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警卫员给彭总泡了一杯茶。他端起来一看,发现茶叶不对 ,就问警卫员:“这茶叶是哪里来的?”警卫员回答:“是管理科送来的 。 ”彭德怀一听就火了,大声批评警卫员:“你看,你看 ,你就是不动脑子嘛!管理科送来的茶叶,是招待客人的。我个人喝茶,怎么能用公家的茶叶呢?”警卫员笑着解释:“就这么点小事 ,算得了什么?”彭总一听,更加生气:“事情不大,可是个原则问题 ,这不是白占公家便宜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 ”最后,彭德怀拿了一斤茶叶的钱,让警卫员给管理科送去。并明确要求他把公家的茶和自己的茶分开来放,个人喝茶 ,绝不能从公家的茶罐里拿 。
这是发生在1952年的一段往事,现在听起来,仍然让人肃然起敬。彭德怀所讲的道理 ,不仅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
元帅的“家私”
彭德怀的“家私”只有四件“珍宝 ”:一支左轮手枪、一枚红星奖章 、8块银元、一包历史资料 。在中南海工作时,彭德怀一直把它们珍藏在保险柜里。
左轮手枪是抗日战争时期从日本鬼子手里缴获的战利品 ,彭德怀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留作历史的纪念。激战太行山、保卫延安 、解放大西北、赴朝参战,一直没有离开过他 。那是他的心爱之物。
红星奖章是在中央苏区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授予他的,毛泽东、周恩来 、朱德也都有。提起这枚奖章,彭德怀真诚地说:“这不是个人的荣誉 ,它记载着无数革命战士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
那8块银元,是红军时期分给他的伙食尾子。他常语重心长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伙食尾子就是节约下来的伙食费。那时候,干部和战士的生活很艰苦,都没有零用钱 ,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当时官兵平等,有了伙食尾子,分得一般多 ,可用它买日用必需品的零花钱 。我很少花钱,就把它积攒下来了。”
人民解放军的高级领导竞然会将一分一分地伙食尾子,用心积攒出8块银元 ,这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是极好的革命爱国主义生动教材。
那包材料 ,是彭德怀的笔记本和一些油印的战斗经验总结 。其中有一份《中国革命战争问题》,是1941年10月他在北方局党校的讲课提纲,他一直用红布裹着 ,精心保存。有一次,他打开这包材料,拿起《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翻了几页 ,对警卫员说:“革命的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可惜这些材料过去没有保存好,喂了老鼠了 。 ”说着,他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来 ,在这份材料的首页上写道:“已被老鼠啃了不少,这虽然是素材,但是从经验中得来的实际材料。”
这位人民解放军和党的高级*** ,不爱金钱,不爱美女,执著追求共产主义信仰 ,保持一种崇高精神,值得每一位***员和青年人学习。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离开中南海时 ,动情地说:“这几件东西,我保存几十年了,它来自人民,现在应该还给人民 。”然后亲自动手 ,无限深情地一件一件地把它们整理好,包裹好,把这四件珍贵的纪念品全部交给了党。
在苏联 ,用卢布买了两样东西
作为开国元勋、解放军总司令、共和国的国防部长,彭德怀是有条件去过舒适的生活的,可是 ,他身居高位却仍过着俭朴得近于清贫的生活,让人难以理解。
那是1957年11月,彭德怀元帅率领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 ,苏方给代表团全体成员和随员准备了一点卢布,送给个人作为零用钱 。
彭德怀当时不愿意接受,但拒绝又不太礼貌和友好。最后 ,经过考虑他还是收下了。随员中有的同志用苏方送的卢布买了辆列宁工厂出产的紫红色“吉尔 ”牌自行车。彭德怀见后称赞不已,对自行车的样子和质量很满意,他对身边的秘书和翻译交待:“这个自行车很好,用我的卢布 ,买一辆这样的自行车,带回国去可以给公务员们使用 。家里的公用自行车太少了,实在是不够用。买一辆自行车带回去正好用。钱还有剩余的话 ,可以再买一个吸尘器,办公室里的地毯每次清扫时很麻烦,如果有吸尘器就方便多啦 。”很快自行车和吸尘器买来了 ,彭德怀心里很是满意。
公而忘私,不为自己谋一点私利,彭德怀一生保持着节俭清廉的生活作风 ,成为***人光辉的典范,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张只有影子的合影照片
在彭德怀的8个侄儿女中,对彭德怀尽义务最多的要算他二第的女儿彭梅魁了 ,彭梅魁至今还保存着一张令人心酸的照片 。那是梅魁的三个孩子和外公彭德怀唯一的一张合影。然而不知情的人怎么也找不到彭德怀的影子。怎么回事?
一天,梅魁带着三个孩子去看伯伯 。那天天气很好,孩子们想拍照。照像前,彭德怀站在台级前 ,摆弄了这个,又去摆弄那个,好不容易把孩子们都安排坐好 ,自己却悄悄地走开了,可他又舍不得离开孩子,于是就躲在纱门后 ,看着孩子们合照,留下来的那张照片上,彭总只留下一个黑乎乎的人影。只有细细地辨认 ,才能看到他那宽厚的肩膀,魁伟的身躯,背后面立的神态 。事后 ,梅魁问伯伯为什么要躲开?彭德怀充满深情地说:“现在我的名誉不好,几次告诉你们不要来看我,而你们却偏偏要来。这些孩子还小,希望他们健康成长 ,不要因为我给他们留下什么牵连,影响他们。”
想到伯伯对孩子们爱护,彭梅魁记忆犹新 ,天热的时候,每当他知道孩子们那天要去后,就用水盆装满水 ,放在日光下晒着,等孩子们到了,就把他们抱进晒温的水中洗澡。有时公休日 ,孩子们偶尔不去,他等啊等啊,直到最后一班车过去了 ,他才怏怏回去,盼着下一个周末的来到 。看着那张照片,回想伯伯的深情,梅魁说:“虽然伯伯留在照片上的是隐隐约约的身影 ,但是伯伯对孩子们的厚爱和希望,却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底。”
没有改嫁。
浦安修与彭德怀结识于延安,当时彭德怀返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在一次中组部举行的聚会中认识了浦安修,之后经时任中组部副部长李富春的介绍,二人确定了关系 ,并结为夫妻 。
1962年10月下旬,彭德怀同意了离婚。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浦安修没有与彭德怀上法院 ,正式解除夫妻关系。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浦安修没有与彭德怀上法院正式解除夫妻关系,以后浦安修照样受彭德怀的牵连 ,挨斗受批,但毕竟她在彭德怀最困难的时候提出了离婚申请,并离开了他,这给她造成了终身的悔恨 。1963年以后 ,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的生活更加孤寂,园内工作人员和警卫班党组织开会不再通知他,中央党校不再让他听课 ,也不再有教员来辅导。偶尔校领导来过问一下,来的时候总是几个人一起来,回去后要向中央写出专门报告。浦安修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 。从丈夫自庐山“跌下马来 ” ,冷遇 、白眼、刁难、咒骂和日益沉重的政治压力始终缠绕着她。八届十中全会之后,压力升级,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人给她做工作 ,要求她与彭德怀“划清界限”。所谓“划清界限”,即是选择离婚 。在痛苦和迷茫之中苦苦挣扎的浦安修,犹豫再三 ,最后还是把离婚报告交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浦安修没有勇气去找彭德怀谈离婚的事,只好找到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向彭梅魁交了底。北师大党委将浦安修的离婚报告呈送给北京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刘仁。
本文来自作者[山莲]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03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山莲”!
希望本篇文章《彭德怀一生做之什么感人事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次,警卫员给彭总泡了一杯茶。他端起来一看,发现茶叶不对,就问警卫员:“这茶叶是哪里来的?”警卫员回答:“是管理科送来的。”彭德怀一听就火了,大声批评警卫员:“你看,你看,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