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对流层 、平流层、中层、暖层和逸散层。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 ,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 、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 ,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 ,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 ,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 。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 ,其温度在-55℃左右。
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 ,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 。
散逸层在暖层之上 ,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自下而上分为五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 ,中间层,热成层,外层。
大气是指在地球周围聚集的一层很厚的大气分子 ,称之为大气圈 。
大气层,气象学专业术语,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 ,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 、氙气、氡气)和水蒸气。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 、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作用:
大气层就好像是一条毛毯,均匀地包住了整个地球 ,使整个地球就好象处在一个温室之中 。白天灼热的太阳发出强烈的短波辐射,大气层能让这些短波光顺利地通过,而到达地球表面,使地表增温。晚上 ,没有了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热量。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 、散射和反射作用 ,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特别是波长短的辐射能削弱显著,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或衰减作用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量能够到达地面!
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 ,反射作用越强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就是这个原因。
本文来自作者[雅柔]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42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雅柔”!
希望本篇文章《大气层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大气层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暖层和逸散层。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