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又名九品官人法 ,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 。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 ,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 ,随之科举制形成。
设置方法
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 ,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 。州郡中正都设有属员 ,称为“访问 ”。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 、才能 。家世又称“簿阀”、“簿世” ,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 ”。如曹魏时中正王嘉“状”吉茂为“德优能少” 。西晋时,中正王济“状”孙楚为“天材英博,亮拔不群 ”。中正根据家世 、才德的评论 ,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 、中中、中下、下上 、下中、下下 。但类别却只有二 ,即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 ,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 ,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又称“起家官 ”)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 ,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 。一个人的乡品升降后,官品及居官之清浊也往往随之变动。由于中正品第皆用黄纸写定并藏于司徒府 ,称“黄籍 ”,故降品或复品都须去司徒府改正黄纸。为了提高中正的权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 。但中正如定品违法 ,政府要追查其责任
关于“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泷子阳]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674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泷子阳”!
希望本篇文章《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