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该片的人说“真文艺够幽默够犀利”,不喜欢的人说“全片无高潮 ,就剩韩寒的一点小机灵 ”。
影片最大问题是故事的松散、随意 、缺乏逻辑性和内在张力 。跟韩寒的小说一个德性,都是情绪渲染重,但是没什么主心骨。剧情几乎为零 ,幽默金句串全场,小说里对现实和社会的讽刺在**里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的一点看法。所以对《后会无期》的批判也不是没有道理 。
喜欢这部**的都是一些文艺青年,他们觉得台词很有亮点 ,俏皮诙谐又引发思考,和韩寒的书一样,有笑点有泪点有想要的浓浓雅痞文艺Feel。
扩展资料:
幕后花絮
《后会无期》有很多重场戏是在韩寒的家乡上海金山区亭林镇取景 ,但他否认这部**有着自传色彩,“选择在老家拍摄主要是因为好操作,我们找到的一个仓库相比一些拍摄棚要便宜一些”。
很多剧组工作人员说 ,影片拍摄已近尾声,但从未见过韩寒发过火,即便发生了状况 ,也从未见过他一脸怒气大声说话,“韩导笑起来是无害的,毫无攻击力”。
《后会无期》里有大量驾车行驶在路上的戏份 ,但韩寒决定全片不采用漂移等炫技场面,不过常常在拍摄结束后,韩寒便把冯绍峰从车里拽出来,自己钻进去来个漂移或者甩尾解解瘾 。
三个人 ,一辆车,从东极岛渡海而来,最终消失在边境的荒漠。千余公里的旅程 ,遇到一些人,作别一些人,满怀希望 ,又时而悲悯。曾在深夜仰望星空,又站在荒野无处驻足 。虽然几人最后还是分离,于路上的小镇 ,于荒野的加油站,于落下的卫星残骸。没有围观,没有作别 ,看起来这一切似乎毫无意义。
影片的结尾,描述了韩寒心中的答案,但这不代表圆满 。我们的男主角江河走在东极岛重新繁华的路口,虽然雕塑依旧 ,但他还是无法回望到三人搭肩的身影,只得作为游客静静走着,玩味着自己的记忆。那么其他人哪里去了 ,满怀理想,想要做出一翻大事的浩汉,最后流落在哪里?我们最先听到的声音 ,把我们带入剧情里的胡生在哪里?以及仰望星空,坚持信仰的那位旅行者二号,看他略带仁慈的 ,把行李扔给江河浩汉之后,又去了何方?
这就是《后会无期》,它用它自己的叙事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后会无期。我们的带着一连串的问号,看着这满是断片的故事,无可奈何 。亦或时而被故意设置的段子刺激,突然思维的断头被人提起 ,却又被迅速抛弃在无边际的深渊中。虽然段子的人为痕迹明显,但透出的心情一直在映照着我们的现实的无力。
那无力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被迫的,就如我们被迫放弃的主角一般 。在开头 ,胡生对自己名字来由的叙述,让我们在影片的第一时间便记住了这个名字。我们看着他的话语,行为 ,他对两位大哥的敬畏,以及对未知世界天真的想法,都让我们在对两位真正主角了解之前 ,主动的喜欢上胡生。可是随着深夜的一次大撤离,我们被迫的离开他了,就连胡生本身被遗忘在旅馆里的事 ,观众也一定先于两位主角而知道,这是因为有感情。
但离开就是离开,影片里的主角尚且可以努力,而我们却被迫的要选择无视 。随着故事的推进 ,车子开进山林,有了新的小伙伴加入,以及浩汉本人对自身身世发现的叙述 ,我们的注意力早已开始转移,但在荒野的片刻,从收音机里传来的寻人启事 ,与之对比的两位主角无奈淡漠的标签,又不免的刺痛观众的心。这就是被迫,就是对现实无力的源泉。
无常的突然 ,也是影片本身想要和你传达的重要内容 。这其中最为写实的一个场景,便是两位主角在房内做温水煮青蛙,待青蛙体会温度上涨开始挣扎时 ,浩汉突然盖住盖子任凭锅里跌跌撞撞,并随之提示江河这就是现实,不免让人心惊胆战。除此以外,晾晒在车子挡风板上的钱币 ,尽管两位主角们有过担心怀疑,而结果很简单:一觉之后,连钱带挡风板 ,带名片都消失的干干净净。而后,那位旅行者在给两位主角灌鸡汤之后,趁浩汉心满意足之际 ,又迅速以试驾为名将车盗走,甚至在这过程中还突然停下,扔掉行李又走 。状况转变之突然 ,也直接崩溃了两位主角的心情。影片中就这种方式将突然性表达的简明扼要,与观众记忆中的体验不断的契合,并被其牵制着心情。
现实乐于善于枪毙梦想 ,在**里,这体现在几位角色不断走入绝境的过程,其中又以浩汉为甚 。浩汉自幼以自己父亲所做的事,而愿意终于理想 ,但在与莺莺的一翻话中,又被真正的事实所击败,彻底动摇了他的信念 ,而后,被盗的汽车,被背叛的友情 ,又让他心理失去了对美好的渴望,从而彻底被现实压垮,活在自己的不公的遭遇里 ,最终离去。作为观者,我们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美好与愿景在**里被活生生抹去,还带着各种段子和巧合 ,让我们欢喜而又无奈。
终归,一切还好 。虽然一路描述着现实的荒诞,但影片最后终归还是设置了出口,这一条线索集中在江河的身上。江河同浩汉一样 ,一路上经历着所谓破碎和无常,但不同的是,浩汉将其对待为现实本身去接收 ,而江河同样的接受多过程中又守着自己的一片领地,即对这一切事都有所保留,有所坚持 ,也许就是这一种特质,最终使江河用所坚守的口吻将一切描述出来,使得他最终写作成功 ,获得了许多,同时也很讽刺的实现了所谓追求事业的浩汉的理想,将东极岛变成真正的旅游胜地 ,海上丽江。
可这又能代表什么?最终荣誉落在了江河身上,这样的设置也许是韩寒对自己的重构,或是另一种荒诞。结尾处旁白的话很明显,江河的《旅行者》俨然成了文化产业优秀案例 ,带动着销量,旅游,翻拍的电视剧打扮了《继承者》吗 ,就连几人最初在一起留念的雕像也成为了经典,成功的可能性可能只是击中了时下读者的某个点而已,江河真实的写作目的也许早已被商业稀释殆尽 。
不管怎样看待 ,后会无期,它于无力中折叠着现实,又在现实中隐藏着路径 ,让我们拥有穿越人流、穿越高山与大海的方向和意义。
本文来自作者[邢书亮]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22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邢书亮”!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评价《后会无期》在豆瓣的两极分化》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对于喜欢该片的人说“真文艺够幽默够犀利”,不喜欢的人说“全片无高潮,就剩韩寒的一点小机灵”。影片最大问题是故事的松散、随意、缺乏逻辑性和内在张力。跟韩寒的小说一个德性,都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