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超大型钨多金属成矿带

柿竹园矿床是一个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其中钨、锡 、铋 、铍、氟及铅、锌 、银均有相当大的规模 。近几年 ,随着在矿区外围的普查和勘探 ,一批大中型铅锌银矿床陆续被发现 。为什么在柿竹园这样小的一个地段,有如此丰富的金属大量堆积?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成矿学问题。涂光炽(1989),扬超群(1989) ,裴荣富等(1990),Mao Jingwen等(1993),毛景文等(1994)曾在该方面做过初步的讨论。本文针对柿竹园超大型钨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和特殊因素作有关探讨 。

钨锡富集趋势 钨、 锡、 钼和铋是一组亲地壳元素 ,在地球形成和演化期间,这组元素不断趋向于上地壳富集。经过聚生 、核幔分异作用、幔壳分异作用和壳内分异作用,钨、锡 、钼在地幔、下地壳和上地壳的丰度分别为0.016 μg/g ,0.13 μg/g,0.059 μg/g;0.7 μg/g,1.5 μg/g ,0.8 μg/g 和 2.0 μg/g,2.5~5.5 μg/g,1.5 μg/g(Lehmann ,1994)。

金属元素不仅对不同地球层圈具有不同亲和性 ,而且在地球内分布呈不均一性 。在某一个成矿带内,某一种或几种元素相对集中,往往多旋回成矿。在该区带内 ,成矿元素在不同成因的地壳岩和地幔岩中都比较富集。例如,九万大山—元宝山锡多金属成矿区中,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 、花岗闪长岩、赤云母花岗岩、变粉砂岩 、变泥岩锡含量分别为7.0 μg/g ,15.3 μg/g,22.4 μg/g,40.3 μg/g ,14.8 μg/g 和 12.3 μg/g(Mao et al.,1993) 。南岭地区是一个巨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省,这本身就反映出这些金属元素在南岭地区异常富集。程先耀(1984) 、徐克勤等(1987)论证元古宙地层位一个富钨锡的矿源层;毛景文(1991)总结指出地幔去气作用、海底火山喷气作用及古砂矿化是钨锡矿床初始富集的三种形式。这是在南岭地区这样一个富钨锡成矿省中形成超大型钨锡矿床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 。

南岭成矿省中钨锡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陈毓川等 ,1998),即东部(赣南粤北闽西)富钨,西部(桂北滇东南)富锡 ,中部(湘南)钨锡兼富 ,还有钼、铋 、铍等相伴富积。此外,以南岭中脊为轴(由柿竹园—大厂—个旧三个超大型矿床组成轴线)有北部富钨锡(赣北曾家垅锡矿田,太子壁锡矿床 ,婺源钨矿和阳储岭钨矿),南部多锡矿床(粤东,粤西 ,广西钦甲和云南都龙锡矿床)。南岭地区钨锡成矿作用具有多旋回性螺旋式上升之势 。在南岭地区锡钨始于古—中元古代(毛景文等,1990),于新元古代形成九万大山—元宝山地区的宝坛、九毛等矿床 。加里东期出现钦甲锡铜矿、牛塘界钨矿床等 ,印支期限栗木等钨锡铌钽矿床,在燕山期达到钨锡矿化的全盛时期,形成钨锡矿床数百个 ,金属储量占全成矿省的95%~99%。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空间上位于南岭之中段,成矿时代处于燕山中期。因此,多金属(W ,Sn ,Mo,Bi,Be ,Pb,Zn,Ag)大量堆积在一定程度讲是地质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

深大断裂与钨锡成矿 在南岭地区 ,北东向和东西向深大断裂十分发育,它们对钨锡矿床及有关花岗岩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汤吉方等(1989)统计出区内12个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和80余处大 、中型矿床无一不受深大断裂影响,在北北东向、北西向深大断裂与东西向深大断裂的交汇处 ,矿化相对集中。深大断裂对成矿的作用表现为:①地壳深熔生成花岗岩(莫柱荪,1989),由于地壳富有钨锡元素 ,这些花岗岩经分异演化后成矿,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往往为岩体定位之空间及矿液通道;② 沿断裂广泛分布的煌斑岩脉,不仅表明大断裂切割的深度 ,而且说明地幔流体及热能可以向上传导 ,所引起的区域高热场对于花岗岩的形成、分异演化和成矿具有重要作用;③幔汁和幔气多以H+,K+,OH- ,CO2 ,CH4 ,Ar ,He等形式向上运移,这些对于成矿起着积极作用 。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位于茶陵—郴州—临武深大断裂之东侧(图7-4)。九峰山—会昌—仙游东西向基底断裂,向西延伸呈隐伏状态在柿竹园地区通过。北西向的邵阳—郴州深大断裂也于柿竹园南部通过 。这3条深大断裂交汇形成了一系列热点或热柱 ,以至于地幔气流和深部大岩浆房源源不断地为该区提供成矿物质和能量。

沿茶陵—郴州—临武大断裂有明显的重力梯度分带,断裂之北西为印支期凹陷褶皱区,有巨厚层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分布 ,形成区域重力高值区。断裂之南东为加里东隆起区,由下古生界碎屑岩组成 。沿该断裂形成一条重力低异常带,分别由香花岭 、骑田岭、宝峰仙、千里山 、宝山等几个区所组成。

千里山花岗岩体成矿异常 千里山花岗岩体为一个复式岩体 ,由3个阶段岩体所组成。从早到晚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5.9km2) ,等粒黑云母花岗岩(4.1km2)和花岗斑岩群组成 。尽管该岩体只有10km2,但地球物理资料提示其深部有一个圈套的岩体,也可能与王仙岭岩体在深处连接 。千里山岩体出露面积虽小但每一阶段成岩均有矿化作用与之伴生 ,而且岩性表现出一系列成矿特殊性。

图7-4 湘南典型矿田构造与航磁化极异常特征标志

多阶段、 多来源成矿物质堆积 在柿竹园矿区,矽卡岩以钙矽卡岩为主构成块状体。但在矽卡岩生成演化之晚期,出现大量细网脉锰质矽卡岩 。在钨多金属矿床中 ,锰质矽卡岩的产出似乎表明了矽卡岩生成演化的方向性和成岩成矿长周期性。矽卡岩中的锰元素抑或来自岩体抑或源于富锰的碳酸盐岩。在诸多矽卡岩矿床中,原生矽卡岩多有退化蚀变作用,形成以角闪石、绿泥石和云母类含水矿物组合 。但在柿竹园矿区 ,退化蚀变作用以形成次透辉石 磁铁矿 萤石组合,随之,经历了多级退变或水化作用 ,即阳起石(韭闪石)+磁铁矿+萤石,绿泥石+磁铁矿+萤石到碱性长石+萤石+绿泥石+磁铁矿(+黑云母+石英)变化阶段。在空间上也可以看到这种清楚的蚀变分带现象。整个退化蚀变作用向着水化作用增强 、氟逸度增高 、铁质元素不断析出的方向递变 。最后以碱质、硅质组分富集而造终。在退化蚀变过程中原分散在石榴石等矿物中的锡钨元素活化并形成细晶锡石、白钨矿 、辉铋矿及辉钼矿。该阶段辉钼矿的铼 锇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51Ma(李红艳等,1996) 。总之 ,本期矿化发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系统中 ,主要以矽卡岩及其蚀变岩为表征形式。此外,在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隆起顶部,发育矿化黑云母石英云英岩块体或白云母石英云英岩。这些云英岩多呈残留体出现于等粒黑云母花岗岩体边缘 。

与等粒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矿化作用 ,虽然也形成少量富W—Mo—Bi—Sn钙质矽卡岩脉,甚至可以见到在花岗岩枝的梢端逐渐变成矽卡岩脉的现象(王昌烈等,1987) ,但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为云英岩矿化 。云英岩化一般出现在等粒黑云母花岗岩体隆起内外接触带的几百米范围内,但沿南西向断裂延伸几千米。空间公布叠加在原生块状矽卡岩、退化蚀变岩、角岩(包括大理岩)和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例如,野鸡尾岩枝)上。云英岩可以分为黑鳞云母云英岩 、白云母云英岩、黄玉云英岩和碱性长石云英岩 。

在云英岩化过程中 ,云英岩的产出状态和矿化元素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即从下往上为岩体隆起部位的块状云英岩(W—Sn—Mo—Bi),叠加在矽卡岩之上的密集大脉状和稀疏脉状云英岩脉(W—Sn—Mo—Bi) ,叠加在大理岩之上的细网脉状云英岩(Sn—Be—Cu),叠加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之上的细网脉云英岩(Sn—Cu)。这种矿化分带实质上受一套破裂系统,3种成矿围岩及两个地层构造界面的制约。在等粒黑云母花岗岩侵位及冷凝期间 ,于岩体隆起部位形成层节理和一组共轭节理 ,并且该组共轭节理延伸和发育在其上部的块状矽卡岩体中 。由于矽卡岩性脆,形成的节理宽度圈套。同样的应力作用在矽卡岩之外的大理岩或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则变成细网状裂隙,这可能由于后两者韧性圈套及受应力较弱所致。

云英岩矿化受控于裂隙系统 ,表明成矿在一种开放环境 。但这种开放程度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裂隙网络自岩体隆起接触带到向上几百米处即尖灭。其上部的泥质大理岩可能起到一种屏蔽作用,以至于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得以有效保存。虽然不排除其他来源的水和物质参与了成矿作用 ,但空间上氢—氧同位素成分变化(王昌烈等,1987;张理刚,1989)及成矿物质的有序分布 ,例如,从接触带向外,矿物分带为黑鳞云母→白去母→脆云母 ,黑钨矿→白钨矿,铁铝榴石—锰铝榴石固溶体→锰铝榴石均说明了云英岩矿化与等粒黑云母花岗岩的密切关系 。

第三期铅锌银矿化呈脉状,与花岗斑岩在空间上相伴产出。北东向的花岗斑岩脉群宽6km ,长30km ,仅在柿竹园矿区及外围已探明野鸡尾、才山 、七形坪、横山岭、南风坳和枞树板一大批矿床。本期矿化产在一种比较开放的环境,有一套脉状和网脉状锰质矽卡岩与之共存(毛景文等,1994) ,还有大量含水矿物金云母 、白云母、绿泥石、脆云母 、绿帘石等 。尽管本期矿化与前两期矿化在空间上叠加一定程度是有偶然性,但也同样以大量富氟为特征,并有较多的电气石存在 。

两类成矿物质源交织:上述三大成矿系统与花岗质岩石有着成因联系 ,也就是成矿元素是通过花岗岩浆的重熔 定位 分异富集成矿。这是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成矿的主旋律和成矿物质来源的主体,另一方面,部分成矿物质可能来自地层。季克俭等(1989)在柿竹园矿区外围进行了地层地球化学工作 ,结果证实在矿体以外800~5000m之间存在一个钨多金属元素负异常区 。他们认为在花岗岩侵位过程中,由岩体提供热源,大气降水为水源 ,形成地下热水循环系统,将地层中的钨多金属元素淬出,运移至接触带聚集成矿。这一认识被王昌烈等(1987) ,刘文茂等(1994)的工作证实。刘文茂等(1994)还证明柿竹园地区的震旦纪碎屑岩和泥盆系碳酸盐岩均富W ,Sn,Mo,Bi ,Zn和F 。他们论证侏罗纪时间湘南是一个蓄水盆地,水源充足,沿断裂 、地层层间构造及岩石空隙下渗的准水 ,被花岗岩体加热成热水,然后淋滤地层,淬取有机质成为一种弱酸性溶液 ,从而能有效地萃取W,Sn,Mo ,Bi等成矿元素进入成矿的对流循环系统。此外,利用成矿元素正异常区被负异常区环绕作为找矿标志,指出柿竹园矿区东部的兰家为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靶区。

综上所述 ,柿竹园地区位于赣南湘东隆起西侧的海西拗陷槽之东缘 ,由于古陆风化剥蚀和沉积作用,于泥盆纪地层初步富含Pb—Zn等元素,并有从东向西Fe→Mn→Pb→Zn元素分带规律(王昌烈等 ,1987) 。正是由于围岩富Mn(毛景文,1994 ,1996) ,矿区内各期矽卡岩的生成演化表现为在晚期石榴子石和辉石趋向富锰。并于Pb—Zn—Ag矿化阶段形成大量的脉状锰质矽卡岩及富锰金云母(含MnO2 ,1%~5.5%)和硫锰矿等。另外,湖南寒武系底部的黑色页岩层含有大量的稀有、放射性及亲铁元素 。这些元素于燕山期花岗岩侵位和成矿期间 ,由于高热能场和挥发组分的驱使,可能也参与了成矿系统。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在柿竹园矿区成矿元素如此丰富的原因之一。

华南地区是一个钨多金属异常区,为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着地质历史演化 ,钨锡矿化多旋回螺旋式强度增大,至燕山期达到高峰,北东向和东西向深大断裂控制着区域花岗岩的形成及上侵定位并作为通道使地幔气液源源不断地上升 ,更重要的是导致地幔热能上涌 ,保持断裂附近,尤其是两组断裂的交叉部位长期处于高热状态 。

千里山花岗岩出露面积仅10km2,但向深部与王仙岭等岩体连在一起 ,甚至沿茶陵—郴州—临武大断裂与宝峰仙、千里山 、骑田岭、香花岭花岗岩体在深部具有一个共同的岩浆库。三个期次花岗岩均经历了高度分异演化,是比较典型的BELIF矿花岗岩,同时也是一种高热花岗岩。相应形成了与花岗岩系列有关的三大成矿系统 。以矽卡岩化为代表的第一成矿系统 ,在矽卡岩生成后经过多次退化蚀变作用,使成矿元素得到最大限度聚集。以云英岩化为代表的第二成矿系统,受控于岩体凝固过程产生的节理系统 ,形成了柿竹园矿区的矿化元素分带。以Pb—Zn—Ag矿化及锰质矽卡岩代表着第三成矿系统,伴随花岗斑岩脉群,在区域上广泛分布 。这三大成矿系统的叠加复合 ,形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成矿体系,以至于成矿物质有效地保存和富积。

两组深大断裂在郴州地区交织导致地幔热液上升,千里山高热花岗岩的连续3 次侵位 ,使柿竹园地区在70~80Ma时间内处于高热环境。这种高热环境不仅延缓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速度 ,使岩体内成矿物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汇聚,而且在岩体以外形成了一系列对流循环系统,使原在地层中初始富集的W ,Sn,Bi,Mo ,Be,Zn,Ag等被活化、运移和堆积 。

南岭地区

贺菊瑞 王爱国 曾勇 芮行健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210016)

摘要:皖赣地区主要存在4大成矿系统,即中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成矿系统 、新元古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系统、晚古生代热水沉积(后期叠加)成矿系统、中(新)生代火山-侵入岩浆成矿系统。近年工作,取得了一批找矿最新成果 ,拓展了9个重要的成矿带。地物化遥矿综合信息显示,10个找矿远景区可以考虑作为下一轮矿产勘查的部署重点地区 。

关键词:皖赣地区;成矿系统;找矿远景区

1 区域成矿作用

1.1 构造格架

皖赣地区的扬子和华夏板块以及钦杭结合带,在漫长的地史发展中 ,经历了古元古代末19亿~17亿年(吕梁期)和中元古代末10亿年间(四堡期)两次克拉通化 ,构成了Rodinia超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1,2]。晋宁期发生了陆核裂解-增生到聚合造山-陆块最终成形阶段;加里东运动进入统一的华南板块发展阶段;华力西—印支褶皱造山;燕山—喜马拉雅期地块活化,陆内成盆 ,地壳减薄,而导致了大量火山岩喷发 、花岗岩侵入活动和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作用。

1.2 4大成矿系统

皖赣地区主要存在4大区域成矿系统[3~5] 。

(1)中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成矿系统——铁砂街式块状硫化物型铜成矿系统 。

构成该成矿体系的岩石产于格林威尔旋回内,是不同环境下的产物 ,以岛弧环境为主。岩石类型为浊积岩、凝灰岩、基性火山岩 、少量酸性火山岩,并伴有碧玉、重晶石及碳酸盐岩的夹层和透镜体。矿化以层状、似层状金属硫化物矿层为主或构成矿源层,主要矿种为铜金矿 ,其次为铅锌镍矿 。

本区已厘定了万载—宜丰 、铁砂街—王坞 、德兴—岭南、黄土岭—水竹坑等4个中元古代海相火山岩带。

(2)新元古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系统——张十八式层控(叠改)型铅锌(锡)成矿系统。

新元古代包括青白口纪、南华纪及震旦纪 。青白口纪地层在本区地方名称有井潭组或登山群 、历口群或落可岽组、上施组和万源岩组Qbwy。青白口纪之后,地壳转为相对平稳的剥蚀和滨浅海相沉积的稳定环境,形成大范围的稳定盖层 ,即一套南华系砂岩-冰碛岩-碳酸盐岩组合。由于局部的火山作用、沉积分异和地热流的作用,造成某些水盆地中成矿元素富集,局部形成了金属硫化物矿床 。如于都银坑铅锌矿 、德安彭山张十八—曾家垅铅锌锡矿、彭泽郭桥铜银矿、休宁—宁国等地区的钨铅锌矿。

(3)晚古生代热水沉积(后期叠加)成矿系统——永平式(新桥 、武山、城门山)铜硫层控叠改型成矿系统[6~8]。

赋矿地层以石炭纪含火山岩系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层为主 ,有时也有二叠系和三叠系 。控矿构造为区域性断裂 ,常见岩浆热液及地幔热流体参与作用。矿床主体为层状,部分受断裂影响而呈脉状和囊状,构成了前人总结的扬子型“三位一体 ”矿化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已知有铜陵新桥式、永平式铜钨硫铁铅锌矿床(大型) 、东乡枫林层控铜铁矿床(中型)、乐华锰矿(大型)以及武山—城门山层状含铜硫化物矿层 。

(4)中(新)生代火山-侵入岩浆成矿系统——铜厂斑岩型铜矿、冷水坑火山岩型铅锌银矿 、茅棚店岩体型锡矿 、宁芜玢岩型铁矿成矿系统 。

华仁民2005年[9]提出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了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且都在燕山期。其中,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的180~170Ma,以赣东北和湘东南的Cu、Pb-Zn、(Au)矿化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燕山中期的第二阶段(约150~139Ma) ,主要是南岭及相邻地区以W 、Sn、Nb-Ta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化为主的成矿作用 。第三次是发生在燕山晚期125~98Ma的以长江中下游地区Fe-Cu-Au-S矿化、南岭地区Sn 、U矿化和东南沿海地带的Au-Cu-Pb-Zn-Ag矿化为代表的成矿作用。华南地区中生代这3次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是该地区岩石圈发展演化的产物,它们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壳-幔相互作用、深部热流体的参与有着成因上的密切关系。

中国东南部燕山期岩浆大爆发和成矿大爆发事件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和总结[10,11] ,对皖赣地区的找矿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初步总结出若干成矿模式,如宁芜玢岩型铁矿 、德兴斑岩铜矿、庐枞龙桥式铁矿、沙溪斑岩铜矿 、冷水坑斑岩-层控多位一体型银铅锌等等成矿模式。后者内部可细分为银路岭斑岩型铅锌银矿(大型)、下鲍火山间歇期层控型银铅锌矿(大型-中型)、银路岭东西向脉型金银矿(中型)。横峰和武功山碱性小岩体中产出自交代铌钽矿(超大型),属A型花岗岩蚀变型和接触交代型 。

著名的铜厂 、富家坞 、朱砂红、银山等斑岩铜矿达到超大型规模。沿赣东北断裂带向西南越过萍乡—广丰深断裂带可延伸至尖尖岭 ,抵达乐安、相山,向北可延至安徽歙县—绩溪,甚至江苏溧阳 ,尚有众多的疑似斑岩铜矿点有待查证。另外 ,推测赣江以西还可能存在另一个斑岩铜矿带,走向与赣东北带平行,可能涉及上高 、高安、武宁和九瑞等地区 。上述两大斑岩铜矿带都是燕山期火山-侵入成矿系统的产物。

2 区域找矿新进展

近年来江西、安徽等省地勘局在找矿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初步厘定了九岭北缘云山—鄣公山—白际山—天目山钨锡成矿亚带 。把江南隆起西段桂北钨锡成矿带延伸到了江南隆起东段 。本带自修水 、武宁、德安跨过鄱阳湖 ,沿NE方向至赣东北景德镇、婺源及绩溪 、宁国。近东西向长300~500km,宽60km。新发现有香炉山大型钨矿、彭山中型锡矿、云山锡矿 、茅棚店—八字脑锡矿、白际—逍遥—巧川—西坞口等中型钨矿 。

(2)初步发现了九岭西南缘中元古宙裂谷(?)变质双峰式火山岩中层控型铜矿化带重要信息。本带从江西万载罗城到宜丰鸦溪,东延可能至高安 ,经景德镇与皖南休宁黄土岭、歙县水竹坑层控型铜矿化带相连。重要矿床点有万载罗城—宜丰鸦溪 、休宁黄土岭 。为九岭隆起地块找矿扩大了新的视野,具有一定的区域找矿价值。

(3) 、初步发现了武夷北缘中元古代(?)裂陷槽变质双峰式火山岩中层控型铜矿化带重大线索。本带从江西铅山铁砂街到王坞,东延可能与浙江省绍兴的西裘中元古代(?)变质双峰式火山岩中层控型铜矿相接 。为华夏地块北缘(或毗邻边缘)区域找矿提供了新的证据。

(4)武夷地体西缘在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地层中发现了大型-超大型远景的于都银坑铅锌(金银)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武夷块体与罗霄块体的交接带-赣中青白口纪NE向裂陷盆地中 。二层矿赋存于上施组凝灰质火山碎屑岩的硅质白云岩夹层中 ,铅+锌平均品位达7%~14%。延长4~5km。银坑矿区,已求得333+334资源量:铅+锌196.97万吨,金48.5吨 ,银1302.55吨(据高贵荣、张家菁,2004) 。区域上新元古代青白口—南华系,从南而北经宁都—广昌—南丰—南城—金溪 ,向东转向铅山一带 。近年在铅山长寿源的新元古代青白口南华系中已探明一个中型铅锌矿床 ,此矿化破碎带近东西向延长15km。化探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套合好。上述武夷地体西缘和北缘 ,具有寻找青白口系层控-叠生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前景 。

(5)赣东北—皖南休宁的灵山—莲花山—白际山一带即赣东北断裂的NNE延伸方向初步厘定了一条长约10km的金矿带。由东、西两条矿化带构成。东矿带(鼓楼矿带),自南而北分为鼓楼—大麦坞—璜尖—六湾里几个矿段,长约8.5km;与之平行的西矿带(小贺矿带) ,自南而北分为新岭脚—韩家—天井山—小贺等4个矿段,长约7km 。含金硅化破碎带宽3~5m,平均品位(5~9)×10-6(汪应庚 、王爱国 ,2003)。矿化带赋存于中-新元古代凝灰质砂板岩夹双峰式火山岩建造中。本区具有寻找金山式层控-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极大远景 。

(6)进一步扩大了铜陵—繁昌铜铅锌成矿区的找矿前景。近年,在繁昌浮城墩400m以下的花岗闪长岩与三叠纪和龙山组条带状灰岩接触带中发现了矽卡岩型铜铁锌矿体,厚10多米 ,含铜1%~3%、锌1%~3%,初步控制长度在800m以上,估算铜矿可达中型规模。812地质大队 ,在南陵县舒家店背斜发现一斑岩铜矿 ,远景资源量在中型以上(许卫,2005)

(7)通过区域综合对比,新近厘定了九岭—鄣公山地体北缘南华系砂岩-冰碛岩系含矿建造 ,有可能构成一个铜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带 。这是一项崭新的探索性成果。含矿建造呈NE-NNE向稳定展布约500km。覆盖在中元古代绿片岩相变质基底和新元古代裂谷火山岩系基底之上 。本区又叠加有广泛的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 。沿本带陆续发现一系列赋存于南华系同一层位的锡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和矿点。较为典型的如德安张十八大型铅锌矿、郭桥砂岩铜矿 、利山金矿。张十八铅锌矿为近年来新发现,并正在勘查评价的大型矿床 。矿体成层状,控制面积已超过3km2 ,主矿体有两层,矿体厚0.7~2.5m,铅锌矿石品位4%~6% ,成层稳定,厚度变化系数和品位变化系数均很小。目前已控制储量(资源量),铅锌达320万吨 ,银1060吨,还伴生镉、铊、硒等(汪石林 、高文亮,2005)。

(8)前几年 ,江西省冶金地勘局找到了横峰葛源超大型钽铌多金属矿床 ,从而初步显露出了江西怀玉地体灵山岩体周缘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大型铌钽矿化集中区的面貌 。葛源超大型钽铌矿床是一个多金属矿床,除钽为超大型规模外,铌、钨、锡为中型 ,铅锌为小型,共伴生的铷亦为超大型,锂和铯也可综合利用。除葛源钽铌矿外 ,还分布有黄山底(大型) 、石人殿、水晶山、大岭 、唐家 、南塘、九牛、南山 、南泥路等10余个钽铌矿床、矿点和矿化点(韦星林、邓国萍,2004)。

3 找矿远景选区

根据地物化遥重矿等多元信息综合分析以及前辈们数十年的找矿经验 、理论总结和成矿预测的多次筛选[12~16],特提出如下10个找矿远景区 ,供新一轮找矿宏观部署参考 。

3.1 九江—瑞昌远景区

主攻矿种:铜钼金。

主攻类型:武山—城门山式层控矽卡岩型(三位一体型)。

在已知矿床的深部和外围仍然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邓家山铜钼金矿边缘及深部是开展深部找矿的主要目标 。此外,封山洞铜矿 、丁家山铜矿、洋鸡山金矿外围及深部也具找矿潜力。可初步选定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 、邓家山铜钼金矿 ,开展深部及边缘矿床定位预测查证。针对邓家山铜钼金矿区龙当沟矿段15线浅部铜矿体沿走向和深部岩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钼矿体进行追索控制 。另外封山洞铜矿东部竹林塘矿段铜铅锌矿体和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体仍有可能向边缘和深部延伸,值得攻深找盲,探求更多资源量 。

图1 皖赣相邻地区的10个找矿远景区

3.2 武宁—德安远景区

主攻矿种:铜铅锌锡锑金

主攻类型:张十八/曾家垅式层控叠改型。

地处近东西向与南北向构造相交和转折部位。彭山穹隆构造 ,拥有新元古界南华系—震旦系火山岩-砂岩-冰碛岩-碳酸盐岩含矿建造 ,深部为隐伏燕山期花岗岩基 。皖赣项目研究初步认为,本区拥有两大成矿系统,即新元古代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与燕山—喜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含叠加成矿作用)。

彭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特别优越 ,矿产资源综合信息丰富,以张十八层控铅锌矿区为已知模型单元,开展模型对比估算 ,铅锌资源总量在1000万吨以上,铜100万吨,银资源总量在1万吨以上。具有超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 。建议进行“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和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以彭山地区为总战场 ,对比模型单元为分战区,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施工钻孔 ,全面开展概查评价工作。

3.3 怀宁—安庆远景区

主攻矿种:铜铁金(硫)。

主攻矿床类型:月山式矽卡岩型和火山岩型 。

月山岩体周边地带,赋矿地层以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或二叠系 、三叠系的含白云质泥灰岩为主,EW向断裂与褶皱隆起或凹陷交接部位是岩浆活动和成矿的有利构造。已经发现了一批以月山铜矿 、菜瓜山-白岭金矿等代表的硫、铁、金 、铜矿床。西部独秀山背斜为一以古生代地层为主的褶皱区 ,存在有低缓磁异常、重力异常、低阻异常及化探异常 ,异常初步解释认为深部有隐伏岩体,其顶部局部侵位较高,有利于成矿 ,其中虎形山 、银珠山一带具有寻找“冬瓜山式铜矿”的背景和寻找大-中型矽卡岩型铜矿资源潜力的地区 。“五通组”为底板部位普遍见有铁帽,但由于研究程度和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其成矿条件和铜陵、鄂东南等地成矿特征可以类比 ,尤其在石炭纪含矿地层中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尚未突破。西段的怀宁火山岩盆地,属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十余个盆地之一,与本区相邻的庐枞和其东部的宁芜两大火山岩盆地蕴藏着丰富的铜、铁 、金、硫等矿产 ,但该区工作程度较低,未取得重大突破。该区以突破虎形山银珠山等地矽卡岩型铜矿为重点,开辟怀宁火山岩盆地等新地区的找矿工作 ,实现区域找矿的新突破 。

3.4 铜陵—繁昌远景区

主攻矿种:铜铁金硫铅锌 。

主攻矿床类型:狮子山矽卡岩型和层控叠改(三位一体)型。

本区由志留-三叠系构成的NE向褶皱构造与近东西或近南北向断裂的交叉处,往往是岩浆岩、矿田和矿床形成的有利部位。中石炭统 、二叠系和三叠系白云质灰岩是赋矿的主要层位 。晚侏罗-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活动频繁,与之有关的铁铜金矿产丰富 ,已探明的大、中、小矿床有数十处之多 ,如铜官山 、狮子山 、凤凰山、冬瓜山等大型铜矿床,新桥、马山 、黄狮涝山等大型硫金铜银矿床。

近年大地调工作发现白牡岭—叶山、隋山等地规模很大的铜铅锌矿化带。值得进行深部验证工作 。一是加强深部探测;二是向南陵—繁昌外围扩展。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近年开展了区域性蚀变-流体填图,建立了4个成矿系统7个子系统的新型成矿模式 ,为铜陵、繁昌 、南陵外围寻找“三位一体型 ”矿床,开阔了眼界和找矿思路。

3.5 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及周边远景区

主攻矿种:铁铜硫 。

主攻矿床类型:火山-玢岩型(铁矿)和斑岩型(铜矿)。

庐枞火山岩盆地地处庐江—枞阳两县,呈北东向展布。西侧受郯庐断裂的切割 ,呈大半圆形 。火山岩盆地叠置在志留—三叠及早中侏罗世地层所组成的复式向斜基础上,为一继承式火山岩盆地。火山岩系自早至晚分为龙门院(粗安质)、砖桥(粗安质)、双庙(粗安质-钾玄质) 、浮山(粗面质)四大旋回。

庐枞火山岩盆地及其周边,除发现的罗河、大鲍庄大型铁硫矿床之外 ,还有沙溪大型斑岩铜矿、龙桥大型富铁矿 、岳山中型铅锌矿 。拥有同样成矿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的地段在火山岩盆地周边很多,如黄屯黄泥河—盘石岭即盆地北缘和会宫雨坛高甸即盆地西南部有许多重磁物探异常 。具有发现“龙桥式铁矿”、“玢岩型铁矿”、“斑岩型铜矿 ”等矿床的潜力。加强综合分析和钻探验证。很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性找矿成果 。

3.6 彭泽—石台—贵池远景区

主攻矿种:铜金。

主攻类型:砂岩型(铜银矿) 、蚀变岩型(金矿) 、斑岩型(铜矿)。

本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向南突出的反射弧的东南缘,湖口地段构造格局与德安彭山相似 。拥有南华-震旦系砂岩-冰碛岩-碳酸盐岩以及晚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含矿建造。地表见少量燕山期岩体 ,重磁物探异常推断存在3个隐伏岩基。醒目的铜化探异常沿区域构造线展布 。彭泽县一带的南华系中已发现郭桥、花山、大碑尖 、利山等22处铜金矿床(点),矿带断续延伸约50km。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贵池成矿区与前陆反向褶冲带大致吻合,已发现的矿床以矽卡岩型及热液型铜矿为主 ,次为斑岩型铜金矿化和热液型钨、钼、铅锌矿化 。特别是产于本区的斑岩带 ,它也是江南隆起两侧对称分布的斑岩带之一,普遍出现铜金多金属矿化,近几年勘查工作在贵池县先后发现了抛刀岭斑岩型金矿 、马石、铜山牌—自来山斑岩型铜矿 ,均达中-小型规模。显示本地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金矿的极大潜力。

3.7 白际山—天目山远景区

主攻矿种:铜铅锌金银钨锡钼 。

主攻矿床类型:火山喷流沉积型、斑岩型 、三位一体型、韧性剪切带型 。

本区位于九岭—鄣公山地体东北缘,赣东北—宁国断裂呈NE向横贯中部。拥有中元古代火山岩系、青白口系海陆交互相双峰式火山岩系 、南华—震旦—寒武系冰碛岩-碳酸盐岩-碳质页岩等含矿建造。发育有屯溪、清凉山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和诸多燕山期侵入岩体 。醒目的化探异常成群成串展布,众多重磁异常套合其中。已发现了三宝、黄土岭 、巧川 、际下、逍遥、西坞口 、大坞尖、小贺等中型铜金钨铅锌矿床。只要能加大投入、系统工作 ,在成矿环境如此独特而优秀的地区,一定能找出若干大型矿床 。

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可以开展普查和预查的靶区有洪村口—岑山 、黄土岭—界牌—方坞口、九亩丘—源芳、结竹营—举林 、长春坞、千亩田、榧树坑 、大坞尖、结蒙。

3.8 八字脑—鄣公山远景区

主攻矿种:以锡钨矿为主、兼顾金矿。

主攻类型:岩体型(锡矿)及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

本区地处鄣公山地块的核部 ,拥有中元古双桥山群浊积岩含金锡钨建造,小型燕山期侵入岩体-S型花岗斑岩成串展布,密集的化探异常套合其上。已发现茅棚店中型锡矿 、金家坞大型金矿 、大背坞中型金矿、青术下中型钨矿和一批矿点。加强普查和预查 ,找矿前景一定会日益明朗 。调查评价的重点工作区有板坑坞—茅棚店锡矿和甲路金矿。

3.9 德兴—怀玉山远景区

主攻矿种:铜金银铌钽铅锌。

主攻矿床类型:斑岩型、韧性剪切带型 、层控叠改型、蚀变花岗岩型 。

本区位于江南地体与钱塘地体碰撞对接带-赣东北碰接混杂岩带内及其旁侧,怀玉地块被夹持在赣东北深断裂和乐安江深断裂构成的三角区内 。拥有中元古界张村群火山浊积岩、南华-震旦系冰碛岩-碳酸盐岩和晚古生界含矿建造。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由于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构造岩浆条件,蕴育了动力变质成矿和火山-斑岩成矿两大成矿系列 。

已勘查开发的矿床主要有特大型铜厂铜(金)矿 、大型富家坞铜钼矿、大型银山铜多金属矿、特大型金山金矿 、中-大型西蒋金矿床、葛源特大型钽铌矿等。已探明的铜储量1000万吨 ,占全国总储量的7.5% ,是全国著名的金铜矿化集中区。铜厂—朱砂红一带及北西部的西源岭地区,铜金矿化深度大于1200m 。在加强成矿分带规律总结的同时,开展新的物探方法测量 ,加大钻探深度,寻找新的隐伏矿体,储量大增仍有希望。另外 ,南华—震旦系中似层状铅锌矿(如斑竹坑),工作程度偏低,找矿前景也很好(杨明桂 ,2004)。

3.10 万载—宜丰远景区

主攻矿种:铜金铅锌 。

主攻矿床类型:斑岩型、层控叠改型 、韧性剪切带型。

本区位于九岭地体与萍—乐结合带的接触部位,NE向宜丰—南昌深断裂为区域性控岩控矿构造。拥有中元古界宜丰组火山浊积岩、晚古生代碳酸盐含矿建造 。燕山期侵入活动强烈。铜金化探异常主要沿宜丰组火山岩展布,同时套合有几个重磁异常。已发现高安村前层控矽卡岩型中型铜铁铅锌矿床 ,以及与中元古代细碧角斑岩系有关的罗城、鸦溪 、彭源等铜矿点 。本区具备德兴斑岩铜矿的成矿背景条件 。深入工作,可能有重大突破。

致谢:本文为“皖赣相邻地区矿产资源评价项目”下属研究课题成果的一些粗略认识。工作中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以及江西省、安徽省地调院、冶金等地勘单位领导和广大地质找矿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在此,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王剑.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0

[2]杨明桂 ,王发宁,曾勇等.江西北部金属成矿地质.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3]翟裕生 ,姚书振,崔彬等.成矿系列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4]翟裕生等.区域成矿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9

[5]潘桂棠,徐强,侯增谦 ,等.西南三江多岛弧造山过程成矿系统与资源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6]季绍新,王文斌 ,邢文臣等.赣西北铜矿.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7]王道华,傅德鑫 ,吴履秀.长江中下游区域铜 、金、铁、硫矿床基本特征及成矿规律.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7

[8]包家宝,汤树清,余志庆.江西铜矿地质.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9]华仁民,陈培荣,张文兰等.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矿床地质 ,2005,24(2)

[10]常印佛,刘湘培 ,吴言昌.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11]朱训,黄崇轲 ,芮宗瑶等.德兴斑岩铜矿.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12]陈毓川等.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13]陈毓川 ,李兆鼐 ,母瑞身等.中国金矿床及其成矿规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14]贺菊瑞,王爱国 ,芮行健等.钦-杭结合带东段成矿作用初探.见:江苏省地质学会编.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15]吴淦国,张达 ,彭润民等.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形成的时间演化规律研究.地学前缘,2004,11(1):237~247

[16] He Jurui, Wang Aiguo,Rui Xingjian.Ore-Bearing Formations of the Precambrian in South China and Their Prospects. Acta Petrol. Sinica ,2004,78(2):375 ~379

Mineralization and Ore Searching Perspective in Anhui-Jiangxi Provinces

He Jurui, Wang Aiguo, Zeng Yong, Rui Xingjian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anjing 210016)

Abstract: There are four systems of mineralization in Wan-gan area: Mesoproterozoic benthal volcanic system; Neoproterozoic benthal hydrothermal sediment system; Late Paleozoic hydrothermal sediment (upper cumulation) system and Mesozoic volcanic-intrusive magma system. Recently, we have got a lot of new outputs and developed nine ore strips. Synthetical information show that ten perspective districts of ore-prospecting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emphases in the next ore-perambulation.

Key words: Wan’ g an Area; Mineralization system; Perspective of ore-prospecting district

中国重晶石矿重要矿集区

5.3.1 概况

南岭地区为一跨湘南 、赣南、桂北、粤北的成矿远景区带 ,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16°,北纬24°~27°,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

南岭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矿产资源产地 ,优势矿种有W 、Sn、Bi、Mo 、Pb、Zn、Ag等。已探明大中型矿床260多处,其中柿竹园 、凡口 、水口山、西华山等大型超大型矿床闻名中外 。湖南的锡铅汞、广西的锡锌 、江西钨铋金银、广东铋铅等储量居全国前列。近年湖南骑田岭发现了具超大型找矿前景的芙蓉锡多金属矿田,说明本区地质工作程度虽然相对较高 ,但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区内水、陆交通发达 。纵贯南北的京九 、京广、焦柳、湘桂 、黔桂线与横穿东西的浙赣—湘黔、南昆线相互交叉 ,构成本区以铁路干线为主的交通格局;可供通航的水系具有北达长江航道、南抵大海的水运能力;公路干线107国道贯通南北,众多高速 、高等级或低等级支线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运输网。便利的交通对本区经济发展及地质调查工作极其有利。

区内地势总体为中低山区,间有少量河谷盆地、冲积平原及坡地丘陵 。中部为横贯东西的南岭山脉 ,是华南地理分区的天然屏障,形成南、北两区并在气候 、人文 、地理、经济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差异。东部与西部山脉走向北东。其中东部为武夷山与罗霄山,西部为云贵高原东南缘的雪峰山、九万大山 、元宝山、越城岭 。山区地形陡峻 ,切割强烈,最高海拔高2141米(华南第一高峰越城岭主峰猫儿山),最低500米 ,最大高差在1500米以上 。盆地、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

区内水系发育,主要河流有湘江 、赣江、沅水、资江与珠江。湘江 、赣江、珠江源于南岭,沅水与资江源于雪峰山脉 ,以横贯东西的南岭山脉为分水岭,形成南、北两个主要水系 。北区主要河流为湘江 、资江、沅水,赣江 ,洞庭湖与鄱阳湖接纳四水、吞吐长江 ,形成向心形水系,是国内严重水患地区之一;南区河流主要是通达大海的珠江水系(支流主要有西江 、东江 、北江及珠江三角洲扇形河流)。

南岭地区是我国南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的重要资源地和产区。但由于本区以山区为主,信息闭塞 ,导致经济 、文化相对落后 。多数地区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局部地区以本地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原材料加工业较为兴旺。由于特有的矿产资源优势,矿业成为本区的产业支柱。其中湘南、赣南、广西大厂 、粤北凡口已形成较大的采、选、冶生产规模和能力 ,钨 、锡、铋、铅锌 、稀土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的重要产业基地 。

5.3.2 研究程度

新中国成立之前,一批地质学家先后到本区进行过地质矿产考察、研究 ,初步确定了区内地层层序 、构造轮廓 、矿产种类和分布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本区地质矿产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由各省(区)区调队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六五”前全面完成 。通过1∶20万区调在建立地层层序、划分各期岩浆活动、查明构造格架的同时,开展了区域矿产调查 ,为区内后续地质矿产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本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要部署在各成矿区带和地质走廊。至今已完成289个图幅,占南岭地区面积的49% 。目前尚有一定数量图幅正在开展工作 。

1∶100万区域重力测量 、1∶100万航磁测量及1∶20万化探扫面已覆盖全区。部分地区开展了1∶20万至1∶50万区域重力测量。1995年由原地矿部地物化遥知名专家牵头 ,组织相关省局技术负责人及业务带头人编制提交了南方九省(区)物化遥编图成果 。其中《南岭重点片综合解译成果报告》对南岭全区基础地质、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作了全面 、系统的论述。上述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 ,解决了一些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并发现了一批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及物化探异常区带,从而为地质找矿和专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主要为寻找钨、锡多金属 、稀有、稀土和铁矿于局部地区开展的1∶50000~1∶2000不同比例尺物化探工作 ,地域上局限于成矿带、褶皱或断裂带 、花岗岩体及接触带、矿床或矿田 。工作方法包括地面磁测、重力 、电法 、放射性测量、土壤化探、水系沉积物化探 、溪流重砂测量等。

南岭地区矿产评价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矿、冶金、有色金属 、煤炭系统、武警黄金部队和地方地质队进行了众多矿床的普查、详查 、勘探工作,包括大厂、珊瑚、栗木 、柿竹园、瑶岗仙、黄沙坪 、大宝山 、大吉山、锯板坑、岩背等在内的一大批大型 、特大型矿床闻名国内外。1999年以来 ,本区部署地质调查项目10余项,经过两年的工作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其中湖南省千里山-骑田岭锡铅锌矿评价初现重大突破前景。

1979~1982年,广西、广东、湖南 、江西4省(区)分别对南岭地区主要成矿区(带)开展了以钨、锡、铜 、铀、铅锌为主的首轮区划工作。1994年各省(区)分别完成了金、银 、铅锌、铜、锑 、稀有 、稀土等矿种的第二轮远景区划 。各省(区)通过区划总结了成矿地质条件 ,探讨了成矿规律,划分了成矿预测区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几十年来,4省(区)地矿局及国内主要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 ,在本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找矿预测等方面开展了众多研究工作。“六五 ”期间南岭国家攻关项目及其子课题都直接或间接对本区控岩控矿构造 、成矿岩体、稀有多金属矿床及成矿系列、区域地球化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突出成果有陈毓川 、裴荣富等完成的《南岭地区与中生代花岗岩有关的有色及稀有金属矿床地质》专著 。“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我国东部隐伏矿床研究》的有关子项目,着重对本区锡多金属矿床形成条件、控矿因素、隐伏矿床的找矿标志 、综合找矿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开展了隐伏矿床预测 ,提出了预测区及找矿靶区 。

以上区划及科研工作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其后续的地质找矿和地学领域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南岭地区是我国有色、黑色(锰)、稀有 、稀土、放射性矿产的重要产地。据粗略统计,主要矿种占全国保有储量比例为:钨15%,锡35% ,铅33%,锌28%,银24% ,铋16%,硫48%,汞13% ,铜2%,离子吸附型稀土位居全国前列 。区内共有矿床260余处(有正式报告者),其中大型矿床50余处 ,世界级特大型矿床2~3处。但这些成果主要是“六五”以前获得的,此后随着地质勘查业的低谷走势,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除个别商业性勘查外 ,战略性矿产调查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直至“九五 ”才逐步得以恢复。1999年地质大调查于南岭片湘南地区重新开启锡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2个,2001年又相继部署了粤北、桂北及赣南的锡铅锌矿评价工作,两年中新发现矿产地近10处 。其中千里山-骑田岭地区锡铅锌矿调查在完成并提交铅锌103万吨 、银1000吨 、锡13万吨、铋10万吨的基础上 ,又在锡多金属的找矿上再获重大进展,新发现的芙蓉矿田现已控制具大型前景的单脉在5条以上,其中王牌脉估算资源潜力在20万~30万吨间。点上取得的重大进展 ,不仅使实现特大型矿产地目标成为可能,有悖于传统理论的大岩基中找与成矿小岩体有关的大矿、根据成矿元素组合好的弱异常找隐伏—半隐伏大矿等认识,一定程度上为重新评估南岭矿产资源潜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但由于南岭片区资源调查评价启动时间较短 ,现有项目较为分散,普遍存在综合研究滞后于找矿进展的现象 。基础数据库散布各省及现有项目缺少交流的现状,使汇集全区成果资料难度大 ,利用区域地 、物、化、遥数据成果渠道不畅,导致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模式研究现状较之以往有所下降,加上现有成矿远景区划工作以省为界 ,致使南岭全区找矿区划薄弱 ,资源调查工作的规划 、布局有待从整体上加强。

南岭地区是我国稀有、有色金属重要产地,举世瞩目的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床 、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凡口铅锌(银)矿床皆分布于本区。大中型矿床数以百计,重要者有西华山、大吉山 、盘古山、黄沙坪、锯板坑 、珊瑚 、大明山等 。据全国累计探明矿产储量表统计 ,江西铜银及湖南钨铋锑为全国之冠,湖南铅汞锡,广西锡锌 ,江西钨铋金,广东铋铅等矿种排位亦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床有广东银岩斑岩型锡矿床、江西岩背火山-次火山岩型锡矿床、广西北山铅锌矿床 、湖南宝山铅锌矿床等,新近又发现更具规模的芙蓉锡多金属矿田 ,充分展示出该区巨大的资源潜力。

5.3.3 主要锡矿类型

区内优势矿种为Sn、Bi、W 、Mo、稀有、稀土,重要矿种为Pb 、Zn、Ag、Sb 、Mn,一般矿种为Hg、Au、Cu ,具有一定潜力的矿种为金刚石及高效非金属等 。

南岭地区锡矿成矿在空间 、时间上均离不开燕山期花岗岩,且现有找矿重大进展均位于有成矿小岩体存在的大岩体内 。为统一锡矿类型提法并指导找矿,本次根据赋矿围岩性质(主要系指岩浆岩 、沉积岩两类)、成矿岩体初步认识、容矿构造及其控制矿体形态上的差别作为锡矿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表5.3)。

表5.3 南岭地区主要锡矿类型划分表

续表

本区的找矿模式可简要归纳为“一凹” 、“二带”、“三区 ”、“四异常 ”。

“一凹”:幔凹及凹隆过渡处 。深部构造的坳陷区 ,是重要的找矿信息。

“二带”:构造岩浆岩带 、矿化带。产于深断裂带、隆起与拗陷交替带新发育的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 ,是锡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蚀变矿化分带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

“三区 ”:构造复合区、有利赋矿地层区 、花岗岩穹区。两组主干构造或主干构造与次级构造交切部位,是矿田(床)定位的构造标志;桂北的四堡群,丹池地区、湘南、粤北的泥盆-石炭系 ,武夷山地区的上侏罗统,均是赋存大型 、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层位;隐伏、半隐伏岩体的岩凸、岩脊,特别是与断裂构造的复合 ,是预测隐伏矿体的标志。

“四异常”:遥感影像异常 、物探异常 、化探异常、重砂异常 。环形影像与线性影像及其交汇部位是找矿的遥感影像标志;区域重力场密集梯度带及其交叉部位,局部重力(低)异常分布区,磁法环形正异常所环绕的似等轴状负异常或低磁正异常等是花岗岩及有关锡多金属矿化存在的地球物理标志;较大规模和高强度的成矿元素组合异常以及锡石重砂异常是寻找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标志。

5.3.4 区域成矿规律

(1)扬子、华夏成矿省具各不相同的成矿特点

在矿种组合及储量分布上 ,扬子成矿省富锑 、铜、锡,储量分别占全国的72%、43% 、23%,成矿元素组合为锑、锡、铜 、铅锌、钨、钼;华夏成矿省富钨 、铋、锡 ,储量分别占全国的53%、49% 、23%,成矿元素组合为钨 、铋、锡、铅 、锌、铂、铜。

大型—特大型矿产地与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扬子板块在雪峰隆起主要为与晋宁期花岗岩相关的电英岩锡(铜)矿;东侧坳陷区为晚古生代滨岸 、台地碳酸盐岩过渡相区的受层位、岩相、构造 、隐伏岩体多因素控制的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北山、泗顶矿田);右江裂谷边缘丹池断裂带为受燕山期小岩体控制、位于生物礁相碳酸盐岩及台沟相碳硅泥岩中的锡锑铅锌多金属矿(大厂 、芒场、五圩矿田);南华过渡带受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控制的锡钨铌钽矿(栗木、珊瑚 、新路锡钨铌钽矿床及大义山锡矿田),以及受二叠纪含锰岩系与风化作用控制的碳酸锰 、氧化锰矿(湖南永州一带);贺县—郴州—炎陵一线及衡阳盆地南缘为受燕山期同熔花岗岩控制、主要赋存于寒武、泥盆 、石炭纪碳酸盐岩中的铅锌银铜矿(水口山、宝山、黄沙坪 、铜山岭矿田等)。华夏古板块大型—特大型矿产地(东坡钨多金属、芙蓉锡矿田)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 ,其次为位于粤北凹陷、赋存于上寒武 、中上泥盆、中下石炭统与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或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凡口铅锌矿田)。

(2)成矿作用极不均一

根据铜、铅 、锌、锡、钨储量统计 ,72%的铜产在4%的矿床中,41%的铅和43%的锌分别产在3%和5%的矿床中,56%的锡矿集中在6%的矿床中 ,而36%的钨产在6%的矿床内 。东坡矿田集中了湖南99%的铋 、67%的锡 、50%的钼和34%的钨;丹池多金属矿带占广西全区储量比例锡为60%、锌为45%、铅为20%;韶关盆地周缘锌 、铅、铜分别占广东全省储量的61%、49% 、45%;岩背锡矿储量占江西全省的45% 。矿产地密集出现组成矿集区。如湖南千里山-骑田岭岩体汇聚了40多个钨、锡、铜 、铅锌矿床,广西宝坛、大厂、花鱼塘—风门坳,广东韶关盆地周缘 ,江西崇-余-犹地区亦具相同特征。

(3)燕山期断块运动形成的坳陷对成矿有利

据区内300多个矿床储量统计,产于坳陷区内的铜 、铅锌、锡分别占总储量的97%、95% 、88%,钨矿为隆起区的16倍 。许多大矿 ,包括超大型锡(大厂) 、锑(锡矿山)、钨(柿竹园)矿床,和本区最大的铅锌(凡口)、铜(大宝山)矿床均位于坳陷区。

(4)古板块拼接带控制了大型 、特大型矿化集中区的分布

区内沿扬子、华夏古板块接合带分布有东坡、宝山-黄沙坪 、香花岭-香花铺、芙蓉、富贺钟等大型—特大型矿田,控制的锡 、铜、铅锌储量为4省(区)总量的近半;南岭以北的赣北德兴铜矿、七阳铁砂街铜矿 、贵溪冷水坑铅锌矿亦位于该带或其附近。

(5)岩石圈断裂、地壳断裂直接控制区内岩浆岩带及矿产的分布

据重磁推断 ,南岭地区地表不同成因岩体,向下至一定深度相连并组成规模巨大的北东、北西向深部岩浆岩带,两者交汇处是形成资源潜力巨大矿化集中区的最有利部位 。

(6)多数矿床与花岗岩类在时 、空关系上联系密切

壳源重熔型花岗岩形成轻稀土-重稀土-Nb 、Ta-Be、W、Sn 、Mo、Bi-Cu、Pb 、Zn-U矿床系列 ,混源同熔型花岗岩形成Cu、Mo、Pb 、Zn、Au、Ag 、Fe矿床系列。

(7)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

锡矿 ,根据占全区资源量85.3%的44个主要矿床年龄资料统计,成矿时代虽散布于前寒武纪至第三纪间,但锡总量的96%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其中形成于燕山期早白垩世的占资源总量的58% 。铜矿 ,根据16个矿床年龄资料统计,成矿高峰期界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中侏罗为主 ,次为早白垩世,再为晚侏罗世。铅锌矿成矿时代复杂。根据成因与花岗岩类有关矿床(岩体源,水口山、康家湾、黄沙坪 、祥林铺 、东坡等)及广东、广西复合成因多金属矿床(大厂、芒场 、大宝山)资料统计 ,83%的铅锌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贡献大小排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中侏罗世 。

(8)燕山期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具明显分带规律

南岭地区由北至南、由西至东成矿时代逐渐变新,主成矿元素出现从高中温—中高温—高温的空间递变分带。

(9)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 ,可为战略上判断成矿岩体提供快速、有效信息

锡铋钨异常与岩体空间分布密切。据湖南资料统计,下限(下同)为锡15×10-6 、铋1×10-6、钨6×10-6的单元素异常范围基本与岩体分布相同;综合异常下限为锡30×10-6、铋7.5×10-6 、钨15×10-6、铅120×10-6、锌300×10-6 、铜70×10-6、银0.2×10-6、锑10×10-6 、锂100×10-6 、氟1000×10-6时,有指示燕山期成矿岩体的作用 。锡铋钨(高温)—铅锌铜银(中温)—锑(低温)以及锂氟(矿化剂)4类元素齐全的综合异常是寻找大型矿床的重要标志 ,其中规模和强度最大的元素类多为成矿主矿种 。以上综合异常通常位于大岩基的南部及西部 ,湘南已知大型—特大型矿产地亦具相同特征,说明成矿(小)岩体在侵位时具一定的方向性。

(10)成矿岩体顶面及其附近是成大矿的有利部位

侵入于地层中的岩体可根据出露面积进行判别;大岩基中的成矿岩体不易识别,简易、有效的方法是根据矿床类型齐全程度间接判断。位于成矿岩体顶面的矿田(床) ,在空间产出上具有矽卡岩型(岩体外、岩体内)—岩体型(成矿岩体顶面)—大脉或细脉带型(岩体中)的递变分带,特大型矿产地一般离不开矽卡岩体 。

上述(4)~(10)条以矿床时空定位为主的区域成矿规律,是本次划分远景区和进行资源潜力分析的重要依据。

5.3.5 成矿远景区

南岭成矿远景区以锡多金属为主攻矿种 ,兼顾铅 、锌、银,注意钨、锰 、铜、金、铌 、钽等的综合找矿与评价。

锡矿以矽卡岩-破碎带蚀变岩复合型(岩体内)为主攻对象,兼顾矽卡岩型(正接触带)、破碎带蚀变岩型(岩体中)、火山-次火山岩型 、岩体型(成矿岩体顶面及其附近) ,注意岩脉类新类型 。其他矿产主攻类型为层控型铅锌银矿,兼顾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铅锌银矿。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以区域成矿规律为依据 ,以具有重要控矿作用的构造-岩浆岩带为单元,本次在南岭区内共圈定找矿远景区20个,其中锡矿找矿远景区12个(千里山-骑田岭、姑婆山-花山、阳明山-大义山 、九嶷山 、都庞岭、九万大山、大东山 、崇余犹、芒场-北香、诸广山-万洋山 、锡迳坑-菖蒲、三亨) ,以铅锌银为主的其他矿种8个。

1类找矿远景区:主攻锡矿 ,目标为特大型矿床(田)并争取成为国家级资源富集区 。

2类找矿远景区:主攻锡矿,目标为找到多个大型矿床或数倍于大型矿床下限的资源量。

3类找矿远景区:一是锡矿找矿前景一般区与久攻不克、找矿目标尚难定论的地区,以安排资料二次开发及综合研究为主。二是其他矿种 ,主攻铅锌银多金属矿,目标为大型矿床,工作安排以开展预查 、筛选工作靶区为主 。

南岭地区主要找矿远景区类型及主攻矿种见表5.4:

表5.4 南岭地区主要找矿远景区类型及主攻矿种

矿集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矿床密集产出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按一定空间分布着不同矿种或不同类型的大型或超大型矿床,以及中小型矿床、矿化点和矿化信息。大型矿集区是矿产资源产出的重要基地 ,对满足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矿集区的划分原则

主要根据矿集区划分的基本要求结合重晶石矿床的分布特点,确定矿集区的划分原则 。

1)同一大地构造分区内,重晶石矿矿集区在各自Ⅲ级成矿区带内圈定 。

2)矿集区内包含不同成因类型矿床 ,有详(普)查以上工作程度并提交有资源储量的大型或中型以上重晶石矿床。

3)单独矿床,零星分布,中 、小型暂时不圈定 ,大型矿床圈定矿集区(如福建永安李坊)。

4)矿集区边界、轮廓、走向按Ⅲ级区带走向分布情况而定 。

二 、重晶石矿矿集区划分方案

矿集区的划分基本反映了沉积型 、层控(内生)型、火山-沉积型、热液型 、风化残积型重晶石矿矿床的自然分布和成矿的集聚区 ,表现了我国重要重晶石聚集区的基本特征。圈出9个主要重晶石矿矿集区(表8-3,图8-3)。

表8-3 重晶石矿矿集区的划分方案

三、主要矿集区特征

1.黔东-湘西-桂北(大河边、湘黔式)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

该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湘黔交界处至桂北地区 ,呈近南北向带状展布 。区内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型,已知矿床有贵州天柱大河边和湖南新晃贡溪 、广西三江板必等。

震旦纪至早寒武世早期,南方大陆板块内发生了强烈的拉张活动 ,导致中元古代大陆的解体,产生扬子地块和华南地块,其间为深海相隔。由于陆内拉张裂谷作用 ,沿着扬子地块的浅海域内形成地堑式槽状深水盆地,拉张活动延续至晚震旦世仍有碱性火山岩喷发 。在早寒武世整个南方海平面上升,沉积了黑色页岩 ,底部有含磷结核和硅质放射虫等深海凝缩沉积物。根据重晶石矿的资料研究,于上述震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的含磷结核、硅质岩、黑色页岩组合层内时夹有重晶石建造。

矿集区内出露地层有元古界下江群及震旦系 、寒武系、奥陶系及志留系 。寒武系出露广泛,震旦系、奥陶系及志留系分布较为局限。寒武系是重晶石矿床的主要赋矿地层 ,奥陶系是重晶石矿床的次要赋矿地层。

图8-3 中国重晶石矿矿集区分布图

矿集区包括湘西南 、黔东北及桂北地区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的西南缘,矿集区内重晶石矿床均为海相沉积型,主要产出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清溪组及上泥盆统响水洞组、柳江组的硅质岩系中 。矿体呈层状 、似层状 、透镜状单层或多层产出 。区内重晶石矿床规模以大型—超大型矿床为主 ,中型矿床次之。

区内典型矿床由贵州镇宁乐纪重晶石矿、贵州大河边重晶石矿、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

2.甘南-陕西南-鄂北(秦巴式)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

该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甘 、陕、川、渝 、鄂交界处,呈近东西向狭长带状展布 。区内矿床类型有沉积型、层控型 ,已知矿床有甘肃文县东风沟重晶石矿、湖北省随州市柳林重晶石矿等。

早震旦世—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为陆块边缘裂谷带,以裂陷盆地为主的深水还原环境沉积盆地 ,沉积了黑色岩系及锰矿和含钒 、钼、铀等多金属,重晶石等矿产。秦巴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广泛发育毒重石-重晶石矿床,为我国重要的重晶石矿集区 。矿集区沿大巴山断裂北侧展布 ,受南秦岭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控制。目前,区内已发现重晶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点)达40余处。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赋存于下寒武统下部的硅质岩中,含矿层位稳定 ,矿床具有同生沉积特征 ,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明显 。

南秦岭地区随震旦纪裂谷的发育进一步扩张,至寒武纪—奥陶纪已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古海槽,并在秦岭海域内基底孤岛和水下隆起的限制下 ,形成较典型的滞留盆地。向西与西秦岭海水相沟通,形成海域狭窄的较深海槽。在这种构造环境背景条件下,为海相喷流-沉积毒重石-重晶石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矿集区西从甘肃南部文县起 ,向东经陕西南部的安康 、平利、旬阳、镇平等县和四川东北部的城口 、万源等县至湖北北部的随县 、京山县止。呈北西西-南东东向狭长带状展布。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北缘,重晶石矿床(包括毒重石)大都赋存于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建造和炭泥质建造之间 。矿床大多为沉积成因 ,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 。矿床以大 、中型为主,底板多为黑色硅质岩,顶板一般为黑色含炭质页岩。

矿集区内重晶石矿主要赋存在下寒武统鲁家坪组中 ,含矿地层自老而新依次为:第一岩性段为一套硅质岩,下部为厚层硅质岩夹少量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透镜体;中厚层及薄层状硅质岩,含胶磷矿结核 ,为毒重石及重晶石矿的含矿层位。第二岩性段为一套板岩 ,下部为黑色炭质粉砂质板岩;上部为灰色泥质及白云质板岩夹薄层灰岩 。可见含钡矿物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和硅质岩的生物化学沉积向碎屑沉积的过渡带,也是弱还原向强还原环境过渡交替部位。含矿建造的下伏地层为一套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等,为钡的重要来源。需指出的是大巴山地区的重晶石产出层位 ,不限于下寒武统,向上一直到下志留统,均有含重晶石层位 。如陕西安康 、旬阳等县的重晶石产于寒武系—奥陶系上段和下志留统。区内分布一系列毒重石矿床 ,产于地台边缘,由大巴山深大断裂控制着,下寒武统鲁家坪组为毒重石矿床的主要产出层位。

3.鄂西南-川东南-黔中(南庄坪式)层控型重晶石矿集区

该矿集区位于上扬子台褶带 ,地理位置包括鄂西南、川东南、黔东北和黔中,呈近北东向带状展布 。

本区扬子板块内部二级构造单元上扬子台褶带(鄂黔台褶带),古生代至中三叠统海相盖层发育良好。印支运动全部上升成陆 ,燕山运动全部褶皱,形成地台盖层褶皱带。然而,侏罗式褶皱是本区盖层变形的主要形式 ,广泛发育于鄂西 、湘西、川东和黔东地区 ,由下古生界、上古生界 、三叠系和侏罗系组成的褶皱,为一系列等间距的背斜和向斜,并受两组北北东向和北东东(近东西)向的褶皱基底断裂网格的控制 ,呈北东向平缓弧形展布或“多”字形排布的构造格局 。在中生代(印支燕山运动),大概从中三叠世开始碰撞并延续到中白垩世形成上述的盖层构造褶皱带。

区内重晶石矿床受上述盖层构造褶断带的控制明显。以川东南地区为例:该区褶皱、断裂群沿北北东向展布,褶皱长数十至百余千米 ,期间每个背斜控制着一个亚矿带,共六个矿亚带,总计重晶石矿脉300余条;黔东北也有由背斜控制的萤石-重晶石矿带、汞矿带 、铅锌矿化带等 。

矿集区内以层控型重晶石矿为主要类型之一 ,成矿区域较大,是我国这类矿床的重要产地 。主要分布在鄂西 、川东南、黔西地区。矿床赋矿围岩时代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在黔中西部为早二叠世和早三叠世。重晶石矿床的形成时代为燕山期 。主要赋存于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中 ,广大区域范围内无岩浆岩分布,表明萤石和重晶石的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无明显联系。区内已发现数以百计的重晶石矿床(点),以中小型为主。矿床或矿体的产出与分布严格受北北西向至北西向的张性 、张扭性断裂组的控制 ,呈陡倾斜脉状、透镜状产出 。

4.邢台-汲县-运城(大池山式)层控型重晶石矿集区

该矿集区包括冀西、晋南 、豫北三个相连接的地域。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山西断隆的东部和南部。产出的地层及岩性多为寒武系、奥陶系的碳酸盐岩 。其次 ,在太古宇阜平群、古元古界中条群佘家山组大理岩 、新元古界震旦系、上二叠统等地层也见有重晶石矿。重晶石矿床大都充填于构造裂隙之中,其矿体的产状、形态 、规模和分布规律,均取决于构造裂隙的产状、形态和规模及裂隙系统的排布形式。矿集区内虽然前寒武纪与燕山期侵入活动强烈 。经查与重晶石矿体的形成无直接关系。

矿集区内重晶石矿床均为小型 ,地质工作程度不高。如豫北只对汲县大池山重晶石矿床做过普查评价,如淇县、辉县等重晶石矿点均未进行工作 。又如晋南中条山一带的翼城 、浮山 、夏县、平陆等县的重晶石矿床(点),也只对其中的三郎山和三峰寺等少数矿床做了详细普查 。控矿地层岩系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 ,由中条山沿太行山呈不规则带状分布。以层控为主,在河北涞源县的奥陶系也产沉积型重晶石矿床。其次,太古宇分布广 ,在冀西邢台等地的太古界中产小型脉状重晶石矿床 。其他地层也时有重晶石矿点发现。目前探明储量仅1.5Mt,估计重晶石的资源总量﹥5mt。

5.安丘-临沭-含山(宋官疃式)重晶石矿集区

该矿集区包括了山东东部,江苏北部和安徽中部的重晶石矿床 ,大地构造位置,重晶石矿床的分布受郯庐裂谷带的控制,直接产于裂谷内或沿裂谷旁侧分布 。工业矿床多数产于中生代构造盆地及其边缘地带 ,矿体多产于侏罗系莱阳组砂岩、白垩系青山组偏碱性的基性火山岩 ,王氏组砂页岩 、安山玄武岩中。矿脉产于受断裂带影响而产生的次级张扭性构造裂隙中。区内重晶石矿的成矿时代为中生代晚白垩世燕山期晚期,成矿与白垩纪崂山期酸性侵入体有关 。

6.闽西南(李坊式)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

该矿集区内重晶石矿床、矿点较少,李坊重晶石矿床为一独立矿床 ,由于规模为大型,能够代表一类矿床类型,划分为一矿集区。矿集区分布于永安和明溪交界 ,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南褶皱系华夏褶皱带的西南缘。矿集区成矿环境为下—中寒武统林田群为重晶石的含矿岩系,为一套浅海相细碎屑化学沉积岩 。矿区构造线主要呈北西向,寒武系—奥陶系总体为一倾向南西的单斜岩层。褶皱简单 ,断裂有北西、北东和东西向三组。矿区内有燕山期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和规模较小的辉绿岩脉 、煌斑岩脉 。

7.桂粤(潘村式)热液型重晶石矿集区

该矿集区分布于广西象州—武宣和永福—临桂一带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大瑶山隆起的西缘与南缘。

矿体在泥盆系的碳酸岩地层内以张性断裂为主的空间以充填方式赋存。矿体的产状和形态与断裂的产状、形态一直,矿体多呈脉状,成群出现 。围岩蚀变显低温特征 ,以硅化、碳酸盐化为普遍。

矿集区内残坡积型重晶石矿床常与原生矿相伴,多见于第四系。南方多数重晶石矿床均发现残坡积的重晶石矿 。

8.锡铁山-镜铁山-青铜峡(镜铁山式)火山-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

该矿集区分布于甘肃省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为北祁连优地槽。区内重晶石矿床主要为火山沉积型 ,次为热液型。火山-沉积型产于优地槽 ,重晶石以透镜体 、条带、细-微粒状三种形式赋存于菱铁矿、镜铁矿层,呈厚层状产出,规模巨大 。热液型重晶石矿床均为中 、小型 ,产于优地槽、冒地槽两种构造环境。受断裂带控制,以充填方式形成脉状矿体。

本文来自作者[寄蝶]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648.html

(14)

文章推荐

  • 问一下福州的朋友关于江滨公园的问题。

    网上有关“问一下福州的朋友关于江滨公园的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问一下福州的朋友关于江滨公园的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你好!因为我外婆是福州的,所以那里我很熟悉的,而且也刚去玩过,回答你的问题!为了让你比较辨别南、北的江

    2025年07月24日
    14
  • 小数除以整数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小数除以整数时,商的小数点位置不会变,所以竖式时小数点对齐就ok了。但是(整数除以小数)或(小数除以小数)时就不一样了,商的小数点位置会变,竖式计算时小数点的位置就要注意一下了。视频教程(1)第一类小数点除法是“小数除以整数”,即被除数是小数,含有小数点,而除数是整数,不包含小数点。这种类型的小

    2025年08月09日
    15
  • 辅助神器“开心十三张辅助器怎么下载”开挂详细教程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

    2025年08月12日
    15
  • 开挂辅助工具“家乡大贰开挂器”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开挂辅助工具“家乡大贰开挂器”开挂(透视)辅助教程>>>您好:家乡大贰开挂器,软件加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家乡大贰开挂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家乡大贰开挂器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

    2025年08月15日
    60
  • 教程开挂辅助“么么四川麻将有没有挂”(原来确实是有挂)

    亲,么么四川麻将有没有挂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QQ群【】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

    2025年08月23日
    26
  • 化妆打底的正确步骤 化底妆需要哪些化妆品?

    画底妆是化妆时的必备步骤,在化底妆的时候除了要选择正确的化妆品之外,同时还需要掌握到这些化妆品的正确操作步骤,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解的就是画底妆的正确步骤和底妆需要什么化妆品?化底妆需要哪些化妆品我们初学化妆的时候都不会很清楚化妆需要的全部化妆品,特别是一些底妆产品,因为底妆产品比较多

    2025年08月26日
    14
  • 伊思蜗牛bb霜怎么样?_1

    伊思蜗牛BB霜可以说是韩妆bb霜中非常受人们欢迎的一款,许多人在选购bb霜的时候首选都是伊思蜗牛bb霜,而一些没有用过的人对于伊思蜗牛bb霜也是非常好奇的,那么itsskin伊思蜗牛的bb霜怎么样?伊思蜗牛的bb霜好用吗?伊思蜗牛的bb霜效果如何?1、伊思蜗牛bb霜点评总结了一下这款BB霜的试用感受

    2025年08月29日
    10
  • 预示家族兴旺的好名字

    何琰尉何硕杭何竹磊何迪暄何皇榕何普皑何辰予何凯才何铂汐何跃崇何高政何加尚何胜琦何少冠何道辛何清夕何弈恒何隽翔何启左何暄常何榕瑶何皑越何诩翱何汐浩何品桦何名任何梧斌何佳禹何琦萧何儒珽何元明何牛博何翱温何坷庆何凡同何轲百何姓男孩取名何尧臣.何佐为。何家欢。何文焕。何飞凡.何翌天.何安阳。何越

    2025年09月04日
    8
  • 娇兰和迪奥粉饼哪个好?

    娇兰家的粉饼真的是一生推啊!之前试过娇兰家的蜜粉饼,简直是细腻到不行,用来补妆定妆超级棒哦!当然迪奥的粉饼也很不错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对比吧!娇兰和迪奥粉饼哪个好这两种我都用过,说说我的感受吧。迪奥凝脂粉饼粉质细腻,刚上妆时很不错,不过持妆度就不行了,一出油就很难看了,T区要不停吸油、补妆,

    2025年09月05日
    15
  • 度小满和有钱花是一个平台吗

    网上有关“度小满和有钱花是一个平台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度小满和有钱花是一个平台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不是有钱花在度小满旗下,度小满是一个金融平台,提供贷款、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而有钱花只是一个单纯的贷款平台,只提供小额贷

    2025年09月06日
    1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寄蝶
    寄蝶 2025年08月03日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寄蝶”!

  • 寄蝶
    寄蝶 2025年08月03日

    希望本篇文章《湘南超大型钨多金属成矿带》能对你有所帮助!

  • 寄蝶
    寄蝶 2025年08月03日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寄蝶
    寄蝶 2025年08月03日

    本文概览:柿竹园矿床是一个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其中钨、锡、铋、铍、氟及铅、锌、银均有相当大的规模。近几年,随着在矿区外围的普查和勘探,一批大中型铅锌银矿床陆续被发现。为什么在柿竹园这样小...

    联系我们

    邮件:格瑞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