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粮草供应问题。粮草问题一直是诸葛亮前几次北伐时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这次也不例外 。其实这次的情况较比之前已经有所好转 ,因为他利用这三年时间发明了著名的“木牛流马”,这大大减轻了粮草运输问题上面的压力。
但是即便这样,毕竟是脱离主场的远距离行军 ,粮草的运输状况只能说是可以应付一时之需,还不能满足长期作战的需求,更不用说蜀军还有着在五丈原进行持久战的打算。显然 ,诸葛亮后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司马懿闭城不出时百般叫阵,希望速战速决 。
2 、情报的流失加上司马懿的判断。诸葛亮在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女人衣物的时候 ,司马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问起来诸葛亮日常的生活起居状况。最令人不解的是,这名使者竟然如实地说了出来,导致他推断出来孔明已经不久于世 ,并将战事一拖再拖 。所以我认为,如果保密措施做得好,这场战斗的走向还未可知;至于为什么那名使者会如实禀报 ,就不得而知了。
3、最后就是蜀国的内部因素:蜀军除诸葛亮外并没有能挑起大梁的人物在。事实上,在老一辈人物如五虎上将、后加入的将领如魏延等人死后,蜀国一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状况 ,以至于被人嘲笑道“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 。五丈原上诸葛亮死后军心涣散,虽有杨仪 、姜维等人继续打理着军队的事物 ,但杨仪毕竟不是将领级别的人物,而姜维又资历尚浅无法指挥全军,稳定军心。若不是有着诸葛亮临死前的锦囊 ,恐怕安然撤退都成了问题。
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 。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 ,继续准备北伐。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 。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张郃等一起率领人马赶往祁山。诸葛亮把一部分将士留在祁山 ,自己率领主力拦击司马懿。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战略 。他认为诸葛亮孤军深入,带的军粮不多,所以在险要的地方筑好营垒 ,叫将士只守不战。
魏军将领以为司马懿害怕诸葛亮,一再请战,说:“您怕蜀军像害怕老虎一样 ,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司马懿硬着头皮,带兵赶上去跟诸葛亮大战一场,结果被蜀军杀得一败涂地。但是蜀军由于后方的运粮官员失职 ,粮草供应不上,只好主动撤兵 。大将张郃带兵紧紧追赶,赶到木门一带山谷地带,被诸葛亮预先布置好的伏兵用乱箭射杀了。
诸葛亮几次出兵 ,往往因为粮食供应不上退兵。他接受这个教训,设计了两种运输工具,叫做“木牛”、“流马 ”(两种经过改革的小车) ,用它们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囤积起来 。
公元234年,诸葛亮作好充分准备,发动十万大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他派使者到东吴 ,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南北策应,使魏国两面受敌。
诸葛亮大军出了斜谷口 ,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为了作长期打算,他派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准备作战;另派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 ,跟当地老百姓夹杂在一起耕种 。蜀军纪律严明,百姓和兵士相处得很好。
魏明帝派司马懿率领魏军渡过渭水,也筑起营垒防守,和蜀军对峙着。
孙权接到诸葛亮的信 ,马上三路出兵进攻魏国 。魏明帝也厉害,他一面亲自率领大军到南面抵挡东吴的进攻;一面通知司马懿在五丈原坚持,只守不战。
诸葛亮等待东吴方面的消息 ,但是结果使他很失望:孙权的进攻失败了。他想跟魏军决战,但是司马懿始终稳守营垒,诸葛亮几次三番向他挑战没有用 。双方在那里相持了一百多天。
要使魏军出来打 ,只有想法子激怒司马懿。诸葛亮利用当时轻视妇女的风俗,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服饰 。意思就是司马懿这样胆小怕战,还是回去做个“闺房**”吧。
魏军将士看到主将受到嘲弄 ,气恼得嚷着要跟蜀军拼。司马懿知道这是诸葛亮的激将法,并不发火 。他安慰将士说:“好,我向皇上上个奏章 ,请求准许我们跟蜀军决战一场。”
过了几天,魏明帝派了一个大臣赶到魏营,传达命令,不许出战。
蜀军将士听到消息 ,感到失望。只有诸葛亮懂得司马懿的用意,说:“司马懿上奏章请求打仗,这是做给将士们看的 。要不然 ,大将率领军队在外,哪有千里迢迢去请战的道理。 ”
诸葛亮料到司马懿的心理,司马懿也在探听诸葛亮的情况。有一次 ,诸葛亮派使者到魏营去挑战,司马懿挺有礼貌地接待使者,跟使者聊天 ,说:“你们丞相公事一定很忙吧 。
近来身体可好?胃口怎么样?”
使者觉得司马懿问的都是些客套话,也就老实回答说:“丞相的确很忙,军营里大小事情都要亲自抓。他起得早 ,睡得很晚。只是近来胃口不好,吃得很少 。”
使者走了以后,司马懿就跟左右将士说:“你们看,诸葛孔明吃得少 ,事务又那么繁重,能支撑得长久吗? ”
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由于过度辛劳 ,终于在军营里病倒了。
后主刘禅得到诸葛亮生病的消息,赶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李福跟诸葛亮谈了一些军国大事,就走了 。
过了几天 ,李福返了回来。他看到诸葛亮病势转重,哭了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对李福说:“我懂得您回来想问些什么 。您所要问的人 ,我看就是蒋琬吧。”
李福说:“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万一身子不好,由谁来继任您的工作。那末请问蒋琬之后,谁可以继任呢?”
诸葛亮说:“可以由费袆(音yī)接替 。”
李福还想再问下去 ,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没几天,这个年纪才五十四岁的丞相终于在军营里去世。
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嘱咐,蜀军将领没有把他去世的消息透露出去 。他们把尸体裹着放在车里,布置各路人马有秩序地撤退。
魏营的探子听到诸葛亮病死的风声 ,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带领魏军追赶上去,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的旗帜转了方向 ,一阵战鼓响,兵士们转身掩杀过来 。
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拨转马头 ,下命令撤退。
蜀军将领等魏军离得远了,不慌不忙地把全部人马安全撤出五丈原。
这件事传到老百姓耳朵里,百姓编个歌谣嘲笑司马懿 ,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字)! ”
司马懿听了也不生气,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能料到死的呢!”后来 ,他又亲自跑到蜀军原来扎营的地方,观察了诸葛亮布置的阵势,赞叹悦:“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诸葛亮想统一中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他的智慧和品格 ,一直被后代的人赞扬 。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往往成为智慧的化身。在一篇相传是他写的《后出师表》里,有两句话 ,叫做“鞠躬尽瘁(原文是‘尽力’,后来写成‘尽瘁’,瘁音cuì) ,死而后已 ”,人们认为这正是对他一生的评价。
本文来自作者[七妻]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47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七妻”!
希望本篇文章《五丈原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五丈原之战失败原因简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粮草供应问题。粮草问题一直是诸葛亮前几次北伐时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这次也不例外。其实这次的情况较比之前已经有所好转,因为他利用这三年时间发明了著名的“木牛流马”,这大大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