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伦敦,20岁的南通姑娘陈若琳在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完美夺金。她实现了在奥运跳台跳水单 、双人两个项目上的双重卫冕,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 ,这是中国选手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取的第200枚金牌!
10天之后,陈若琳载誉归来,回到家乡的她终于能和爷爷奶奶见面 。无奈行程匆匆,连回家小聚都来不及 ,只能在表彰会场边说上几句家常。临别之际,陈若琳拉着奶奶的手不忍分开,泪眼朦胧的陈桂英仿佛回到了10多年前 ,年幼的小若琳在南京训练时,与奶奶每次分别,祖孙俩都会痛哭一场 ,谁也不愿先松手。
8月的最后一天,回复到平静生活中的唐诗、陈桂英这老两口,在家中的小院子里与我们闲聊 。话题当然离不开他们一手带大的宝贝孙女陈若琳 ,当年的南通小丫如今已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宝贝。
4年时间收获4枚奥运金牌,在世界跳水三大赛中实现大满贯,赛场上 ,陈若琳被誉为新一代?跳水女皇?,BBC评论她是?永不失误的女孩?,国内媒体称赞她为?淡定姐?。
在爷爷奶奶的眼中,他们的琳琳远没有那么传奇。她爱跳水 ,也和别的孩子一样爱新鲜的玩意;她走向了世界,却还是乡音未改,稚气未脱 。这种视角里的陈若琳 ,是最真实的。
奶奶绣字的伞,丢了也要找回来
陈若琳4岁开始练跳水纯属偶然。唐诗和陈桂英当初将孙女送到儿体校,只是为了让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能增强体质 。启蒙教练高峰将她抛下池子里?试水? ,几分钟内惊呼?天才?。当时,高峰将小若琳腰上缠了绳子扔到了水里,没想到岸上的大人才说上几句话 ,突然发现小家伙已经不声不响游上了岸,静静地站在一旁。高峰说,从没有见过水性这么好的孩子 。
那时的爷爷奶奶 ,并没有指望这孩子能练出什么名堂。训练的时候,奶奶总是陪着小若琳。有时教练离开一阵,就说,琳琳奶奶 ,你帮我看着孩子们 。一组动作要做30个,教练一走,有的孩子就开始偷工减料。奶奶注意到 ,陈若琳每一个动作都做得特别认真。教练要求做的动作个数,她一个都不少 。?但是多一个也不做?,爷爷补充道 ,?这孩子从小就是爱较真。?
陈若琳6岁时第一次远离家门,一开始,是省少体校的短期代培生 ,凭着刻苦和天赋,很快就跨进省体工队大门。在南京的这段光阴,是陈桂英最难割舍的回忆。
陈奶奶那时刚退休 ,有时间就去南京陪孙女 。陈若琳和别的小姑娘一样,看到新鲜的东西就特别喜欢。一位同样来自南通的队友穿了一双李宁牌的球鞋,陈若琳看到后羡慕不已,对奶奶说 ,等我以后挣了钱,也要买一双这样的鞋。其实,这个懂事的孩子知道 ,家里能供她训练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李宁牌,那只能想想 。陈若琳那时穿的很多衣服 ,都是奶奶用缝纫机一针一线踩出来的。
一天训练结束后,陈奶奶带陈若琳到了新街口。在几个商场里转了又转,陈若琳问 ,奶奶,你带我来干什么呀?当奶奶终于找到李宁牌的柜台时,小若琳几乎不能相信 ,奶奶给她买到了李宁鞋!陈若琳又蹦又跳,穿着这双鞋到宿舍,逢人就说,看 ,我奶奶买的鞋,漂亮吧?
唐诗也清楚地记得那双鞋,蓝色的 。鞋穿旧了 ,陈若琳也舍不得扔,一直穿到了国家队。
后来,陈若琳又看中了一只拉杆包。那时候 ,这种箱包还不多,出去比赛,拉着它又方便又神气 。在一次候车的过程中 ,陈若琳看着队友的红色拉杆包,不说话,又看看奶奶的脸。陈奶奶知道孙女的心事 ,但无奈地说,这个你想都不要想。回去后,奶奶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有一次与陈若琳的妈妈陈玲通电话时说起这事 。尽管在外地工作 ,不能陪伴在女儿身边,妈妈始终牵挂着若琳,并为培养她竭尽全力。陈玲很快就买到一个粉红色的拉杆包 ,让奶奶送过去。陈若琳拉着这个包出国比赛,一直到国家队配发箱包后,才将它带回家。
陈奶奶还特地上楼找到了这只包 。唐诗说 ,好好收着,那个时候太不容易了。奶奶回忆说,那时 ,为了怕陈若琳的物品与别人混淆,在她所有的衣服、鞋袜 、背包上,都给绣上个?若?字。有一次 ,陈若琳发现自己的雨伞不见了,一到下雨天,她就跑到训练馆附近转悠 。几天后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撑着伞经过,小若琳说:?阿姨 ,这把伞是我的。上面绣着我的名字。?对方是不小心拿错了,连忙打招呼 。陈若琳拿着伞回来,乐呵呵地说 ,奶奶绣字的伞,丢不了。奶奶知道,陈若琳是怕丢了东西让大人心急 ,再一个是,这孩子做事特别认真,认准的事 ,就一定要去完成。
这次陈若琳回通,在聊天时,奶奶提到了在省队时用的电饭煲 。陈若琳说 ,记得记得,小小的那种,被管宿舍的收走好几个。那时爷爷奶奶去看若琳,为了给她加强营养 ,总是带了很多亲手做的小吃过去。陈若琳最爱***包的肉粽子,还有南瓜饼和水饺 。陈奶奶去的时候都要带上不少,让别的孩子一同分享。每次还要说一句 ,我家琳琳是你们中最小的,不要欺负她,下次我还给你们带好吃的来。
奶奶一到南京 ,给陈若琳安排好吃的穿的,就开始为别的孩子服务,早晨将他们的被子一条条晒出去 ,晚上叠好送过来。这些举动,让陈若琳成为宿舍楼里最受欢迎的人,别的小孩总是问陈若琳 ,你奶奶什么时候再来啊?
陈若琳每次和奶奶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就数好天数,抓一把牙签放在枕头底下?倒计时? 。最难过的就是奶奶要回南通了,祖孙俩都会搂在一起大哭。陈奶奶告诉我们 ,每次我都不想让琳琳难过,但就是不争气,眼泪控制不住啊。
不拿蛋糕的孩子 ,第一次出国就拿到金牌
陈若琳是在爷爷奶奶身边起步、成长的,在她的成功之路上,唐诗和陈桂英传递了热力、倾注了心血 。但是 ,当孙女功成名就时,老两口显得特别冷静。
唐诗说,陈若琳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不仅是靠她自己和教练的努力,在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代代人不断摸索、积累的结果。获得奥运金牌 ,有许多综合因素,陈若琳应该说是抓住了机遇 。至于我们做家长的,别的地方不能帮上忙,就要在教孩子做人方面多下功夫。
爷爷奶奶的教育 ,使陈若琳从小养成良好的素养,走到哪里都能得到贵人相助。进省队后,领队王霞很喜欢这个懂事的小姑娘 ,想方设法让她尽快成长起来 。后来的领队换成了顾金凤,由于是南通人,与陈若琳一见面就说南通话 ,交流起来很轻松。
本文来自作者[曼蓉]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4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曼蓉”!
希望本篇文章《张若琳_最真的若琳》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2012年8月10日,伦敦,20岁的南通姑娘陈若琳在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完美夺金。她实现了在奥运跳台跳水单、双人两个项目上的双重卫冕,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这是中国选手在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