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合肥之战的合肥之战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合肥之战的合肥之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合肥之战 ,张辽战斗生涯中的巅峰之战,此一战张辽可谓威震魏吴,令孙权心有余悸 ,即便是在许多年以后,张辽已经年老体病,孙权仍称:“张辽虽病,不可当也 ,慎之!”[①]
《三国志·张辽传》载“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 、李典等将七千于人屯合肥”。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合肥之战发生于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八月 ,“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之 ”。而在此之前曹操分别在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冬十月、214年秋七月 、进攻过孙权,那么曹操是在哪一次进攻孙权之后留张辽镇守合肥的呢?
《三国志·乐进传》记载乐进曾“从征孙权” ,之后曹操回师才“留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而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公元212年曹操征孙权时,孙权曾向已入川的刘备求救 ,刘备在向刘璋告急时又提到“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 ” 。由此可知,张辽、乐进 、李典等应当是在公元214年冬十月曹操离开合肥时一同被留在合肥防守东吴的。除此之外,曹操还命温恢为扬州刺史 ,协助三人防守东吴。
公元214年五月,孙权进攻皖城,张辽率军求援不及,又马上返回合肥守备 ,并马上向遣使向曹操报告 。曹操这时正率大军征讨汉中张鲁,来不及救援合肥,于是写了一封密函派护军薛悌带至合肥 ,而且在这封密函上署上“贼至乃发”四字,要求张辽等人要等到东吴进犯时才能拆开来看。
这一年八月,也就在这封密函送到不久后 ,孙权就来了,“率十万众围合肥”。按照曹操的要求,众人一起拆封 ,阅读了这封密函。密函的内容,是曹操对此次抵御东吴进犯的人事部署,“若孙权至者 ,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曹操要求张辽、李典出战,乐进负责守城,薛悌不参与战事。诸将皆不明白曹操为什么这样的安排 ,张辽大胆的说出了他对曹操这样安排的理解:“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 ,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成败之机 ,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素与张辽关系不和谐的李典也支持了这一看法,于是作战方案最终敲定 ,先战后守。当晚,张辽便从军中挑选了八百名志愿者组成敢死队,并杀猪宰牛大宴了一场 ,准备天一亮就动身大战东吴。
第二天一大清早,张辽便与李典一起率领着八百人的敢死队,杀向了东吴阵营 。张辽身披盔甲,手持长戟 ,一如既往的发挥其勇猛向前的作战风格,率先攻进了东吴军营中,不仅杀了数十名兵士 ,还斩了两名将领级的人物。面对措手不及的东吴军,张辽是越战越勇,不仅奋力拼杀 ,还大呼自己的名字,不知不觉中冲杀到了孙权所在的中央大营。孙权对张辽突如其来的进攻毫无防备,大惊失色 ,周围众人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退到高处防御,“以长戟自守” 。张辽见孙权依托高处及长戟防备 ,便挑拨孙权军,“叱权下战”,孙权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先观察清楚情势。由于孙权居于高处 ,很快便发现张辽所带领的部队人数并不多,于是便利用自身兵力上的优势,“聚围辽数重 ”。张辽的左右见状马上突击 ,打开一个缺口,张辽得以带领数十名亲兵突围出去 。这时还有一部分敢死队队员被东吴军围困着,他们向张辽呼救:“将军弃我乎!”张辽闻声又反冲杀进包围圈中 ,并带领剩下的人员突出重围。
这一战,张辽与李典率领敢死队从清晨冲杀到中午,作为****的张辽 ,表现是最突出的一个。面对张辽如此神勇的表现,《三国志·张辽传》用了九个字来形容东吴军队,“人马皆披靡 ,无敢当者”,也因此,东吴军队士气大跌。反过来,合肥的守军则因此士气大振 ,对张辽更是佩服不已,全军上下一心一意修筑工事,坚守城池 。值得一讲的是 ,张辽此次带出的八百人,不是曹魏擅长的骑兵,而是步兵 ,曹丕在后来追念张辽、李典的诏文里就清楚地写到,“合肥之役,辽 、典以步卒八百 ,破贼十万 ”。 合肥之战,可谓张辽巅峰之战。这一战,张辽不仅功劳重大 ,他的才能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勇猛,他的果敢都无一不得到充分展现 。
首先,对曹操战略意图的领会显示了张辽的军事才能。大战前曹操派人带来了合肥的防守方案 ,许多人对曹操要求张辽、李典出击这一方针疑惑不解,是张辽首先理解了曹操的战略意图:曹操远征在外,救援不及 ,所以必须“及其(吴军)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 ,然后可守也”。张辽正确的理解了曹操的战略意图,为后来合肥之战的取胜奠定基础,可见 ,张辽在战前已经先立一功 。同时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张辽,已经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了。
其次 ,执行曹操出击战略显示了张辽的果断勇敢。先出击后守备虽然是曹操的战略方针,但要执行起来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第一点是兵力悬殊,当时合肥守备仅七千多人,而吴军则是十万之众气盛而来 ,守城尚且有相当难度,更别说出击。第二点是诸将疑惑,在兵力悬殊的形势下还要出击 ,难怪守城诸将会对出击的方针存有疑惑,虽然张辽有解释过原因,但仅凭纸上谈兵式的解释是难以完全让疑惑武将信服的。在这种情况下 ,张辽要执行这一战略不仅要果断,更需要十分大的勇气 。
再次,两次出战过程都显示了张辽一贯的勇猛战风。第一次出战 ,张辽与李典仅带领八百人就对孙权十万之众发动了突击,而且在战斗之中张辽是冲锋在前,战斗持续了一个上午 ,杀得东吴人马披靡。观《三国志》,有几处会对某人某战有如此详细的描述,可见陈寿也为当时张辽的勇猛表现所折服。而第二次出战,虽然本传没有记载得像第一次那样详细 ,但从“几复获权”的记载字样也可以想象得出张辽作战时的勇猛 。
合肥之战的胜利对曹魏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这是因为合肥是曹魏在江淮一带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自大江而北出 ,得合肥,则可以西问申、蔡,北向徐 、寿 ,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 ”。也因此,曹操对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劳的张辽倍加看重 ,史载“太祖大壮辽”,“大壮”两字陈寿在《三国志》里仅用了两次,分别在《三国志·张辽传》及《徐盛传》 ,可见其分量之重。曹操又加封了张辽为征东将军,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攻东吴路过合肥时,还专门到沿着张辽奋战过的地方走了一遍,每到一处“叹息者良久 ” 。
关于“合肥之战的合肥之战”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毓海]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477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毓海”!
希望本篇文章《合肥之战的合肥之战》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合肥之战的合肥之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合肥之战的合肥之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合肥之战,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