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厌学的原因:
(一)客观的外在影响源。
1 、学习负担和压力过大 。
2、家长期望值太高。
3、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4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
5、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
6、单亲及后双亲家庭对子女的伤害。
7 、电视中不良内容的影响 。
8、学生消极同伴群体的影响。
(二)主观的内在影响源。
1、学生对学习认识上的偏差 。
2 、基础太差 ,难以适应。相当部份的学生由此而厌学。
3、学习目的功利化或不明确。
4、学习过程中方法不当 。
5、消极的情绪体验。
6 、抗挫能力低下。
高中生厌学的表现:
第一,字迹潦草 。
第二,不求甚解。
第三 ,学习不积极。
厌学的干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1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关爱“学困生 ”,让学生愿学 。
2、倡导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乐学。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多变的情景 ,让学生会学习。
(二)加大理想前途教育,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与家长配合营造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厌学干预合力;
(四)齐抓共管,从严治校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青少年思想品质 、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 、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以下分享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1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交往恐惧症
对人的恐惧也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 、感到脸红、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 ,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 ,于是时常主动避开他人,不与他人说话交流,影响和别人的交往 ,内心非常焦急痛苦,但往往因症状难于启齿而不敢就医,通常要到出来社会工作之后 ,感到实在无法忍受才寻求治疗,从发病到治疗已煎熬了多年甚至十余年,强迫症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二、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
性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是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性成 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 。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他们常认为“性是不好的” 、“对异性长辈出现性幻想是可耻的 ”、“手 *对身体是有害的”等 ,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通过对各种神经质症的深入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由错误的性观念而引起的对手 *、性幻想等的严厉的自我惩罚(心理的或生理的)是导致产生神经质症状发生的心理温床的重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严重的自卑感 、对人恐怖症等症状。男孩对手 *、遗 精、性梦的错误认识,女孩对月经 、性幻想、自己体象的消极认知和评价,偷看**录像 ,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青少年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改变对性的态度应是人生心理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净化社会风气,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 ,组织各种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高尚情操以及家长改变传统观念,早期给孩子予健康的性教育等 ,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必要时应接受专业心理咨询,不要耽误孩子。
三、学习压力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压力常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 ,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 ,整个社会 、整个学校都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 ,是青少年及家长前来咨询的常见问题 。这些情况在期末 、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 ,有极个别甚至消极自杀。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给中小学生减压,希望情况会有所好转 。
四 、人际交往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 ,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 、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 ,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 ,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 。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而自尊心又极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家长 、教师或心理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 ,引导青少年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有失败 ,有可能丢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过分苟求苛刻自己 ,也不要对外界寄托过多过高的期望和幻想,在行动和实践中增强信心心培养技巧。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21、自卑心理
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 ,经常遭到批评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 ,可是他们又非常害怕别人对 自己冷嘲热讽,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经过观察,我发现梁某头脑灵活 ,但上课经常在下面偷偷玩玩具,下课也和成绩差的同学一起玩。他学习习惯很差,作业乱做乱画,早晨经常迟到。
2、偷拿成性
学生道德意识缺乏 ,法制观念淡薄 。认为偷东西不是偷,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用时方便一些而已;有同学是因为偷东西成功很有成就感,为了刺激而偷 ,有的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偷东西小的时候是不晓得,长大了家长也没有注意他偷别人的东西,又不给钱给他买东西 ,以致他去偷别人的东西自己用。到后来有时就是为了报复成绩好的同学 。父母未加注意,孩子总是倾向于满足自己的需要,偶尔的.不当行为受到默认 ,得到强化,以后就会明知故犯,形成盗窃行为。
3 、意志薄弱 ,易受不良习惯影响
有一定上进心,但不能持久,意志薄弱,易受干忧。梁某还喜欢和低年级的一个家庭情况复杂的学生粘在一起偷拿别人的东西 ,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但是由于他自制能力差 ,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 。
4、占有欲望强烈,自我意识浓重
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 ,特地去做不好的事情引起老师的注意,看到别人的成绩好,东西多而眼红 ,于是,突然偷别人新玩具或学习用品等就成了他感兴趣的事情。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3如何疏导高中生心理问题
1、寻找根源,改善行为 ,增强自信
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教师必须多方面调查,找学生细心谈话 。对于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学生,教师必须客观的对待他,而不能主观的将学生圈定为“小偷” ,教师应单独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知道偷窃是耻辱,然后了解他偷窃的动机 ,消除诱因,并告诉他小偷小摸行为被别人知道了会难以得到他人的信任,要求同学们自律。例如:梁某有一次趁大家都不在教室偷拿了同学二十元钱 ,我找到他后与他单独进行交谈,刚开始时他怎么也不承认,后来经过反复做工作 ,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把拿走的钱还了回来。我在班上说这钱是老师捡到的。让同学们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
锻炼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小学生往往缺乏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因此在矫正过错行为的过程中容易受外界诱因的干扰 ,错误行为出现反复。有偷窃习惯的孩子,在新的行为尚未巩固时,当他看见有偷窃机会,又会“不由自主 ”地行窃 。梁某在一次我校外出社会实践活动时 ,出发前我就先告诉他“出去别去摸别人的东西”可到了目的地他却去偷拿超市的东西,被超市逮了个正着,最后我校的俩个老师去超市购物把他带了回来。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 ,准确诊断出 根源所在,谈心 、家访、讨论,对小偷小摸行为的同学说一句话。让小偷小摸行为的学生能知道自己的错误 ,并愿意去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
在平时,坚持对他进行正面教育,捕捉他的“闪光点” ,为他树立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注意正确对待他,鼓励他积极进取 ,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把受挫的自信心及早地树立起来 。在课堂上他回答对了问题我会说“梁某回答得真好啊!上课积极开动脑筋,大家为他鼓掌吧! ”。班会课上 ,在会上,我对同学们说:“梁某这段时间进步很大,请大家为他鼓掌?” 平日里一向受批评的他 ,居然也享受到老师的肯定,对自已的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了较大的改善。对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学生进行矫治 ,必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开始 。让他们认识到偷窃是不正确的、不道德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2、激励学生,激起动力 ,懂得自爱。
学生都需要进步,《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对梁某进行激励 。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 ,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梁某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 ,“梁某同学6767 ”渐渐的,梁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班上也有近一年太平了,可有一天课间操大家都去做操了 ,有几个孩子打扫卫生做操十分钟结束后回到班上又有两个孩子笔袋不见了,笔袋从梁某的书包里翻了出来,这让我感到奇怪“当时梁某去外面做操去了 ,不在教室里”,通过分析我发现是
有孩子在搞恶作剧,有意栽赃梁某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上对恶作剧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梁某:“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小时不懂事爱搞恶作剧 ,现在懂事了,是个好孩子”。因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找到生活的乐趣,又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丰富学生的生活 ,同时让他们能多为别人考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生有了荣誉感,慢慢就会懂得自爱。
3 、家校沟通 ,促进自信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当学生出现小偷小摸行为时,教师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 ,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一种压力。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为家庭所不容,为学校所不许,为社会所不齿的 。同时提醒家长注意教育方法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发现孩子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一定要追查清楚。梁某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需要,例如孩子们随着季节更换而买的各类玩具。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 ,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家长会上大肆对梁某进行表扬让他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满足,增强自信。
本文来自作者[痴春]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67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痴春”!
希望本篇文章《高中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对策》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高中生厌学的原因:(一)客观的外在影响源。1、学习负担和压力过大。2、家长期望值太高。3、教师教育方式不当。4、家庭教育方式不当。5、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6、单亲及后双亲家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