中由于感情浓郁厚重 ,仍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如此长篇,而不致失去诗的特性。

一类是以《兵车行》 、《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 、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这一类诗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杜甫打破惯例 ,不用乐府古题而“即事名篇 ”(根据所叙事实命名),这样就更能够反映现实,更富于生活气息 。这一创造 ,直接导引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 ”运动 。从叙事艺术来看,这些诗善于描绘人物形象,尤其是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个性 ,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再有一类是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杜甫以前,七律多用于宫廷应制唱和 ,这类诗内容贫乏,其语言亦平缓无力,而在这以外 ,佳作也为数不多。到了杜甫 ,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可能性。七律同五律一样,是固定的诗型 。但杜甫利用它比五律稍大的篇幅 ,使之能包含相当大的容量;在语言节奏方面,虽然七律每句只比五律多二字,但经过杜甫的精心调节 ,却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于是,七律成为一种既工丽严整,又开合动荡 ,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的诗型。试看他的名作《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诗写巫峡的秋声秋色,美丽而萧瑟 ,壮阔而阴郁 ,以此衬托出孤独的诗人形象。整首诗既有力度,又非常精致,给人以丰富的感受。而有时候 ,杜甫为了追求特殊的效果,又把古体诗的句式、音调锤进律诗,人们称之为“拗律” 。如《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旆愁 ,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

在这首诗中 ,第二句和第七句语法完整,不避虚词 、代词,都是古体诗的散文化句式(通常律诗的句子比较紧缩)。尤其第七句是上五下二的节奏 ,在第五字“者”处形成很强的停顿,然后引出悲怆而有力的末句。从声律来说,这首诗每一句第五字的平仄都和律诗规定的平仄相反;而且对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 ,句尾都是三仄声对三平声 ,起伏感很强,具有古风的特征 。这样,作者打破了律诗固有的平衡 、和谐 ,于拗折中求得独特的韵味,借以表达自己不平静的心情。这种借声调和句法的拗折来抒发某种特殊情绪的手段,后来在宋诗人黄庭坚那里被广泛运用。

杜甫对于诗歌的语言非常重视 ,他毫不隐讳地宣称:“语不惊人死不休 。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的努力,也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杜甫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杜诗语言的功力,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句式、词汇并不特别,但由于写得准确有力 ,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如《羌村》中“妻孥怪我在”,读起来是很平常的句子,但它刻画出妻子见丈夫仍在人世、刹那间竟感到奇怪的神情 ,成为惊心动魄的一笔。又如《江亭王阆州筵饯钱遂州》中“老畏歌声断 ,愁随舞曲长”,也不是很特别的句子,却很充分地写出了诗人观赏歌舞时潦倒愁闷的心情 。另一种情况就是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造成新鲜的 、能够激活读者心理感受的形象 。譬如杜甫的写景诗句,常把表示色彩的字放在开头,然后用一个动词引入实物 ,像“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放船》),“碧知湖外草 ,红见海东云”(《晴》),“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等。这样写来 ,既醒目又能表现出情感的流动。古人炼字,有“诗眼 ”之说,即一句诗中有一个字特别警醒 ,使全句皆活 。杜甫这方面的长处尤其为人钦服 ,赞为一字之下,后人无法更易。像“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二十判官》)的“乱”和“悬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的“垂”与“涌 ”,“万姓疮痍合

“一骑 ”指一人一马。一骑是古代骑兵部队的作战单位 ,骑是个数量单位,一人一马合称为一骑 。意思是指一个骑马的兵或将,古代骑兵作战 ,一骑一马不够的,长途作战选择一骑数马。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 ,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

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 ,便于大家理解:

从长安回望 ,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 。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 ,单独解释给大家看:

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 ,以祀神也 。”

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 ,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 ”《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 ,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 ,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 ,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 ,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 ,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 ,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 ”(《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 。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 ,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知是:一作“知道” 。

如果只看文章的话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得结合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来解读:

这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华清宫是公元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 ,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 ,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既然说到这了,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评析一下这篇文章: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逸的生活 ,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 ,犹如**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 ,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 ”,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 ,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 ,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 ,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 ,妃子嫣然而笑了 。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 ”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 ,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 ,已至京师 。 ”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好色 ,贵妃的恃宠而骄 ,而形象的用“一骑红尘 ”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

“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 。它使我们想到春秋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故事。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点燃烽火 ,导致国破家亡。

“无人知 ”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 ,“一骑 ”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知道 。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 ,外人无由得知。这就揭露了封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不惜劳民伤财,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穷奢极欲 、权力不受制约的最高统治者荒*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

最后 ,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我觉得有必要再介绍一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

关于“骊山三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楠木青城]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85.html

(19)

文章推荐

  • 周五晚上有什么综艺节目

    网上有关“周五晚上有什么综艺节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周五晚上有什么综艺节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百变大咖秀、喜剧不谢幕、中餐厅5、嗨唱转起来3、王牌对王牌6、奔跑吧·黄河篇、中国好声音2021、奔跑吧特别季、主持有新人、心花路

    2025年07月23日
    18
  • 寓意前程似锦的诗句精选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释义: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寓意前程似锦的诗句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25年07月30日
    11
  • 教程开挂辅助“微乐天津麻将怎么开挂”最新辅助详细教程

    亲,微乐天津麻将怎么开挂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QQ群【】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

    2025年08月11日
    16
  • 实测教程”新中游大厅可以开挂是真的吗”(原来确实是有挂)

    您好:新中游大厅可以开挂是真的吗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

    2025年08月12日
    16
  • 开挂辅助工具“凑一桌游戏可以开挂吗”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开挂辅助工具“凑一桌游戏可以开挂吗”开挂(透视)辅助教程>亲,凑一桌游戏可以开挂吗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

    2025年08月15日
    24
  • 玩家辅助神器:“微信十三水胜率”分享必要外挂教程

    您好:微信十三水胜率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

    2025年08月18日
    14
  • 实测分享“微乐内蒙麻将万能开挂器”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

    实测分享“微乐内蒙麻将万能开挂器”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您好:微乐内蒙麻将万能开挂器,软件加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微乐内蒙麻将万能开挂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微乐内蒙麻将万能开

    2025年08月21日
    22
  • 实测分析“德扑之星怎么开挂”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

    实测分析“德扑之星怎么开挂”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亲,德扑之星怎么开挂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效

    2025年08月23日
    16
  • 实测辅助”老表逗娱碰胡有挂吗”(详细开挂教程)

    实测辅助”老表逗娱碰胡有挂吗”(详细开挂教程)>亲,老表逗娱碰胡有挂吗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

    2025年08月23日
    18
  • 学化妆一般要学多久才能出师啊?

    学化妆一般要学多久才能出师啊做化妆师的话要学习初级中级高级的所有化妆课程学化妆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是做影楼化妆师,三个月或者是四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的,如果是做影视要半年到一年的,如果是学整体形象设计,要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个整体概述,绝对是可以概述所有的培训学校了。我觉得现在想学化妆的,必须要给自

    2025年09月11日
    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楠木青城
    楠木青城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楠木青城”!

  • 楠木青城
    楠木青城 2025年07月23日

    希望本篇文章《骊山三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对你有所帮助!

  • 楠木青城
    楠木青城 2025年07月23日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楠木青城
    楠木青城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骊山三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骊山三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联系我们

    邮件:格瑞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