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孙犁的代表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孙犁的代表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荷花淀》(小说 、散文集)1947,香港海洋书屋;1959 ,人文
《芦花荡》(短篇小说集)1949,群益
《嘱咐》(短篇小说集)1949,天下
《村歌》(中篇小说)1949 ,天下
《农村速写》(散文、小说集)1950,读者
《采蒲台》(短篇小说集)1950,三联
《山海关红续歌》(诗集)1951 ,知识书店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l集,1951,人文;2集,1953 ,人文;1—3集,
1963,作家
《白洋淀纪事》(小说、散文集)1958 ,中青
《铁木前传》(中篇小说)1959,天津人民
《津门小集》(散文集)1962,百花
《白洋淀之曲》(诗集)1964 ,百花
《晚华集》(散文集)1979,百花
《秀露集》(散文 、小说集)1981,百花
《耕堂杂录》(杂文集)1981 ,河北人民
《疆定集》(散文集)1981,百花
《琴和箫》(小说、散文集)1982,花山
《孙犁小说选》1982 ,四川人民
《孙犁文集》(l一5册)1981一1982,百花
《耕堂散文》1982,花城
《尺泽集》(散文集)1982,百花
《孙犁文论集》1983 ,人文
《书林秋草》(杂文集)1983,三联
《孙犁散文选》1984,人文
《远道集》(散文)1984 ,百花
《老荒集》(散文集)1985,上海文艺
《陋巷集》(散文集)1987,百花
《耕堂序跋》1988 ,湖南人民
《无为集》(散文)1989,人文
《芸斋小说》1990,人民日报出版社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 ,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荷花淀派 ”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 、《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 。1942年加入中国***。建国后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 ,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孙犁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十岁左右还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 。我先在西头刘家,借到一部《封神演义》 ,读完了,又到东头刘家借了这部书。东西头刘家都是以屠宰为业,是一姓一家。刘姓在我们村里是仅次于我们姓的大户 ,其实也不过七 、八家,因为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庄 。
从我能记忆起,我们村里有书的人家 ,几乎没有。刘家能有一些书,是因为他们所经营的近似一种商业。农民读书的很少,更不愿花钱去买这些“闲书”。那时,我只能在庙会上看到书 ,书摊小贩支架上几块木板,摆上一些石印的,花纸或花布套的 ,字体非常细小,纸张非常粗黑的《三字经》、《玉匣记》,唱本、小说 。这些书可以说是最普及的廉价本子 ,但要买一部小说,恐怕也要花费一、两天的食用之需。因此,我的家境虽然富裕一些 ,也不能随便购买。我那时上学念的课本,有的还是母亲求人抄写的 。
东头刘家有兄弟四人,三个在少年时期就被生活所迫 ,下了关东。其中老二一直没有回过家,生死存亡不知。老三回过一次家,还是不能生活,只在家过了一个年 ,就又走了,听说他在关东,从事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勾当 。
家里只留下老大 ,他娶了一房童养媳妇,算是成了家。他的女人,个儿不高 ,但长得颇为端正俊俏,又喜欢说笑,人缘很好 ,家里长年设着一个小牌局,抽些油头,补助家用。男的还是从事屠宰 ,但已经买不起大牲口,只能剥个山羊什么的 。
老四在将近中年时,从关东回来了,但什么也没有带回来。这人长得高高的个子 ,穿着黑布长衫,走起路来,“蛇摇担晃 ”。他这种走路的姿势 ,常常引起家长们对孩子的告诫,说这种走法没有根柢,所以他会吃不上饭 。
他叫四喜 ,论乡亲辈,我叫他四喜叔。我对他的印象很好。他从东头到西头,扬长地走在大街上 ,说句笑话儿,惹得他那些嫂子辈的人,骂他“贼兔子” ,他就越发高兴起来。
他对孩子们尤其和气 。有时,坐在他家那旷荡的院子里,拉着板胡,唱一段清扬悦耳的梆子 ,我们听起来很是入迷。他知道我好看书,就把他的一部《金玉缘》借给了我。
哥哥嫂子,当然对他并不欢迎 ,在家里,他已经无事可为,每逢集市 ,他就挟上他那把锋利明亮的切肉刀,去帮人家卖肉 。他站在肉车子旁边,那把刀 ,在他手中熟练而敏捷地摇动着,那煮熟的牛肉 、马肉或是驴肉,切出来是那样薄 ,就像木匠手下的刨花一样,飞起来并且有规律地落在那圆形的厚而又大的肉案边缘,这样,他在给顾客装进烧饼的时候 ,既出色又非常方便。他是远近知名的“飞刀刘四”。现在是英雄落魄,暂时又有用武之地 。在他从事这种工作的时候,你可以看到 ,他高大的身材,在一层层顾客的包围下,顾盼神飞 ,谈笑自若。可以想到,如果一个人,能永远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存在 ,岂不是很有意义,也很光荣?
等到集市散了,天也渐渐晚了 ,主人请他到饭铺吃一顿饱饭,还喝了一些酒。他就又挟着他那把刀回家去 。集市离我们村只有三里路。在路上,他有些醉了,走起来 ,摇晃得更厉害了。
对面来了一辆自行车 。他忽然对着人家喊:
“下来! ”
“下来干什么?”骑自行车的人,认得他。
“把车子给我!”
“给你干什么? ”
“不给,我砍了你!”他把刀一扬。
骑车子的人回头就走 ,绕了一个圈子,到集市上的派出所报了案。
他若无其事地回到家里,也许把路上的事忘记了 。当晚睡得很香甜。第二天早晨 ,就被捉到县城里去。
那时正是冬季,农村很动乱,每天夜里 ,绑票的枪声,就像大年五更的鞭炮 。专员正责成县长加强治安,县长不分青红皂白 ,就把他枪毙,作为成绩向上级报告了。他家里的人没有去营救,也不去收尸。一个人就这样完结了 。
他那部《金玉缘》,当然也就没有了下落。看起来 ,是生活决定着他的命运,而不是书。而在我的童年时代,是和小小的书本同时 ,痛苦地看到了严酷的生活本身 。
1978年春天
关于“孙犁的代表作”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纯洁的韩少]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162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纯洁的韩少”!
希望本篇文章《孙犁的代表作》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孙犁的代表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孙犁的代表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荷花淀》(小说、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