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如果把西湖的美景比作西施的美貌,那么 ,不管是晴也好,雨也好,就像西施无论淡妆也好 ,浓抹也好,都是很美的 。
此句出自北宋的苏轼所做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全诗是这样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 ,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 ,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 ,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 ,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其中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 ,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 ,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 ,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两句 ,诗人用一个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 ,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 ,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 ,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 ,“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地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
参考资料:
苏轼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中“相宜 ”的意思是什么?
“浓妆淡抹总相宜”原句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意思是:淡妆浓抹看起来总是让人十分舒适。“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上一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古诗出自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阳光明媚,西湖的水面波光粼粼,看起来十分美丽;下雨天 ,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的山峦看起来若有若无,也显得十分奇妙 。
如果将西湖比作美艳的西施 ,淡妆浓抹看起来总是让人十分舒适。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 、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 ,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 ,情味隽永。
苏轼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中“相宜”的意思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出处: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释义 :淡妆也好,浓妆也罢 ,总能很好地烘托出西湖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
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原文释义:晴天,西湖水波荡漾 ,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 ,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 ,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 ,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本文来自作者[妮子少女]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204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妮子少女”!
希望本篇文章《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意思是如果把西湖的美景比作西施的美貌,那么,不管是晴也好,雨也好,就像西施无论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是很美的。此句出自北宋的苏轼所做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全诗是这样的: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