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运用的典故是: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 ,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 ,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
此句是作者苏轼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 ,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 ,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该句是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词原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白话文释义: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 ,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 ,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 ,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
扩展资料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 ,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作品以出猎开始 ,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自然地表现出了诗人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充满爱国激情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 ,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 ”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 ,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 ,打猎装束。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 ,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 。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 ,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 ,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 ,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 、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 ,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持节云中 何日谴冯唐 究竟是什么意思?
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郸 ,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冯唐是汉文帝刘桓时候的一个老年郎官 。当时云中太守魏尚防御匈奴功劳很大 ,但因为小的过错受到了重罚。冯唐向汉文帝刘桓直言劝说,刘桓便派他去赦免魏尚,复任云中太守。作者借魏尚比方自己 ,什么时候派我去前线执行任务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赏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 ,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 ,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 。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 ,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 *** 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 ,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 ,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含义:含义是表达了自己想要报效祖国却又无法的心情.
好处: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抒发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疆场抗击外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 ,有何用意?
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
作者借魏尚比方自己,什么时候派我去前线执行任务呢?表达了不满足安于现状 ,渴望精忠报国的迫切心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了典故 ,使表达委婉含蓄。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出自什么典故
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 ,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 ,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写法有什么特点
含义:含义是表达了自己想要报效祖国却又无法的心情.
特点: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抒发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疆场抗击外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持节云中 ”两句:兵符.
这种修辞称为用典
用典的好处是使表达含蓄而不浅露,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云中太守魏尚治有方,较好地传达出丰富: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文帝幡然醒悟.云中,一旦入侵,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以少胜多,不近云中之塞”.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据《汉书·冯唐传》记载,罚太重 ”,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削其爵”,内蕴比较丰富: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官复原职,颇失人心,“使匈奴远避.持节,能“寓万于一”.节,必所杀甚众.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认为文帝“赏太轻,被文帝“下之吏.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 、复杂的思想感情,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包括山西省西被部分地区,表现出一种含蓄雅洁的风姿,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还有就是言简意丰
本文来自作者[徭春方]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29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徭春方”!
希望本篇文章《“何日遣冯唐”出自哪个典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此句运用的典故是: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此句是作者苏轼想到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