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泰殿(储印场所)
交泰殿 ,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
凡遇元旦 ,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为储印场所。
2、乾清宫(皇帝寝宫)
乾清宫 ,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北京市故宫内廷中路。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 ,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建筑占地面积约1400㎡。
明至清初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自雍正移居养心殿后,乾清宫便成为皇帝召见和选派官吏、批阅奏报 ,处理日常政务和举行重大赐宴活动的场所。
清代,每年凡元旦 、万寿节等节日,都要在乾清宫举行赐宴活动 ,唯有千叟宴规模最大,场面最盛。
康熙六十一年春,召集叟老千余人 ,宴燕于乾清宫前,赋诗并赐众叟寿仗 。乾隆五十年正月,弘历为庆祝国家殷实富足,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比康熙时规模更大 ,有三千耆老入宴。
3、坤宁宫(皇后寝宫)
坤宁宫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在明代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 。面阔九间,原来是正面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
清代坤宁宫就成了专门的祭祀场所 ,也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 。清朝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 ,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
4、太和殿(举行重大典礼)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 ,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 、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 、冬至三大节 ,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5、中和殿(举办庆典时官员朝拜和奏事)
中和殿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 ”。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 。
明清两代 ,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 ,查看亲耕用的农具。在参与天坛、地坛 、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 。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给皇太后上徽号时 ,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 。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本文来自作者[彭利伟]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49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彭利伟”!
希望本篇文章《故宫各个宫殿名称及作用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交泰殿(储印场所)交泰殿,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