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前 ,印度已经多次越过中印边境并逐步侵犯中国领土 。虽然中印展开多次协商交涉,但都无疾而终。后来冲突扩大,两国边防军更是展开激烈交火。忍无可忍、无需再忍。1962年,中国决定对印展开自卫反击战 。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不到半年 ,但对两国都意义重大,更是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财产。
第一:确保了中印边境地区近50年的和平
印度对于中国边境的入侵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构想。英国当时在南亚的殖民地非常大 ,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 、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和阿富汗、西藏的一部分 。
二战之后,英国在南亚的殖民体系瓦解,各个国家纷纷独立 ,其中印度的实力最大。在国内,尼赫鲁为代表的***不仅说服了各个土邦加入印联邦,并且收复了仍为葡萄牙殖民地的果阿邦 ,还在与巴基斯坦的战争中具有优势。总之,印度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南亚次大陆霸主的地位 。
而中印两国之间的边境地区,由于位于高寒地带 ,人烟稀少,所以一直都没有具体的边境线。总之,就是有边无线。印度人认为自己继承了英国在南亚的政治遗产,所以根据麦克马洪线确立边界 ,不断深入中国领土试探 。
印度人认为,西藏最好成为一个国家,成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国。青藏高原如果不是印度领土的话 ,最好也不是中国领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自卫反击战前,印度在蚕食中国领土 、在不断推动边境线往中国一侧移动 。如果碰不到阻碍的话 ,这种行为就不会停下来。多次战争胜利,让印度国内当时民族主义高涨,任何与中国的谈判都被骂成卖国贼。
但印度在与中国的边境战争中失败后 ,印度意识到了与中国的差距,印度人对中国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后两国边境虽然还有很多争议地区,但维持了将近50年的和平 。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稳定和平的边境形势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二:对当代国民心理的影响
前段时间发生的中印边境冲突,印度被当场打死的以及落水后被低温冻死的有20余人,虽然此事在印度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中国很多网友都是抱着平常心去看待的!为什么?因为很少人会认为印度是中国的真正对手!
在1962年边境战争前夕 ,印度获得美、苏两大阵营首领的支持,它自身也一直以第三世界和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自居。而反观中国,由于中苏交恶 ,苏联在北方边境地区威胁中国安全,国内刚刚发生自然灾害,粮食大量减产 。
在当时如此恶劣的经济、政治环境下 ,中国都能战胜印度,更不要说现在了!现在的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全球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所以,这场战争可以说卸去了中国人对于印度的竞争压力。在两国关系中 ,中国决策层能够更少程度地被民意绑架,从而进行更理性的判断 。
而印度,在最近的中印摩擦中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非理性的行为。比如说打砸中国电子产品、关闭中国产APP、减少与中国的商业往来等等。印度人对中印边境战中的己方失利一直耿耿于怀,成为集体的沉重心理负担 。
三:边境战争对印度的影响更大
印度国内有很明显的裂痕,比如宗教矛盾 、种姓矛盾、地方自治等。当时尼赫鲁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将印度打造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想成为大国 ,上面的这些矛盾必须解决 。但在边境战争中失败后,尼赫鲁在国内的声望大跌,同时国际上的第三世界国家也不再以其马首是瞻。
此后 ,再也没有一个印度领导者有像尼赫鲁一样大的声望去着手国内的政治改革。如果印度先于中国整合完毕国内的各方面裂痕的话,中印关系肯定不是今天这般。战争之后,印度在与中国的竞争中逐渐落后 。
基辛格说过: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和平不是等来的、不是求来的 ,是靠抗美援朝 、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出来的;是靠两弹一星、大飞机、航空母舰守卫出来的。我们相信,如果有下一次中印边境冲突的话,胜利的还是中国 。
1962 年10 月的中印边境战争 ,从印军侵略挑衅开始,以我军自卫反击大获全胜结束。战后在总结这场战争的特点时,罗瑞卿总参谋长用一个“乱 ”字作了概括。而造成这场“乱”战的直接责任人就是刘伯承 。
战争开始阶段 ,印军在前苏联和美国的双重支持下,很快在主战场———喜马拉雅山所谓的麦克马洪线雪山营地建立了居高临下的指挥部,由考尔中将坐镇指挥。而我军为了爬山,部队只得留下辎重 ,轻装前进。为防万一,先头部队派出尖兵往往要拉成几里路的长蛇阵,从尖兵连 、尖兵排、尖兵班到尖兵组 ,都隔着相当一段距离,就连尖兵组的三个人,也还要再次分开走 ,最前面的一个战士用铁锹敲击冰雪,刨出一个脚窝,往前挪动一只脚 ,再刨出第二个小坑 。动作要格外小心,稍有大意,震裂了冰层 ,刹那间便会大祸临头———冰雪迅速炸裂,崩溃塌陷。 在中央军委的作战会议上,刘伯承说,青藏高原我没去过。不过根据经验 ,有水必有路 。兵无常势,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沿着水流的方向行进 ,或许还是一支奇兵呢。毛主席当即拍板决定:正面仍由小股部队佯攻,继续迷惑敌人。为慎重起见,先由一个师寻水探路 ,隐蔽接敌
,成功后,再由大部队跟进。这个师选择了中国、印度、锡金三国交界的东线亚东 ,那里尚未交火,不大引人注意,但印度已有兵力驻守 。我军先遣团在前面开路。刚出发时指战员们的高原反应还是很明显的:迈不动步 ,喘不上气,体弱的战士往往要拉着马尾巴才能前进。但走着走着,冰雪没了,脚步轻了 ,呼吸畅了;走着走着,皮大衣脱了,棉衣也穿不住了 ,路边草木也绿了;走着走着,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侦察员回来报告:前面已到锡金国境 。 但在边境线上锡金士兵却阻止我军,不让通行。恰巧这时我们看见有少数印度军人从其境内逃跑 ,便义正辞严地质问锡金士兵:同样是友好邻邦,为什么允许印度人通行,而阻拦我们?他们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指挥员将手一挥 ,战士们便迅猛追击过去……
战事进行得顺利极了:等候在麦克马洪线前沿与我军决战的印军,做梦也未想到在他们屁股后边出现了中国军队,吓得他们屁滚尿流 ,溃不成军 。除二战时曾打败过日军 、被誉为“印度的骄傲”的那个营有些战斗力,打得比较顽强外,其余皆稍触即溃。 由于战争进展太快,大大出乎敌我双方预料 ,战场一度出现混乱:印度侵略军后院起火,晕头转向,乱作一团。就连考尔中将也因信息不通 ,还乘坐前苏联先进的米 -8 直升飞机和美国军事顾问一起贸然视察亚东一线 。刚下飞机,便遇上我军,差点当了俘虏。他们急忙扒上牛车仓皇逃命 ,丢下座机给我军当了战利品。我军先头部队孤军深入,在后续部队尚未到达的情况下,为抓住战机、扩大战果 ,遂分兵歼敌,也导致战斗序列散乱 。但在同样乱的情况下,我军是形散而神不散 ,各自为战,士气高昂。像战斗英雄庞国兴( 陕北人 ) 就是在追击中与部队失散的情况下,根据军衔大小,又先后与兄弟部队两名同样与原部队失去联系的、彼此互不相识的战士组成战斗小组 ( 他是下士任组长 ,另两名战士分别是上等兵和列兵,为组员 ) ,不失时机地歼敌立功的。而印军则是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成了一群乱撞的无头苍蝇。
东线我军的成功,立即在西线、中线产生连锁反应,我军风扫残云 ,气吞江河,战事只进行了十多天,先锋部队便推进到距新德里只有 300 多公里的地方 。印度首都一片惊慌 ,大街上修筑工事,市民们争相出逃。
就在印度举国慌乱之际,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了撤军的决定。我军返回战前实际控制线 ,并主动后撤 20 公里,与印军脱离了接触 。
本文来自作者[昂梓宸]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ree0731.com/ig/10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昂梓宸”!
希望本篇文章《一九六二年中印战争给我们留下了哪些财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印度已经多次越过中印边境并逐步侵犯中国领土。虽然中印展开多次协商交涉,但都无疾而终。后来冲突扩大,两国边防军更是展开激烈交火。忍无可忍、无需再忍。1962年...