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拼音是rén shuí wú guò? guò ér néng gǎi ,shàn mò dà yān 。gǎi guò bú lìn ,cóng shàn rú liú 。
一 、释义
谁没有过错 ,有过错后能改,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二、出处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原句:“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 ,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 。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 ,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 ,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
2、“改过不吝,从善如流”出自? 宋代苏轼的《上皇帝书》。
语句:“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 ”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 ,在《上皇帝书》中说:“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 、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 ,秦汉以来所绝无而仅有 。”
译文: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就是尧 、舜、禹、汤的所努力而力行,秦 、汉以来的没有皇帝做到而只有您。
扩展资料
1、《左传》的简介:
相传为左丘明著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
2、《上皇帝书》的思想背景:
苏轼在《上皇帝书》中指出 ,皇帝与“大夫 ”们不一样,“大夫”最需要的是功名,而皇帝需要的则是“人心”。
富国强兵能给“大夫 ”们带来功名,却也会使皇帝丧失人心。以其去争论变法的对错 ,不如直接看看人心之向背 。人心之所欲,行之必有利;人心之所弃,行之必遗后患。此所谓:“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 ,先观众心之向背。”
以上资料参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以上资料参考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解析·应用
改正错误毫无保留,对待善言要像流水向下一样遵从不逆 。
"改过不吝”: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 ,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 。"
事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则改过不吝 ,有光古人。 清·陈梦雷《绝交书》
“从善如流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改过”而“不吝”,“从善 ”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
苏轼将两句合二为一 。
出处·语境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节选自 苏轼《上皇帝书》
古人贵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良为此也。臣等备位,无所发明,但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 。
节选自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绛传》
本文来自作者[碧玉]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001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碧玉”!
希望本篇文章《人谁无过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含义》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拼音是rén shuí wú guò? guò ér néng gǎi ,shàn mò dà yān 。gǎi g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