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是古代的散文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
的,还有另一重要文体,即散文。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
几种不同的概念:①“散文”相对于“韵文”讲,是广
义的,泛指一切无韵的文字 。②“散文 ”相对“骈文”讲 ,
也是广义的,指那些单行散句,不拘对偶、声律的语文
体 ,即唐宋以后所称的“古文”。③现代的“散文 ”概
念则与诗歌、小说 、戏剧同为文学体裁之一,包括记叙
散文、抒情散文、报告文学 、杂文等样式。为了区别于
古代的“散文”概念,也称文学散文 。④单指记叙、抒
情散文 ,这类散文,有时又称“纯文学散文”。因为中
国作家讲究文采,即使是章表书奏之类应用文字,也决不
苟且为之,而是精心结撰 ,充盈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所
以要概括中国散文的发展线索,应以采用广义的散文概
念为宜,同时又要把握住文学性这一基本特征 。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是《尚
书》 ,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
的汇编,其中所收集的大都是一些誓词、政府文告 、贵
族的告诫之词以及一些记述文字。据说原有百篇,年代
“上断于尧,下讫于秦 ”(《汉书·艺文志》)。《尚
书》的文字大都佶屈聱牙 ,不过已初具文学特质,并略
能叙事 。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士人们纷纷著书立说,献计
献策,谟猷筹划,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也
在这种时代气氛里迅速地成长起来。首先得到较大发展
的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左传》、《国
语》、《战国策》为代表 ,诸子散文以《孟子》 、《庄
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 。不过,由于儒 、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流派,所以 ,《论语》、《孟
子》、《老子》、《庄子》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最大的。
这时期的散文基本特点是:①感情激越,论辩性强;②
文章宏丽,辞藻华美,结构谨严;③多用寓言和比喻。到
这时,散文的基本形式已经确定 ,散文史在这里举行了
隆重的奠基礼。汉代继承了战国时代的散文传统,但更
讲究文采,而且偶句增多,有辞赋化倾向 。在进入这个
小高潮的同时 ,也暗伏着骈文的生机和散文的危机。然
而,正是在汉代,产生了司马迁的《史记》这部巨著,达
到了史传文学的高峰。《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 ,规模宏大而又结构精严,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
刻画人物性格 、抒情议论,都获得极大成功 。因此,《史
记》不仅被视为史书的杰作,而且其传记部分也是中国
传记文学的典范。
骈文兴盛之后,散文式微。直到唐代 ,韩愈、柳宗
元大力提倡“古文”,反对“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积案盈箱 ,唯是风云之状 ”的过于矫饰、渐趋空洞的骈
文,散文才重新恢复它的生机与地位 。唐宋散文(古文)
基本上直承秦汉的传统,但在杂记文 、书信、序等方面
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游记散文,更显得清新隽逸、生
动活泼。后世的纯文学散文一直沿着这条轨道前进。明
清的小品文是纯文学散文的一种重要样式 ,这时期的小
品文吸收了唐代以降游记散文的精髓,又融入了魏晋南
北朝笔记文的谐趣和隽永,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记属于什么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 、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记景抒情,托物言志.例如《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
“铭”是古代刻在器皿上(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铭文常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言简意赅,雅俗共赏.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铭不仅是古文字研究的内容;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多记载当时君主的功过以及当时社会的方面如交易,律法,祭祀等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 、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刘禹锡《陋室铭》
说—— 古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二.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例如《马说》和《爱莲说》
传 。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公文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呈文.例如《出师表》
序,又名“序言”“前言 ”“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
以上为有关简介,仅供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散文的范畴,“记”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古代,凡不押韵 ,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 、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 ,"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 ,意味深长。
扩展资料:
记:
1、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2 、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如《湖心亭看雪》:
⑴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
⑵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 、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 ,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 ,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 ,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 ,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 。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 ,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3、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4、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
5 、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 ,内容丰富的文体。
百度百科-文体
本文来自作者[笑薇]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5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笑薇”!
希望本篇文章《-记-是一种什么文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记:是古代的散文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 的,还有另一重要文体,即散文。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 几种不同的概念:①“散文”相对于“韵文”讲,是广 义的,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