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因是北人 ,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李煜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鸩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 ,韩熙载为逃避李煜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即名为《韩熙载夜宴图》 。
画中的主要人物为韩熙载,画中的其他人物也大多真有其人,如状元郎粲 、和尚德明等 ,都是韩熙载的常客。画卷里,韩熙载虽放浪形骸,但始终双眉紧锁 ,难掩忧心忡忡。桌案都比较低矮,正是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过渡时期,琵琶箫鼓、秀墩床榻 ,室内的陈设器物无不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夜宴图》采用了中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 ,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 。通过听乐、观舞 、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文言文 南唐世家 韩熙载传
韩熙载夜宴图中描写的南唐贵族们的日常生活,是奢侈且繁华的,从这画里韩熙载的表情中可以看出 ,他是表情凝重,若有心事的样子,当时南唐虽然富庶 ,但是北方宋朝的大军虎视眈眈,南唐后主李煜又无心治国,韩熙载虽然有一腔报国的热血 ,可惜李煜猜忌他,他郁郁不得志,只能寄情在这靡靡之音中消磨日子 ,但是他对南唐未来担心重重。
北宋没有统一天下之前,南唐是偏安一隅的小国,不过因为江南富庶 ,所以南唐非常繁华,可惜韩熙载时期的南唐帝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帝王李煜,后来他的命运也非常悲惨,成为了北宋的阶下之囚 ,而且离开南方前往当时北宋的都城,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他的妻子还被赵光义霸占 ,最后他也被赵光义给赐死了 。
李煜虽然治国的能力不佳但是他文采确实挺好,他与宋徽宗一样是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可惜偏偏做了一国之君 ,李煜虽然不善于处理国政,但是李煜毕竟是一位帝王,他居于九五之尊那个位置 ,自然会高处不胜寒,而且当时南唐奢靡之风盛行,君臣都在这种虚无的繁华之中掩耳盗铃 ,漠视北宋的虎视眈眈,韩熙载时常口出忧国忧民之言,让李煜非常不舒服,久而久之 ,李煜便开始猜忌韩熙载,最后弃用了他。
韩熙载最后不得志只能在家每日无事吟诗作乐,在这喧闹之中 ,消磨自己对南唐未来的忧虑,虚度光阴。
韩熙载是个什么样的人
韩熙载,字叔言 ,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 。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后唐同光四年进士及第。后南奔归吴 ,为校书郎,出为滁 、和、常三州从事 。南唐烈祖时,召为秘书郎。元宗嗣位 ,屡迁至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后主李煜时,改吏部侍郎,徙秘书监 。后任兵部尚书,充勤政殿学士承旨。他目睹国势日蹙 ,且以北人南来,身处疑难,遂广蓄女乐 ,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愤。坐托疾不朝,贬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复召为秘书监 、兵部尚书 。官终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开宝三年卒 ,年六十九,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
李昪 ,字正伦,徐州人也 。世本微贱,父荣 ,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 孤,流寓濠 、泗间,杨行密攻濠州 ,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 容 ,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 。及壮 ,身长七尺,广颡隆准。为人温厚 有谋。为吴楼船军使,以舟兵屯金陵 。柴再用攻宣州 ,用其兵杀李遇,昪以功拜升 州刺史。时江淮初定,州、县吏多武夫 ,务赋敛为战守,昪独好学,接礼儒者,能 自励为勤俭 ,以宽仁为政,民稍誉之。徐温镇润州,以升、池等六州为属 ,温闻昪 理升州有善政,往视之,见其府库充实 ,城壁修整,乃徙治之,而迁昪润州刺史 。 昪初不欲往 ,屡求宣州,温不与。既而徐知训为朱瑾所杀,温居金陵 ,未及闻。昪 居润州,近广陵,得先闻,即日以州兵渡江定乱 ,遂得政。
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 ,而知训尤甚,尝召昪 饮酒,伏剑士欲害之 ,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 ,昪悟起走,乃免 。 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 ,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 知训以剑授刁彦能,使追杀之 ,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由是得免。后昪贵 ,以 彦能为抚州节度使 。
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及昪秉政 ,欲收人心,乃 宽刑法 、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 ,引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为谋客, 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 ,往往赒给之 。盛暑 未尝张盖 、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 ,我何用此?”以故温 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
武义元年,拜左仆射 ,参知政事。温行军司马徐玠数劝温以己子代昪,温遣子 知询入广陵,谋代昪秉政 。会温病卒 ,知询奔还金陵,玠反为昪谋,诬知询以罪 , 斩其客将周廷望,以知询为右统军。杨溥僭号,拜昪太尉、中书令。大和三年 ,出 镇金陵,如温之制,留其子景通为司徒同平章事,以王令谋、宋齐丘为左、右仆射 同平章事 。四年 ,封昪东海郡王。
昪照鉴见白须,顾其吏周宗叹曰:“功业已就,而吾老矣 ,奈何? ”宗知其意, 驰诣广陵见宋齐丘,谋禅代。齐丘以为未可 ,请斩宗以谢吴人,昪黜宗为池州刺史。
吴临江王濛者,怨徐氏舍己而立溥 ,心尝不平,及昪将谋篡国,先废濛为历阳 公 ,使吏以兵守之 。濛杀守者,奔庐州节度使周本。本,吴旧将也,闻濛至 ,欲纳 之,为其子祚所止。本曰:“此吾故主家郎君也,何忍拒之!”遽自出迎 ,祚闭门 遮本不得出,缚濛送金陵,见杀 。
五年 ,昪封齐王。已而闽 、越诸国皆遣使劝进,昪谓人望已归。天祚三年,建 齐国 ,置宗庙社稷,以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 。十月,溥遣摄太尉杨璘传位于 昪 ,国号齐,改元升元。昪以册尊溥曰:“受禅老臣知诰,谨上册皇帝为高尚思玄 弘古让皇帝。”追尊徐温为忠武皇帝,封子景为吴王 ,封徐氏子知证江王,知谔饶 王 。周本与诸将至金陵劝进,归而叹曰:“吾不诛篡国者以报杨氏 ,今老矣,岂能 事二姓乎! ”愤惋而死。
二年四月,迁杨溥于润州丹阳宫。以王舆为浙西节度使 、马思让为丹阳宫使 , 以严兵守之 。
徐氏诸子请昪复姓,昪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议百官 ,百官皆请,然后复姓 李氏,改名曰昪。自言唐宪宗子建王恪生超 ,超生志,为徐州判司;志生荣。乃自 以为建王四世孙,改国号曰唐。立唐高祖、太宗庙,追尊四代祖恪为孝静皇帝 ,庙 号定宗;曾祖超为孝平皇帝,庙号成宗;祖志孝安皇帝,庙号惠宗;考荣孝德皇帝 , 庙号庆宗 。奉徐温为义父,徐氏子孙皆封王、公,女封郡 、县主。以门下侍郎张居 咏、中书侍郎李建勋、右仆射张延翰同平章事。十一月 ,以步骑八万讲武于铜桥 。
杨溥卒于丹阳宫。溥子琏为吴太子时,昪以女妻之,及昪篡国 ,封其女永兴公 主。女闻人呼公主,则呜咽流涕而辞,宫中皆怜之 。溥卒 ,以琏为康化军节度使, 已而以疾卒。
三年四月,昪郊祀昊天上帝于圆丘,礼毕 ,群臣请上尊号。昪曰:“尊号非古 也 。”不许。州 、县言民孝悌五代同居者七家,皆表门闾,复其徭役;其尤盛者江 州陈氏 ,宗族七百口,每食设广席,长幼以次坐而共食 ,有畜犬百余,共一牢食, 一犬不至 ,诸犬为之不食。
四年六月,晋安州节度使李金全叛,送款于昪 ,昪遣鄂州屯营使李承裕迎之 。 承裕与晋将马全节、安审晖战安陆南,三战皆败,承裕与裨将段处恭皆死,都监杜 光邺及其兵五百人被执 ,送于京师,高祖厚赐之,遣还。昪致书高祖 ,复送光邺等, 请以败军行法,高祖又遣之 ,昪以甲士临淮拒之,乃止。
六年,吴越国火 ,焚其宫室、府库,甲兵皆尽,群臣请乘其弊攻之 ,昪不许, 遣使吊问,厚赒其乏。钱氏自吴时素为敌国,昪见天下乱久 ,常厌用兵,及将篡国, 先与钱氏约和 ,归其所执将士,钱氏亦归吴败将,遂通好不绝 。
昪客冯延巳好论兵大言 ,尝诮昪曰:“田舍翁安能成大事!”而昪志在守吴旧 地而已,无复经营之略也,然吴人亦赖以休息。
七年 ,昪卒,年五十六,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庙号烈祖,陵曰永陵。子景 立 。
景,初名景通,昪长子也。既立 ,又改名璟。徐温死,昪专政,以为兵部尚书 、 参知政事 。明年 ,昪镇金陵,留景为司徒、同平章事,与宋齐丘、王令谋居广陵 , 辅杨溥。昪将篡国,召景归金陵为副都统。昪立,封齐王 。昪卒 ,嗣位,改元保大。 尊母宋氏为皇太后,妃钟氏为皇后。封弟寿王景遂为燕王 ,宣城王景达鄂王,景逷 前未王,为保宁王 。秋,改封景遂齐王、诸道兵马元帅 、太尉、中书令 ,景达为燕 王、副元帅,盟于昪柩前,约兄弟世世继立。封其子冀南昌王 、江都尹。
冬十月 ,破虔州妖贼张遇贤。遇贤,循州罗县小吏也 。初,有神降罗县民家 , 与人言祸福辄中。遇贤祷之,神曰:“遇贤是罗汉,可留事我。”是时 ,南海刘? 死,子玢初立,岭南盗贼起 ,群盗千余人未有所统,问神当为主者,神言遇贤,遂 共推为帅 。遇贤自号中天八国王 ,改元永乐,置官属,群贼盗皆绛衣 ,攻剽岭外, 问神所向,神曰:“当过岭取虔州。 ”遂袭南康 ,节度贾浩不能御。遇贤据白云洞, 造宫室,有众十余万 ,连陷诸县 。景遣洪州营屯虞候严思、通事舍人边镐率兵攻之。 遇贤问神,神不复语,群盗皆惧 ,遂执遇贤以降。
景以冯延巳、常梦锡为翰林学士,冯延鲁为中书舍人,陈觉为枢密使,魏岑 、 查文徽为副使 。梦锡直宣政殿 ,专掌密命,而延巳等皆以邪佞用事,吴人谓之“五 鬼”。梦锡屡言五人者不可用 ,景不纳。十二月,景下令中外庶政委齐王景遂参决, 惟陈觉、查文徽得奏事 ,群臣非召见者不得入 。给事中萧俨上疏切谏,不报。侍卫 军都虞候贾崇诣阁求见景,曰:“臣事先朝三十年 ,见先帝所以成功业者,皆用众 贤之谋,故延接疏远 ,未尝壅隔,然下情犹有不达者。今陛下新即位,所信用者何 人?奈何顿与臣下隔绝!臣老即死,恐无复一见颜色。”因泣下呜咽 ,景为之动容, 引与坐,赐食而慰之 ,遂寝所下令 。
初,宋齐丘为昪谋篡杨氏最有力,及事成 ,乃阳入九华山,昪屡招之,乃出。 昪僭号 ,未几,齐丘以病罢相,出为洪州节度使。景立 ,复召为相,而陈觉、魏岑 等皆为齐丘所引用 。而岑与觉有隙,谮觉于景,左迁少府监。齐丘亦罢相为浙西节 度使。齐丘不得意 ,愿复归九华山,赐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 ,食青阳一县 。
二年二月,闽人连重遇 、朱文进弑其君王延羲,文进自立。是时 ,延羲弟延政 亦自立于建州,国号殷。王氏兄弟连兵累年,闽大乱 ,景因其乱遣查文徽及待诏臧 循发兵攻建州 。延政闻唐且攻之,遣人绐福州曰:“唐兵助我讨贼矣。 ”福州信之, 共杀文进等以降 ,延政遣其从子继昌守福州。文徽军屯建阳,福州将李仁达杀王继 昌自称留后,泉州将留从效亦杀其刺史黄绍颇,皆送款于文徽 。
四年八月 ,文徽乘胜克建、汀、泉 、漳四州,景分延平、剑浦、富沙三县,置 剑州 ,迁王延政之族于金陵。以延政为饶州节度使、李仁达为福州节度使 、留从效 为清源军节度使。景遂欲罢兵,而查文徽、陈觉等皆言:“仁达等余孽犹在,不若 乘胜尽取之。”陈觉自言可不用尺兵致仁达等 。景以觉为宣谕使 ,召仁达朝金陵, 仁达不从。觉惭,还至建州 ,矫命发汀、建 、信、抚州兵攻仁达。时魏岑安抚漳、 泉,闻觉起兵,亦擅发兵会觉 。景大怒 ,冯延巳等为言:“兵业行,不可止。”乃 以王崇文为招讨使 、王建封为副使,益兵以会之,以延鲁、魏岑、陈觉皆为监军使。 仁达送款于吴越 ,吴越以兵三万应仁达 。觉等争功,进退不相应,延鲁与吴越兵先 战 ,大败而走,诸军皆溃归。景怒,遣使者锁觉 、延鲁至金陵。而冯延巳方为宰相 , 宋齐丘复自九华召为太傅,为稍解之,乃流觉蕲州、延鲁舒州 。韩熙载上书切谏 , 请诛觉等,齐丘恶之,贬熙载和州司马。是岁 ,契丹陷京师,中国无主,而景方以 觉等疲兵东南,不暇北顾。御史中丞江文蔚劾奏宰相冯延巳、谏议大夫魏岑乱政 , 与觉等同罪而不见贬黜,言甚切直 。景大怒,自答其疏 ,贬文蔚江州司士参军,亦 罢延巳为少傅 、岑为太子洗马。
五年,以景遂为太弟;景达为元帅 ,封齐王;南昌王冀为副元帅,封燕王。契 丹遣使来聘,以兵部尚书贾潭报聘。
六年 ,汉李守贞反河中,遣其客将朱元来求援,景以润州节度使李金全为北面 行营招抚使 ,兵攻沭阳,闻守贞已败,乃还 。是时,汉隐帝少 ,中国衰弱,淮北群 盗多送款于景,景遣皇甫晖出海、泗诸州招纳之。
八年 ,福州诈言“吴越戍兵乱,杀李仁达而遁 ”,遣人请建州节度使查文徽 , 文徽与剑州刺史陈诲下舟闽江趋应之。福州以兵出迎 。诲曰:“闽人多诈难信,宜 驻江岸徐图之。”文徽曰:“久则生变,乘其未定 ,亟取之。”留诲屯江口,进至 西门,伏兵发 ,文徽被擒 。诲与越人战,大败之,获其将马先进。景送先进还越, 越亦归景文徽。是岁 ,楚王马希广为其弟希萼所弑,希萼自立 。
九年秋,楚人囚希萼于衡山 ,立其弟希崇,附于景,楚国大乱。景遣信州刺史 边镐攻楚 ,破潭州,尽迁马氏之族于金陵。景以希萼为洪州节度使,希崇舒州节度 使 ,以边镐为湖南节度使 。
十年,分洪州高安、清江、万载 、上高四县,置筠州。以冯延巳、孙忌为左、 右仆射同平章事。广州刘晟乘楚之乱 ,取桂管,景遣将军张峦出兵争之,不克。楚 地新定,其府库空虚 ,宰相冯延巳以克楚为功,不欲取费于国,乃重敛其民以给军 , 楚人皆怨而叛,其将刘言攻边镐,镐不能守 ,遁归 。
十一年,金陵大火逾月。
十二年,大饥 ,民多疫死。
十三年十一月,周师南征,诏曰:“蠢尔淮甸 ,敢拒大邦,盗据一方,僭称伪 号 。晋 、汉之代,寰海未宁 ,而乃招纳叛亡,朋助凶逆。金全之据安陆,守贞之叛 河中 ,大起师徒,来为应援。迫夺闽、越,涂炭湘、潭 ,至于应接慕容,凭陵徐部, 沭阳之役 ,曲直可知 。勾诱契丹,入为边患,结连并垒 ,实我世仇。罪恶难名,人 神共愤。 ”乃拜李谷为行营都部署,攻自寿州始 。是时,宋齐丘为洪州节度使 ,景 召齐丘还金陵,以刘彦贞为神武统军,刘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 ,以距周师。李谷曰: “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乃焚其刍粮 ,退屯正阳 。 是时世宗亲征,行至圉镇,闻谷退军 ,曰:“吾军却,唐兵必追之。”遣李重进急 趋正阳,曰:“唐兵且至 ,宜急击之。 ”刘彦贞等闻谷退军,果以为怯,急追之。 比及正阳,而重进先至 ,军未及食而战,彦贞等遂败 。彦贞之兵施利刃于拒马,维 以铁索;又刻木为兽 ,号“捷马牌”;以皮囊布铁蒺藜于地。周兵见而知其怯,一 鼓败之。世宗营于淝水之阳,徙浮桥于下蔡 。景遣林仁肇等争之不得 ,而周师取滁 州。景惧,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称唐皇帝奉书 ,愿效贡赋,陈兄事之礼,世 宗不答。景东都副留守冯延鲁 、光州刺史张绍、舒州刺史周祚、泰州刺史方讷皆弃 城走;延鲁削发为僧 ,为周兵所获 。蕲州裨将李福杀其刺史王承隽降周。景益惧, 始改名璟以避周庙讳,遣其翰林学士钟谟 、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献犒军牛 五百头、酒二千石、金银罗绮数千 ,请割寿 、濠、泗、楚、光 、海六州,以求罢兵。 世宗不报,分兵袭下扬、泰 。景遣人怀蜡丸书走契丹求救 ,为边将所执。光州刺史 张承翰降周。
十四年三月,景又遣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奉表,辞益卑服 ,世宗犹不答, 前遣钟谟等并晟 、崇质皆留行在 。而谟等请归取景表,尽献江北地 ,世宗许之,遣 崇质、德明等还,始赐景书曰:“自有唐失御 ,天步方艰,六纪于兹,瓜分鼎峙。 自为声教,各擅蒸黎 ,交结四夷,凭凌上国。华风不竞,否运所钟 ,凡百有心,敦 不兴愤?朕擅一百州之富庶,握三十万之甲兵 ,农战交修,士卒乐用,苟不能恢复 内地 ,申画边疆,便议班旋,真同戏剧。至于削去尊称 ,愿输臣节,孙权事魏,萧 詧奉周,古也虽然 ,今则不取 。但存帝号,何爽岁寒?倘坚事大之心,必不迫人于 险。”德明等还 ,盛称世宗英武,景不悦。宋齐丘、陈觉等皆以割地无益,而德明 卖国以图利 。景怒 ,斩德明。遣元帅齐王景达与陈觉 、边镐、许文缜率兵趣寿春, 景达将朱元等复得舒、蕲 、泰三州。夏,大雨 ,周师在扬、滁、和者皆却,诸将请 要其险隘击之 。宋齐丘曰:“击之怨深,不如纵之以为德。”诫诸将闭壁 ,无得要 战,故周师皆集于寿州。世宗屯于涡口,欲再幸扬州,宰相范质以师老泣谏 ,乃班 师,以李重进攻庐 、寿,向训守扬州 。训请弃扬州 ,并力以攻寿春,乃封府库付主 者,遣景旧将按巡城中 ,秋毫不犯而去,淮人大悦,皆负糗粮 ,以送周师。
十五年,景达遣朱元等屯紫金山,筑甬道以饷寿州。二月 ,世宗复南征,徙下 蔡浮桥于涡口,为镇淮军,筑二城以夹淮 。周师连破紫金诸寨。景达虽为元帅 ,兵 事皆决于陈觉。觉与朱元素有隙,以元李守贞客,反覆难信 ,景遣大将杨守忠代元, 且召之。元愤怒,叛降于周 ,诸军皆溃,许文缜、边镐皆被执,景达以舟兵奔还金 陵 。刘仁赡病且死 ,其副使孙羽等以寿州降于周。世宗班师。景遣人焚扬州,驱其 士庶而去 。冬十月,世宗复南征 ,遂围濠州,刺史郭廷谓告于周曰:“臣不能守一 州以抗王师,然愿请命于唐而后降。 ”世宗为之缓攻,廷谓遣人请命于景 ,景许其 降,乃降。又取泗州 。周师步骑数万,水陆齐进 ,军士作《檀来》之歌,声闻数十 里。十二月,屯于楚州之北门。
交泰元年正月 ,大赦改元 。周师攻楚州,守将张彦卿、郑昭业城守甚坚,攻四 十日不可破。世宗亲督兵以洞屋穴城而焚之 ,城坏,彦卿、昭业战死,周兵怒甚 , 杀戮殆尽。周师复取海 、泰、扬州 。世宗幸迎銮以临大江,景知不能支,而耻自屈 身去其名号,乃遣陈觉奉表 ,请传国与其世子而听命。
初,周师南征,无水战之具 ,已而屡败景兵,获水战卒,乃造战舰数百艘 ,使 降卒教之水战,命王环将以下淮。景之水军多败,长淮之舟 ,皆为周师所得。又造 齐云船数百艘,世宗至楚州北神堰,齐云舟大 ,不能过,乃开老鹳河以通之,遂至 大江 。景初自恃水战,以周兵非敌 ,且未能至江。及觉奉使,见舟师列于江次甚盛, 以为自天而下 ,乃请曰:“臣愿还国取景表,尽献江北诸州,如约。”世宗许之 , 始赐景书曰“皇帝恭问江南国主”,劳其良苦而已 。是时,扬、泰 、滁、和、寿 、 濠、泗、楚 、光、海等州 ,已为周得,景遂献庐、舒 、蕲、黄,画江以为界。五月 , 景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正朔,时显德五年也。
初 ,孙晟使于周,留不遣,而世宗问晟江南虚实 ,不对,世宗怒,杀晟 。周已 罢兵 ,景乃赠刘仁赡太师,追封晟鲁国公。世宗遣钟谟、冯延鲁归国。景复遣谟等 朝京师,手自书表 ,称天地父母之恩不可报,又请降诏书同籓镇,遣谟面陈愿传位 世子 。世宗遣谟等还国 ,优诏以劳安之。景以谟为礼部侍郎、延鲁户部侍郎。
景为太子时;延鲁等皆出入东宫,礼部尚书常梦锡自昪世屡言不可使延鲁等近 太子,及景立,延鲁用事 ,梦锡每排斥之 。景既割地称臣,有语及朝廷为大朝者, 梦锡大笑曰:“君等尝欲致君如尧 、舜 ,今日自为小朝邪? ”钟谟素善李德明,既 归,而闻德明由宋齐丘等见杀 ,欲报其冤,未能发。陈觉,齐丘党也 ,与严续素有 隙。觉尝奉使周,还言世宗以江南不即听命者,严续之谋 ,劝景诛续以谢罪。景疑 之,谟因请使于周,验其事 。景已割地称臣,乃遣谟入朝谢罪 ,言不即割地者,非 续谋,愿赦之。世宗大惊 ,曰:“续能为谋,是忠其主也,朕岂杀忠臣乎?”谟还 , 言觉奸诈,景怒,流觉饶州 ,杀之,宋齐丘坐觉党与,放还青阳 ,赐死。以太弟景 遂为洪州节度使,燕王冀为太子 。
景困于用兵,钟谟请铸大钱以一当十,文曰“永通泉货”。谟尝得罪 ,而大钱 废。韩熙载又铸铁钱,以一当二 。
九月,太子冀卒 ,次子从嘉封吴王,居东宫。钟谟言从嘉轻肆,请立纪国公从 善 ,景怒,贬谟国子司业,立从嘉为太子。世宗使人谓景曰:“吾与江南 ,大义已 定,然虑后世不能容汝,可及吾世修城隍、治要害为子孙计 。 ”景因营缉诸城 ,谋 迁其都于洪州,群臣皆不欲迁,惟枢密使唐镐赞之,乃升洪州为南昌 ,建南都。建 隆二年,留太子从嘉监国,景迁于南都。而洪州迫隘 ,宫府营廨,皆不能容,群臣 日夕思归 ,景悔怒不已 。唐镐惭惧,发疾卒。
六月,景卒 ,年六十四。从嘉嗣立,以丧归金陵,遣使入朝 ,愿复景帝号,太 祖皇帝许之,乃谥曰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 ,陵曰顺陵。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 。煜为人仁孝 ,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 齿 ,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 ,景迁南 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 。景卒 ,煜嗣立于金陵。母钟氏,父名泰章。煜尊母曰圣 尊后;立妃周氏为国后;封弟从善韩王,从益郑王,从谦宜春王 ,从度昭平郡公, 从信文阳郡公 。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 者 ,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 。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 ,世宗以景故, 不纳。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 ,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 因并送其族于金陵 ,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 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乾德二年 ,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 ,商贾多 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 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 ,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 、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 , 煜引与谈论 。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 ,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 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 ,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 道,煜喜留之 ,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 载卒 ,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 。”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 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 ”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 ,北海将家子也, 初与李谷相善 。明宗时,熙载南奔吴 ,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 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 ,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 ,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 ,太祖皇 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
五年 ,煜下令贬损制度。下书称教,改中书 、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 为司会府 ,御史台为司宪府,翰林为文馆,枢密院为光政院,诸王皆为国公 ,以尊 朝廷。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 ,为高谈,不恤政事。
六年,内史舍人潘佑上书极谏 ,煜收下狱,佑自缢死 。
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 ,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 奉表朝廷求缓师 ,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 , 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其后事具国史。
予世家江南,其故老多能言李氏时事 ,云太祖皇帝之出师南征也,煜遣其臣徐 铉朝于京师。铉居江南,以名臣自负 ,其来也,欲以口舌驰说存其国,其日夜计谋 思虑言语应对之际详矣 。及其将见也 ,大臣亦先入请,言铉博学有材辩,宜有以待 之。太祖笑曰:“第去 ,非尔所知也。 ”明日,铉朝于廷,仰而言曰:“李煜无罪, 陛下师出无名 。”太祖徐召之升 ,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 有过失 ,奈何见伐?”其说累数百言。太祖曰:“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铉无 以对而退 。呜呼,大哉,何其言之简也!盖王者之兴 ,天下必归于一统。其可来者 来之,不可者伐之;僭伪假窃,期于扫荡一平而后已。予读周世宗《征淮南诏》 , 怪其区区攈摭前事,务较曲直以为辞,何其小也!然世宗之英武有足喜者 ,岂为其 辞者之过欤?
据汤悦所撰《江南录》云:“景以保大十五年正月,改元交泰,是岁尽献淮南 十四州,画江为界。 ”保大十五年 ,乃周显德四年也 。案《五代旧史》及《世宗实 录》,显德四年十月壬申,世宗方复南征 ,五年正月丙午,始克楚州。二月己亥, 景始尽献淮南诸州 ,画江为界,当是保大十六年也。悦等南唐故臣,记其目见之事 , 何其差缪?而《九国志》 、《纪年通谱》之类,但以悦书为正,不复参校 ,遂皆差 一年 。至于景灭闽国,是保大四年,《江南录》书于三年,亦差一年 ,已具《闽世 家》注。或疑景立逾年而改元,则灭闽国当为三年,周取淮南当为十五年不差 ,但 《江南录》误于景立之年改元保大,所以常差一年也。今知不然者,以诸书参校 , 闽人杀王延羲,当晋开运元年,周师始伐南唐当显德二年 。据景以初立之年即改元 , 则开运元年为保大二年,显德二年为保大十三年。今《江南录》书延羲被杀于二年, 周师始伐于十三年 ,则是景立之年改元,不误,而悦等书灭王氏、割淮南自各差一 年尔。昪自晋天福二年建国,至皇朝开宝八年国灭 ,凡三十九年 。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五代十国南唐官吏,青州人。后唐同光进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杀而奔吴 。南唐李升时 ,任秘书郎,辅太子于东宫。李璟即位,迁吏部员外郎 ,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书舍人。
958年(交泰元年) 钱贬值 ,他提议铸铁钱,提高币值。一枚新大钱,当十枚旧钱;一枚新小钱 ,当二枚旧钱 。仿“开元通宝”规格,徐铉为书篆文。新钱铸成,广为流通。韩熙载拜户部侍郎,充铸钱使 。后升任兵部尚书 ,勤政殿学士承旨。
他博学多闻,才高气逸。举朝未尝拜一人 。善为文,史称“制诰典雅 ,有元和之风。”文人、道释求他撰写铭志碑记者不绝。又善谈论,审音能舞,画笔精妙 ,工书法,与徐铉齐名 。善品评歌舞书画。他放荡嬉戏不拘名节,蓄有爱妓王屋山。王屋山俊慧异常 ,能歌善舞 。韩熙载尝自击鼓,让屋山舞“六幺 ”,以此为乐。有《韩熙载夜宴图》 、《纵乐图》 ,记其奢侈生活。
后主(李煜)以其尽忠敢言,屡欲封他为相,而嫌其荒诞,遂搁置。
他累官至中书侍郎 ,光政殿学士承旨 。卒后追封为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有《定居集》、《拟议集》(已佚)、《格言》50余篇,论古今王霸之道 ,舒雅为之作序。
本文来自作者[秋易]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21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秋易”!
希望本篇文章《韩熙载的轶事典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韩熙载因是北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李煜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鸩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为逃避李煜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